• 2025年第0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科技创新
    •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利益相关者研究

      2025, 25(08):1-7.

      摘要 (25) HTML (0) PDF 1.52 M (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方法,研究了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揭示了项目公司、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在网络中的关键角色和作用。研究发现,项目公司在信息和资源流通中处于核心地位,而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则在连接各方和桥接信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当前网络密度较低,但通过加强利益相关者合作、优化网络结构和提升资源共享水平,可以显著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合作效果。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提升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利益相关者间的协同效应。未来研究可以扩展利益相关者范围、进行动态网络分析,以及探索不同类型基础设施项目的网络特征,提供更加细化的管理策略。

    • 绿色信贷能促进企业持续绿色创新吗?——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2025, 25(08):8-15.

      摘要 (87) HTML (0) PDF 1.32 M (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双碳”战略目标下,绿色信贷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企业自身转型的重要动力。研究基于2004—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实证模型,探究《绿色信贷指引》如何影响环保企业持续进行绿色创新。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通过降低融资约束、增加研发投入及促进银企共同持股,有效推动环保型企业持续进行绿色创新。

    • 直播电商氛围线索对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

      2025, 25(08):16-23.

      摘要 (24) HTML (0) PDF 1.33 M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直播电商的蓬勃兴起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和商家参与,然而针对直播中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SOR理论,从消费者损失厌恶心理视角,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直播电商氛围线索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直播电商氛围线索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和预期不行动后悔;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和预期不行动后悔中介了直播电商氛围线索对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在直播电商情境下,企业可以采取加大商品折扣力度、提高直播间视觉吸引力、活跃直播间气氛等方式,强化直播电商情境下的氛围线索,充分利用消费者损失厌恶心理,以达到促销的目的。

    • 基于云模型的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隐患分级评估模型

      2025, 25(08):24-30.

      摘要 (13) HTML (0) PDF 1.88 M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隐患排查是确保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的重要手段,对隐患进行分级评估是提供隐患治理的重要依据。以管制的隐患为研究对象,以专家评估为基础,构建了基于云模型的安全隐患分级模型。针对规章对隐患分级较为粗略的问题,为了提高评价的精度,在规章分级的基础上构建了隐患评价等级。为了提高评价的准确性,采用专家群决策的方法对隐患等级进行评估。为了提升评估的客观性,在定性评估的基础上,引入云模型,开展定量评估。最后通过示例展示了评估流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云模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养护基地绿色评价体系研究

      2025, 25(08):31-38.

      摘要 (10) HTML (0) PDF 1.51 M (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养护基地作为公路养护工程的“后场”,在绿色化、智慧化的转型升级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建设标准与评定管理方法,无法对养护基地做出定性的评价。结合江苏地区绿色养护基地的建设情况以及相关专家对养护基地绿色评价体系给出的建议,在满足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绿色化生产、节能减排技术、智能化管控、运营管理四个方面,对绿色环保型养护基地进行星级评价。为后续养护基地的建设起到绿色示范作用。

    •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

      2025, 25(08):39-44.

      摘要 (16) HTML (0) PDF 2.67 M (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全球环境问题凸显,风力发电作为污染小的可再生能源得到重视,风力资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给风电场输出功率预测带来困难,影响电力系统的调度和运行。为提高风电场发电功率的预测精度,充分考虑天气特征对风电功率输出的影响,通过对风电场实测数据建模和预测,对比分析了不同深度学习模型超短期预测的效果。结果显示,基于一种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多变量时间预测的方法,能够对风电功率进行有效的超短期预测,较其他深度学习模型拥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模型的光伏项目多属性投资决策评价

      2025, 25(08):45-50.

      摘要 (16) HTML (0) PDF 1.32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使企业在选择光伏投资项目时更加科学全面,建立了从环境、经济和风险三方面综合考虑的投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一种组合赋权-TOPSIS模型的光伏项目投资决策方法。该模型利用博弈论将序关系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的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赋权,既考虑专家的主观判断也融入客观数据分析结果,使决策更加全面科学。在投资决策阶段,采取TOPSIS计算总体优势度,对备选项目进行优劣排序,选择出最优投资对象。最后,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为光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盾构隧道施工对排水箱涵结构稳定性相互作用影响--以雷锋西站到金洲大道站区间隧道为例

      2025, 25(08):51-59.

