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管 单 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 单 位: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主编: 李平
副主编: 李志军 牛东晓 李开孟
张米尔 胡祥培 王兆华
出版: 《科技和产业》编辑部
印刷: 北京博海升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1-1807
国内统一刊号: CN 11-4671/T
刊期: 半月刊
国 内 发 行: 北京报刊发行局
编 辑 出 版: 《科技和产业》编辑部
国 内 邮 发 代 号: 2-735
定价: 20元/期,全年480元
通信地址: 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邮政编码: 100081
电话: 010-62174221; 010-62144346
E-mail: kejihechanye@kjhcy.org
2023,23(21):1-6
Abstract:
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已成为我国对欧贸易发展的重要载体。对陆港地区开行的中欧班列开行质量效益进行研究,重点考虑和所在地区的经贸联系影响因素,将相关指标列入中欧班列开行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以时间的维度,通过序关系法、熵权法及乘法组合法确定权重后,再采用障碍度模型评价,评价结果侧重了解其开行质量效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欧班列开行经济效益的重点发展指标是发送箱数、货重和货值。
2023,23(21):7-12
Abstract:
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是为了给青年人才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进一步提升人才对地区发展的智力支持作用。运用PMC(政策一致性)指数模型的政策评价方法,对东北地区青年发展型城市现行的人才政策进行分析,并与高人才指数城市的人才政策做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东北地区青年发展型城市的人才政策整体较为科学合理,对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在人才晋升、金融支持与海外人才引进等方面还存在欠缺。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人才政策的对策建议。
2023,23(21):13-20
Abstract:
为研究新基建发展水平,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剖析新基建的内涵、特点和发展现状。通过构建新基建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法,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2021年我国的新基建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新基建存在“东强西弱”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新基建发展水平整体强于中西部地区;在各区域内部新基建发展水平也呈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最后针对新基建发展态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23,23(21):21-30
Abstract:
运用潜在狄利克雷分配 (LDA)模型对中国知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经济”专题库里的文献摘要进行主题挖掘,同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对发文机构合作网络的关系特征与位置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主题丰富,研究内容与时俱进,研究方法多采用客观数据开展影响因素、作用效应及发展路径等内容的实证分析;存有5个核心机构,机构合作不足且相对封闭,产学政研合作不够深入,整体呈现出“小聚集、大分散”特点。基于此,未来中国经济研究可以从开展前瞻性研究、均衡研究注意力以及加强多元主体合作3方面进行展望。
2023,23(21):31-37
Abstract:
区域经济开发有多种模式,点轴开发模式适用于区域经济不均衡向均衡发展演进阶段。闽东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点轴初具规模,但区域内部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选择点轴开发模式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采集符合森林小镇建设规范的48个资源点,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核密度分析得出“均匀覆盖,局部集中”的空间结构分布特征,结合区位熵的计算确定两级增长点和三级发展轴,在此基础上构建3大开发模块,形成以点线带面的闽东森林小镇资源空间结构开发模式。
2023,23(21):38-42
Abstract:
国家技术转移机构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连接技术供给与需求的桥梁与纽带。通过分析浙江省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发展现状,对技术转移机构发展态势进行研判,找出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对接技术供需时存在的问题是整体规模有待提升、区域分布不均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基于此,从完善成果转化对接机制、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提升浙江省国家技术转移机构服务能力的策略。
2023,23(21):43-49
Abstract:
基于江苏省2012—2021年高职教育和产业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从三次产业、19大行业角度对高职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变化及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高职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均明显改善,高职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度处于高水平阶段,但协调度处于中度或严重失调水平,高职教育结构调整整体滞后于产业结构发展。为促进高职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推动产教融合,需注重前瞻性,共建产教互促环境;突出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调主动性,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2023,23(21):50-54