      摘要 (11) HTML (0) PDF 13.76 M (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盾构法作为现代轨道交通重要的施工方式,不可避免会对周边建构筑物产生相应的影响。以flac3d数值模拟技术为工具,模拟盾构隧道在下穿排水箱涵时的完整施工过程,重点分析了盾构施工中隧道形变的发展规律,探讨了隧道施工过程对排水箱涵结构变形产生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在盾构施工过程中排水箱涵结构变形稳定性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 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在海底水温模拟中的应用

      2025, 25(08):60-63.

      摘要 (10) HTML (0) PDF 2.81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几十年来沿海海洋环流模型已得到显着改善,但仍然难以获得足够的数据来约束和验证模拟。北美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与当地渔船合作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数据观测系统,该系统已在美国东北部海洋大陆架(the US Northeast Continental Shelf)的广泛范围内产生大量的每小时底部温度数据集。为了给予沿海海洋环流模型更好地验证模拟以及帮助渔民更清楚地了解捕鱼状况,本文结合现有的三种海洋模型,以每小时实时海洋底部温度数据作为参照,将各个海洋模型的数据同多种海洋模型经过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处理之后的数据进行可视化产品评估分析,以此发现贝叶斯组合模型表现更佳。

    • 富水砂层盾构叠落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建筑的扰动效应

      2025, 25(08):64-72.

      摘要 (10) HTML (0) PDF 8.91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盾构隧道叠落区间的施工形式复杂,亟需探究周围既有建筑物受上下线隧道施工扰动的响应规律,以降低潜在施工风险。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了泥水盾构机在进行叠落盾构隧道掘进时,对既有建筑基础的影响。首先开挖下行隧道,随后进行上行隧道的开挖,研究了这一顺序对基础稳定性的具体影响。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结果显示,下行隧道开挖时,基础底部持续沉降;上行隧道开挖时,基础沉降有所减缓,并出现轻微隆起;上行隧道完成后,基础底部沉降呈线性分布。此外,叠落隧道下穿既有建筑主要影响为基础上传来的竖向荷载增加,使得衬砌受力和变形增大。研究结果将为叠落型隧道工程提供设计和参考价值。

    • 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飞行签派员岗位胜任力评估

      2025, 25(08):73-79.

      摘要 (10) HTML (0) PDF 4.64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中国民航的不断发展,针对飞行签派员胜任力的研究体现出十分重要的价值。在国内外文献分析和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参考国际民航组织提出的可观察行为,创新性地建立了共包含8个一级指标和36个二级指标的飞行签派员岗位胜任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包含G1法和熵权法的组合赋权与云模型进行实例评价,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够全面、有效地对飞行签派员胜任力特征进行评价,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 镉、铅、锌复合污染高岭土的电动修复特性研究

      2025, 25(08):80-85.

      摘要 (17) HTML (0) PDF 4.12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下,镉(Cd)、铅(Pb)、锌(Zn)等为主的重金属污染日益严,极大危害了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复合重金属离子污染是工农业生产中主要的污染形式,针对复合重金属污染土修复的研究具备现实意义。此外,醋酸用于修复复合重金属污染高岭土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其内在修复机理和反应机制尚待阐明。有鉴于此,研究以室内模拟的镉铅锌复合污染高岭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动修复技术并使用不同浓度醋酸溶液对复合重金属污染高岭土进行修复,结合多种测试方法,通过对电渗流、pH、电导率、重金属离子残留量和电流变化进行分析,深入探究电动修复过程的污染土内在修复机理。

    • 5自由度混联机器人设计与运动学分析

      2025, 25(08):86-90.

      摘要 (22) HTML (0) PDF 2.53 M (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现有并联机器人不能满足航空航天制孔稳定性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5-DOF)。该机器人集成并联机构与现有回转头的优势,由三条特殊用途单元(special purpose unit,SPU)支链和一条从动单元(passive unit,PU)支链构成,具有独特的机构布局和稳固的结构支撑。验证了该机器人在运动性能方面的优越性,解决了航空航天制孔的稳定性问题,其在高端制造领域如航天航空的应用前景广阔。

    • >产业发展
    • 不同发展阶段下临空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基于国家级临空经济区PVAR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分析

      2025, 25(08):91-101.

      摘要 (9) HTML (0) PDF 9.06 M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不同发展阶段下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发展需求存在异质性,为实现临空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亟须探索差异化的产业调整策略。面向国家级临空经济区,基于生长曲线模型划分其发展阶段,构建PVAR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探究产业结构调整和临空经济发展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协调程度。结果表明:16个国家级临空经济区中有6个处于起步期,7个处于发展期,3个处于成熟期;在起步期,产业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对临空经济起促进效果且高级化作用显著;在发展期,产业合理化、高级化分别起促进和抑制作用;在成熟期,两者均能稳定推动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临空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普遍随着临空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但也存在着宁波等发展指数较高但协调度较低的临空经济示范区。鉴于此,临空经济区在起步期、发展期应当注重产业结构升级且有选择地进行产业结构合理化,在成熟期可两种调整措施并举。

    • 省会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及驱动因素研究

      2025, 25(08):102-113.

      摘要 (10) HTML (0) PDF 8.40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山东省会经济圈以济南为核心,辐射周边六地市,形成“1+6”城市发展格局,是山东省中西部地区崛起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收集山东省会经济圈内7个地市、57个县区的经济指标数据,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测度不同城市和产业间的聚集水平;使用GeoDa软件,对经济圈内第一、二、三产业的聚集程度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基于2003—2021年经济圈内七7地市面板数据,将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产业协同集聚指数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论证影响产业协同的关键性驱动性因素,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

    • 数字金融发展对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2025, 25(08):114-121.

      摘要 (13) HTML (0) PDF 1.25 M (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2013—2022年39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实证方法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提高;数字金融对中西部地区商业银行经营绩效造成显著负面冲击;数字金融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三类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效果各不相同;风险承担水平在数字金融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

    • 易腐供应链-空陆联运选址规划:以鲜切花为案例

      2025, 25(08):122-128.

      摘要 (12) HTML (0) PDF 1.76 M (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贸易日益全球化,高效、安全、低碳地配送产品是易腐物品供应链网络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挑战。以优化中国云南省昆明市鲜切花加工和预冷中心为例,建立了一个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考虑了易腐性的不确定性、设施位置的有限容量、流量分配和运输情绪,旨在使成本、碳排放和运输时间最小化。并且引入了Weibull函数来模拟易腐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鉴于问题的复杂性,设计了一种将最小元素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通过严格的数值分析,证实了提出的模型和算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结论指出了易腐性对建立预冷中心以及运输方式的影响。企业应根据产品的易腐性决定运输方式,并调整预冷中心的数量和容量。

    • 数字转型背景下提升化纤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路径探索

      2025, 25(08):129-134.

      摘要 (11) HTML (0) PDF 1.35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绿色创新已成为化纤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基于TOE理论,选取了2018—2022年化纤行业上市企业,运用动态QCA方法分析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组态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存在三条提高化纤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路径,分别依赖于数字技术应用、企业规模和政府支持,数字技术与环境,以及数字技术应用、政府支持与组织的相互平衡,在提高绿色创新效率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解释力,但个体企业的表现存在差异。

    • 数字赋能制造业企业绿色双元创新的机制分析

      2025, 25(08):135-143.

      摘要 (7) HTML (0) PDF 1.30 M (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2012—2021年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双元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双元创新且对绿色实质性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策略性创新。机制检验显示企业规模与社会责任均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双元创新的促进作用;政府规制正向调节策略性创新。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化转型对轻污染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促进作用更大;对重污染企业策略性绿色创新促进作用更大。

    • 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2025, 25(08):144-151.

      摘要 (26) HTML (0) PDF 1.29 M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了先进数字产品及高端数字服务要素,同时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也是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基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的视角,运用2005-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论证了数字服务贸易开放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多个方面存在异质性:其对外资企业、资本密集度型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促进效应更强,在中西部地区的规模较大的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效应更显著;企业生产率和制造业服务化是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影响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机制。

    • 旅游凝视视角下碛口古镇文化景观感知特征研究

      2025, 25(08):152-157.