Abstract:
利用1978—2021年山东省统计年鉴数据,运用灰色预测模型与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潜力进行预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预计到2030年农村劳动力将完成转移,但在2030年之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有潜力可挖。因此,需要从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发展农业现代化、发挥好政府指导帮扶作用4个方面挖掘农村劳动力转移潜力,实现山东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3,23(21):55-60
Abstract:
基于DEA-BCC-Malmquist指数模型对云南省“十二五”以来研发(R&D)资源配置效率展开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十二五”以来,云南省R&D资源配置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均处于DEA(数据包络分析)非有效状态,与全国和临近省份差距明显,R&D产出不足是主要原因;云南省R&D资源配置效率年份间变化相对平稳,但平均值略有下降,技术效率指数是主要制约因素。建议从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科研管理、强化成果产出、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加以改进优化。
2023,23(21):61-68
Abstract:
关键意见领袖(KOL)特质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可为KOL如何获得自我提升、增加客户黏性,从而达到创收以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实践指导。利用SOR(刺激机体反应)模型,构建KOL特质对消费者购物意愿影响作用的理论模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并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KOL专业度、交互性、推荐一致性以及推荐有用性均对消费者信任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感知信任对KOL推荐效果的发挥影响显著,并且感知信任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影响KOL的知名度、专业度、交互性、推荐商品的一致性和有用性等特质对消费意愿产生的影响。
2023,23(21):69-72
Abstract:
传统方法在建筑材料供应链质量数据安全共享中应用效果不佳,不仅数据误码率比较高,而且数据共享时延比较长,无法达到预期的数据安全共享效果。为此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建筑材料供应链质量数据安全共享方法。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建筑材料供应链质量数据属性加密,建立建筑材料供应链质量数据安全共享链,整合建筑材料供应链质量数据加密、解密程序,通过对用户身份验证实现对质量数据安全共享,以此完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建筑材料供应链质量数据安全共享。实验证明,设计方法的数据误码率在1%以内,数据共享时延在1s以内,具有良好的数据安全共享效果。
2023,23(21):73-78
Abstract:
基于游戏化理论,从航空旅客视角出发,结合民航绿色服务产品,探索旅客选择民航绿色服务产品的影响因素。通过采用有序Logit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发现,关系元素、反馈与挑战、组件元素、竞争元素显著正向影响旅客对民航绿色服务产品的选择。民航企业可以通过运用关键游戏化元素设计民航绿色服务产品,以提高旅客的选择意愿。
2023,23(21):79-83
Abstract:
为实现枢纽航线网络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上的平衡,针对非严格的无容量限制单分配的P-hub货运航线网络优化问题,建立以经济成本最小为第一目标、以CO2排放量最小为第二目标的双目标优化模型。然后,基于国内顺丰航空公司的实际航线运营数据,利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分别对设置不同枢纽数量下的航线网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网络运营成本随着枢纽点数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飞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CO2排放量也会呈现相同趋势;当枢纽数量为5个时,枢纽航线网络在降低运输成本方面具有较好优势, 枢纽数量为4个时,网络在降低碳排放成本方面具有较好优势。
2023,23(21):84-92
Abstract:
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需求情况,探索形成可复制的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路径。结果显示:目前,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院有一定的传承,但效果还不够明显,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深入接触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学院具备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础与条件。
2023,23(21):93-96
Abstract:
农业竞争力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基于拓展的“钻石理论模型”,运用综合评分分析法测算四川省的农业综合竞争力指数(ACI)。研究发现,2020年,四川省的农业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具体来看,农业生产要素竞争力显示优势,农产品需求竞争力和机制竞争力因素竞争力处于中等,而农业经营主体竞争力、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竞争力表现较弱。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2023,23(21):97-104
Abstract:
城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为深入剖析城市治理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发展趋势,借助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820篇城市治理核心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城市治理研究发文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研究作者与机构较多,但合作程度相对较低;研究热点关键词主要集中在城市治理、社区治理、协同治理、公众参与、大数据等方面;热点主题主要围绕城市治理价值意蕴、运行模式、体系建构以及推进路径4个方面展开;研究前沿趋势集中在政府治理、治理模式、人工智能、党建引领等方面。基于以上分析,围绕研究力量、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提出未来改进方向。