      摘要 (13) HTML (0) PDF 1.53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旅游凝视深刻影响着游客与居民对古镇景观的感知。以大众点评网站上游客发布的碛口古镇评论照片为数据来源,运用NVivo11.0和Gephi软件,结合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旅游凝视视角下碛口古镇文化景观的感知特征。结果发现:游客主要关注碛口古镇河流、古街巷道和传统民居等文化景观元素;对物质文化景观的感知显著,而对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感知较弱;在景观组合感知方面,游客对自然与物质文化景观组合感知度最高,而对非物质文化景观组合感知则相对较低。在旅游凝视的视角下,游客和居民与古镇景观的感知互动模式呈现出选择性与互动性深度融合的特点。居民对碛口古镇文化景观的感知经历了显著变化,包括对古镇文化景观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基于游客兴趣及经济价值的文化景观感知的选择性变化。鉴于此,建议平衡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展示,提升古镇景观品质,促进古镇景观和谐共融,来增强游客和居民的感知体验和满意度。

    • 装配式建筑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共生演化模式研究

      2025, 25(08):158-168.

      摘要 (9) HTML (0) PDF 2.15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装配式建筑产业生态化对于推动产业主体协同发展、产业价值多元转化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装配式建筑产业生态系统的分析,运用Logistic方程建立产业生态共生演化模型,采用Matlab软件仿真拟合模型生长曲线,最后以长沙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各个主体间的共生作用系数反映了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和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互惠共生演化模式能充分发挥主体间的协同作用,并对系统的共生演化提出针对性的政策,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共生发展提供参考。

    • 工业互联网赋能下制造企业生产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

      2025, 25(08):169-175.

      摘要 (8) HTML (0) PDF 1.54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了工业互联网赋能背景下影响制造企业生产水平的核心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扎根理论和层次分析法(AHP),系统识别了工业互联网赋能下制造企业生产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在扎根理论的支持下,通过深度访谈和开放性编码,初步提炼出主要影响因素;随后运用AHP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权重分析,筛选出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最后,通过真实案例总结出工业互联网赋能下制造企业生产水平的提升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操作熟练度、设备故障预警能力、数据清洗效率等因素在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下对制造企业生产水平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这些因素能够协同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提升机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制造企业更有效地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提高生产水平提供了实践指导。

    • 服务业开放、要素市场化与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

      2025, 25(08):176-187.

      摘要 (10) HTML (0) PDF 1.35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推动制造业由成本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促进贸易模式由数量增长向质量与效益并重转型,加速中国贸易强国进程。从营商环境和技术创新视角,探究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内在机制。实证分析显示,服务业开放水平每提升1%,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即提升0.373%,主要归因于营商环境改善和技术创新溢出。此外,要素市场化水平亦影响此关联,且呈现非线性特征,仅当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要素市场化超越门槛时,服务业开放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方能充分发挥。

    • >区域实践
    • 山东省数字化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及提升策略

      2025, 25(08):188-196.

      摘要 (11) HTML (0) PDF 1.39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一系列支持性政策的发布与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正持续得到健全与优化。聚焦于山东省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实际,构建了包含准则层4项、目标层15项的数字化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研,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山东省数字化公共服务质量进行了量化评估,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服务质量和服务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据此提出了加强问题解决的及时性、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多部门服务整合、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动智能化水平、优化服务流程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以有效改善山东省数字化公共服务质量,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 福建省文化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2025, 25(08):197-203.

      摘要 (24) HTML (0) PDF 1.37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2008—2022年福建省的相关指标数据,在测度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探讨两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福建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状况曾由重度失调状态进入良好协调和优质协调发展阶段,但现阶段仍处于中级协调阶段,耦合协调障碍阻力表现为早期旅游产业滞后,而后是文化产业滞后,现阶段为旅游产业滞后。鉴于此,提出搭建文旅主体合作平台、利用旅游项目进行融资创新等建议,从而促进文旅产业优质耦合发展。

    • 面向东北陆海大通道的辽宁港口群协同发展研究

      2025, 25(08):204-209.