2023,23(21):105-109
Abstract:
珠宝饰品作为奢侈品是否能适应线上销售,还需对消费者购买欲进行研究。基于文献梳理,借鉴前人对网络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收集212份有效样本,并运用SPSS和Amos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商家信誉、价格质量、网购流程和售后服务对感知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作用;感知风险对网购珠宝饰品意愿也具有负向影响,即感知风险越高,网购珠宝饰品意愿越低。
2023,23(21):110-115
Abstract:
数据流动已成为贸易规则谈判的重要议题。通过构建RTA(区域贸易协定)跨境数据流动规则深度指数和测算双边服务贸易成本,实证分析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对服务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理论机制上,跨境数据流动规则通过减少监管分歧和促进服务贸易数字化降低服务贸易成本。实证结果表明,缔结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和跨境数据流动规则深度的增加均会显著降低服务贸易成本。分规则类型来看,数据便利类条款、数据保护类条款、数据流动类条款和数据例外类条款深度的增加均能降低服务贸易成本;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匹配的国家对来看,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跨境数据流动规则的缔结和规则深度的增加均能降低服务贸易成本。
2023,23(21):116-121
Abstract:
近年来红色旅游市场不断趋于“年轻化”,其中大学生是一个具有青春和活力的旅游群体。红色旅游景区应提供多维度价值体验,使大学生积极参与红色旅游。在对文献研读的基础上,构建“感知体验-文化依恋-满意度-忠诚度”概念模型,对219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景观感知体验和教育感知体验双维度对游客文化依恋具有正相关性,继而文化依恋间接影响满意度,最终得出满意度对红色旅游忠诚度具有显著正相关作用。最后提出新时代下红色旅游业态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023,23(21):122-128
Abstract:
绿色并购作为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方法,能否为重污染企业带来协同效应价值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提出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对收益法改进,并综合应用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B-S(Black-Scholes)模型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协同效应价值进行评估。最后以中欣氟材收购高宝矿业为例,评估其绿色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价值。研究结果可为并购后管理者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提高重污染企业的并购管理效率提供参考。
2023,23(21):129-134
Abstract:
基于多维返贫理论,通过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A-F(Alkire-Foster)法,对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多维贫困及多维返贫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完善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控体系、鼓励贫困人口就业、重视农村老年人口脱贫,以及加强各项公共服务保障等。
2023,23(21):135-142
Abstract: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高甲戏的艺术研究价值毋庸置疑。但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泉州高甲戏的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以泉州高甲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态势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在深入分析泉州高甲戏传承与发展面对的主要优、劣势,以及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利用德菲尔法,结合专家意见,通过SPSSPRO软件生成各组判断矩阵,并计算出各指标要素权重,从而构建出战略四边形图,确定泉州高甲戏传承与发展应采用WO(劣势-机遇)战略。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促进泉州高甲戏传承与发展的相关建议。
2023,23(21):143-148
Abstract:
基于碳配额机制,构建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绿色二级供应链。分析碳配额机制下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的绿色供应链最优减排决策,并引入收益分享合同,考察消费者低碳偏好对收益分享比例和供应链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收益分享合同下的利润未达到集中化的水平,但相比于分散决策可以提升制造商和零售商的绩效。
2023,23(21):149-154
Abstract:
温拌技术可有效降低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但不同类型的温拌技术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采用不同类型的温拌剂材料制备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开展混合料的密实度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动稳定度试验与动态模量试验。研究表明,各类温拌剂均可有效降低橡胶沥青施工温度,然而Evotherm-DAT温拌剂将导致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性能与抗车辙性能降低,石蜡与Asphalt-min温拌剂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影响相对较小。