      摘要 (9) HTML (0) PDF 1.40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东北陆海大通道建设中,发挥辽宁港口群协同效用是增强辽宁省向海通陆辐射带动力的迫切需求。以省内6个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19—2022年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评价各港口对港群协同发展的贡献度,并借助动态QCA法寻找有效推动辽宁港口群高协同发展程度的可行性驱动路径。结果表明:港口协同发展水平由多个条件变量共同作用;存在3条影响港口协同发展水平的组态路径,组态间存在潜在替代关系且均未发现明显的时间及个体效应。

    • 河南经济低碳发展的绿色金融支持研究

      2025, 25(08):210-215.

      摘要 (10) HTML (0) PDF 1.23 M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绿色金融助力发展低碳经济,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满足国家节能降耗指标要求的体现,也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生态文明的体现。河南省是中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工业大省、能源大省,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首先对绿色金融、低碳经济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其次根据河南省的历史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针对河南省绿色金融及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加以论述和分析,探究符合现阶段河南绿色金融支持低碳经济转型目标的实现路径。

    • 基于省际比较的广东省科技奖励制度优化路径

      2025, 25(08):216-222.

      摘要 (6) HTML (0) PDF 1.25 M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对广东保持区域创新竞争力有重要作用。构建省际奖励制度比较框架并对31省份奖励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广东奖励制度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强、奖励规模与区域创新能力不匹配、提名制约束性规范少、评审机制不够公开、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社会力量设奖缺乏激励措施;建议适度提高奖励规模并增设企业创新奖、加快修订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优化提名制实施,及时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价并率先推出社会力量设奖激励举措。

    • 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与水土资源的协调度时空演变分析

      2025, 25(08):223-228.

      摘要 (10) HTML (0) PDF 1.24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熵值法及耦合协调度模型相结合,对内蒙古经济和水土资源的协调度进行测算发现,内蒙古各个旗县的经济综合指数在1990—2018年整体表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空间不均衡且差距不断加大;自然资源指数呈现上涨趋势,但是上涨幅度较小,自然资源状况的空间差异相对较大且呈增加趋势;内蒙古自在2005年后协调度呈现N字形,说明经济发展与水土资源之间的协调性有向好趋势。

    • 数字驱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基于山东省份的多案例研究

      2025, 25(08):229-234.

      摘要 (15) HTML (0) PDF 1.48 M (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但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不同于大型制造企业,因其企业自身资源有限、科技创新能力对比大型制造企业较低等特性,所以其如何通过数字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值得深入探讨。从资源编排视角切入,以“资源组合-资源捆绑-资源利用”为逻辑主线,以山东省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案例分析和扎根理论分析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后续研究奠定源于实践的构念。

    •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西部地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5, 25(08):235-241.

      摘要 (11) HTML (0) PDF 2.15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西部地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对“双碳目标”实现意义深远。使用2000—2022年西部地区11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研究碳排放时空格局,并运用扩展STIRPAT模型探究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西部总碳排放量持续上升,区域差异明显;西部碳排放存在显著的高-高、低-低集聚;虽然西部各省市自治区间碳排放影响因素呈现显著差异,但能源结构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对碳排放起抑制作用。

    • >企业应用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供应链运营优化研究——以伊利集团为例

      2025, 25(08):242-247.

      摘要 (20) HTML (0) PDF 1.23 M (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经济时代已然来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明确了产业链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乳业生产是一个涉及农业、畜牧业、工业和服务业的长链条产业,伊利集团又是我国乳制品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处于整条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而供应链又是促进产业链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实现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是未来企业趋势。结合伊利2016—2023年相关财务数据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其供应链运营产生的影响,找出现阶段伊利集团供应链管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 >政策规划
    • 全球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专利格局分析

      2025, 25(08):248-253.

      摘要 (22) HTML (0) PDF 2.82 M (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深入剖析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现状与趋势,揭示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关联,利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检索了全球2000年至今公开的涉及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的专利数据,经对检索结果进行去噪、清洗等处理,以最终确定的2 794件专利数据样本为分析对象,从申请趋势、主要国家布局、专利技术分布、主要申请人分析等方面,研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专利信息。研究发现,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作为新兴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活动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升温。美国的技术创新与专利布局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与美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目前也是该领域主要的创新策源地和潜在市场产业基地,并且发展迅猛,有望成为新的领军者。欧洲和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积极布局,反映该领域呈现全球化发展态势。上海、江苏和北京等地已是创新高地,中西部省份则是未来的增长区域。但相关研究院所缺位。建议相关主体间加强全球范围内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推动这一新兴技术的发展。

    •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2025, 25(08):254-258.

      摘要 (11) HTML (0) PDF 1.34 M (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推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任务。从投入、期望产出、非期望产出3个方面利用SBM模型测算2006—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并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视为一项准自然试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施对能源利用效率产生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施对资源型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

    • 新质生产力、全球创新网络嵌入与技术标准国际化

      2025, 25(08):259-265.

      摘要 (7) HTML (0) PDF 1.25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推动技术标准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契机。本研究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构建新质生产力对技术标准国际化的理论模型,以2010—2023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发现: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标准的国际化;全球创新网络嵌入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表明企业通过与国际创新主体的合作与互动,能够加速技术标准的全球化进程。揭示了新质生产力通过全球创新网络嵌入促进技术标准国际化的影响路径,进一步拓展了创新扩散理论的应用范围。为企业推动技术标准国际化提供了科学指导,帮助企业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潜力。

    • 人工智能政策提升企业智能创新能力的机制研究

      2025, 25(08):266-276.

      摘要 (10) HTML (0) PDF 1.52 M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构建企业智能创新能力衡量指标,结合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和人工智能政策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人工智能政策对企业智能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政策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科研投入、推动企业人才集聚三种途径优化资源配置和传递积极信号,从而驱动企业智能创新能力提升,该作用在东部、专精特新、制造和信息企业中效果更明显。研究结论对产业和政策布局以及驱动企业智能创新具有重要启示。

    • 产业政策、技术创新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准自然实验

      2025, 25(08):277-285.

      摘要 (18) HTML (0) PDF 1.43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中国制造2025》这一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开展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引入技术创新作为机制变量,探究《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以及中、东部地区的企业更加显著。《中国制造2025》能够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 年报语调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违规特征

      2025, 25(08):286-292.

      摘要 (12) HTML (0) PDF 1.29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着眼于年报语调与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首先从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中构建独特的文本分析词典,随后根据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广义相加模型(GAM)、Logit回归等方法,探讨年报语调和违规严重程度、不同违规类型间可能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年报语调与违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且可以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年报语调与特定违规类型(如虚构利润、披露不实等)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部分语调特征甚至可能成为掩盖违规行为的工具。为此,监管机构应当基于文本分析,强化监管手段,对投资者而言,非财务信息也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

    • >治理绩效
    • 能源消费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测度与区域差异分析

      2025, 25(08):293-300.

      摘要 (16) HTML (0) PDF 2.90 M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构建能源消费与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测算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含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能源消费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并深入分析各地区耦合协调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增长趋势,但能源消费水平西部地区较为领先,绿色发展水平则是东部地区较为领先;能源消费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表现为增长趋势,整体水平从低度协调向中度协调转变,呈现“东高、中西低”的局面;中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地区的能源消费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总体差异在逐渐缩小,产生差异的主要来源为区域间差异。为促进能源消费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

    • 内部控制质量对于风险提示信息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股权集中度中介效应的检验

      2025, 25(08):301-306.

      摘要 (13) HTML (0) PDF 1.23 M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对风险提示信息的影响,并探讨了股权集中度的中介作用。基于2018—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发现,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可减少风险提示信息披露,并验证股权集中度的中介效应。此外,企业对运营、财务、政治与法律等多维风险较为敏感,但对战略风险敏感度较低。因此,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关注多维风险对财报的影响,并合理调整股权集中度,以减少风险提示信息披露。

    • 数据要素化赋能地方高校创新力提升路径

      2025, 25(08):307-312.

      摘要 (13) HTML (0) PDF 1.24 M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力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利用2010—2022年中国27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据要素化对地方高校创新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化显著增强地方高校创新力,不同创新力分位点上的正向效应逐渐增强;数据要素化通过智能创新驱动和产业结构优化间接促进地方高校创新力提升;在中西部、创新强度及工业化水平较低地区,数据要素化对地方高校创新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 城市高质量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预测

      2025, 25(08):313-320.

      摘要 (12) HTML (0) PDF 2.03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评估城市的发展状况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构建了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OLS最小二乘法对指标进行筛选,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探究城市高质量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预测效果,研究对比了多变量LSTM神经网络模型和改进的多变量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和精度,结果发现融合了注意力机制的多变量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减少25%,决定系数R2达到0.9856。

    •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2025, 25(08):321-327.

      摘要 (12) HTML (0) PDF 10.01 M (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区。通过遥感数据对黄土高原地区2001—2016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对其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生长季明显增加;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整体上与气温呈弱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大体上与降水量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其中耕地、林地、草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植被覆盖度整体上升,水域、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植被覆盖度总体下降。

    • 新质生产力研究现状、热点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2025, 25(08):328-336.

      摘要 (14) HTML (0) PDF 9.07 M (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质生产力提出伊始便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为客观把握和深入了解新质生产力的研究进展和演变趋势,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库,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发表在CSSCI、CSCD以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的950篇文献进行研究进展和热点梳理,并绘制知识图谱。研究结果显示,自2023年9月以来,新质生产力研究领域发文数量快速增长,也出现了一些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者和研究机构,但大部分学者间缺乏稳定的合作关系,整体呈现“局部集聚,整体分散”的态势,研究机构间合作紧密度不高,地域性合作明显,跨领域合作较少。从研究热点来看,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赋能成为新的研究趋势。未来,需要学者立足当前的研究成果,从加强新质生产力学理化阐释、拓展新质生产力研究维度、扩展新质生产力研究方法三方面继续深化新质生产力研究。

    • 乡村教育数字化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基于 CiteSpace 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5, 25(08):337-344.

      摘要 (8) HTML (0) PDF 4.37 M (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梳理我国乡村教育数字化的研究现状、阶段性热点和发展趋势,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收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高质量文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对乡村教育数字化的研究可分为初步探索、快速增长、稳步发展、迅猛增长四阶段;研究主体尚未形成密切的研究合作网络;研究方法单一且多学科视角不足;研究重点由关注乡村局部发展逐渐转向城乡教育均衡。面向未来,需加强研究队伍建设,建立学术研究共同体;扩大研究视角,促进研究范式的多元化;拓宽研究范围,细化研究内容。

    •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5, 25(08):345-351.

      摘要 (13) HTML (0) PDF 2.85 M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地是村民开展生产、维系生存的基础,农地生产经营方式是土地利用的首要表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破解我国农业发展难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因此,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文献进行梳理和量化分析,展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结果表明,目前研究成果集中在土地适度规模的内涵与目标、必要性和实现路径、土地规模的适度测算方面。未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的重点可以概括为:扩大研究领域、拓宽研究视角,完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评价标准和研究方法,开展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时空分析等。回顾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相关文献,以期为未来的土地适度规模研究提供参考。

    • 中国碳信息披露的研究脉络与演变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5, 25(08):352-360.

      摘要 (10) HTML (0) PDF 11.70 M (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梳理我国碳信息披露相关研究发展脉络,基于CNKI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软件,从年度发文量、期刊分布、发文机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等方面对2010—2024年中国知网收录的321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碳信息披露相关文献研究整体呈现递增趋势,但该领域高产作者之间合作程度尚不紧密,研究机构之间尚未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该领域研究主要围绕碳信息披露体系、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三方面展开。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与具体行业结合的碳信息披露体系建设将是未来研究方向。

    • 中国生态治理研究的文献特征与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2025, 25(08):361-368.

      摘要 (13) HTML (0) PDF 5.51 M (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中国知网(CNKI)1998—2020年关于中国生态治理研究的398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工具对该领域的文献特征与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和探究该领域的热点前沿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该领域年均发文量达到30篇,处于快速发展期,是学界的研究热点;该领域研究以中国科学院为核心,与天津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或者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合作团体和一些典型的机构合作团体。该领域的作者合作以2~4个的团体居多,但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该领域研究以“生态环境”为核心热点,“环境治理”“协同治理”“恢复治理”和“环境污染”的突现强度较大,环境恢复和环境污染两个方面是该领域的主要切入点。研究前沿总体上呈现由单一到综合发展趋势,研究热点主题包括问题分析和评价测度、治理措施探索和协同治理研究三个方面。区域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
《科技和产业》
喜报 | 学会期刊《科技和产业》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24年度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