2023,23(21):155-160
Abstract:
当前,在土壤、水体、空气等系统中已经富集了多种类别的新污染物(ECs),并通过持续的积累含量不断增加,对居住环境和生态体系造成危害。环境中痕量新污染物精准富集是开展这类污染物风险评估及防控的前提。探讨环境中新污染物类别及分析现状,并汇总当前成熟的前处理方法,分析其不足与局限,并提出展望,为环境中新污染物检测和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2023,23(21):161-166
Abstract:
为了研究应力作用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采用应力关联土水特征仪测定不同应力下粉土的脱湿-吸湿曲线,讨论应力变化对粉土土水特征的影响规律,并利用应力与孔隙比的关系提出考虑应力作用的粉土土水特征曲线预测方法。研究发现:试样在应力逐渐增加时不易脱水,但更易吸水,非饱和粉土的持水能力随着正应力的增大而增强;脱湿曲线与吸湿曲线并不重合,有明显的回滞现象,并且吸湿曲线饱和度的变化比脱湿曲线更加剧烈;随着正应力的增大,滞回圈面积减小,滞回特性减弱。此外,将预测曲线与测得的试验曲线对比, 可知提出的考虑应力的土水特征曲线预测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2023,23(21):167-174
Abstract: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煤系泥岩、炭质泥岩和煤3种不同类型的煤系烃源岩中相同显微组分在生烃贡献差异中的研究发现,相同显微组分在不同烃源岩中的贡献不同,尤其是煤和炭质泥岩中,除了传统的“壳质组+腐泥组”外,基质镜质体对生烃也有着极大的贡献。将烃源岩油气地球化学基础参数与生烃组分之间建立数学关系,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拟合之后发现其生烃潜量与计算生烃潜量之间存在极好的正相关。这表明该方法可以作为估算煤系烃源岩生烃潜量的一种方法。
2023,23(21):175-183
Abstract: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在向更为低碳的方向发展。为探求更理性更科学的生态建筑评估和建设方法,以双碳理念为背景,将国内外相关评估方法中建筑生态化方面注重因素和双碳理念下建筑生态化设计侧重点相结合,构建一个适合当前我国建筑领域的生态建筑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兰州新区中建大厦为对象,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模糊评判和生态等级确定。经实证分析后结果表明,该评估体系能够准确地对生态建筑各项因素进行量化,并计算出建筑各指标的隶属度和建筑生态等级,对今后我国生态建筑评估体系的完善和生态建筑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2023,23(21):184-191
Abstract: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实施地质灾害精细化管理、加强地质灾害管控的重要依据。综合考虑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系统性、实用性,总结提出“两图-双预测”方法。以陕西省乾县为研究区,利用“两图-双预测”方法评价该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风险性。结果表明,乾县地质灾害无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主要沿境内3条主要河流及重要交通路线分布。通过验证,该方法评价结果可靠。
2023,23(21):192-199
Abstract:
半导体材料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从基础技术层面支撑了我国电子信息科技产业的发展。借助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对我国2013—2023年第三代半导体相关文献从关键词、核心作者群体、重点科研机构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展现2013—2023年我国第三代半导体研究的发展过程,明确我国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分析现阶段核心作者和重点科研机构的协作情况,为推动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2023,23(21):200-207
Abstract:
以天津市装备制造产业为例,从专利视角出发,应用incoPat专利数据分析系统,对其重点企业2004—2022年的专利申请趋势、类型分布、技术领域分布进行分析,同时从企业创新主体、专利运营、合享价值度等角度探究天津装备制造产业创新活力与发展特点,提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可行性对策建议,为天津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2023,23(21):208-214
Abstract:
广西滨海是西部陆海主通道的出海口,研究其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广西海岸带1990—2020年共6期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当量价值评价法、市场价格法等方法,分析研究区近3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地变化以耕地、基塘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减为主;其生态系统服务以调节服务功能为主,占比约70%;基塘是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ESV变化受主要变化地类的影响显著。
2023,23(21):215-220
Abstract:
通过对腊菜河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体和矿石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同时结合室内岩相学、矿相学研究,将腊菜河铁多金属矿的形成阶段划分为干矽卡岩、湿矽卡岩、氧化物、铅锌硫化物4个成矿阶段。根据矿体产出地质条件、矿物组合及围岩蚀变特征,同时结合前人资料,认为腊菜河铁多金属矿为接触交代型矿床,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部位为重点找矿靶区。
2023,23(21):221-226
Abstract:
在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路基边坡时常发生垮塌事故,尤其是具有高陡临空面的土质边坡,常规挡土墙、桩基托梁挡墙或桩板墙等措施工程规模大,且施工难度高,工程造价不菲,在山区往往不具备可操作性。为降低此类条件下工程施工难度和造价,依托国道215线岗托至白玉段白格滑坡堰塞湖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中K8+290~K8+400段路基下边坡处治案例,采用锚杆挡墙对高陡土质边坡进行加固,经数值模拟得出该边坡治理前后应力场、位移场变化特征与规律,锚杆挡墙能够有效解决边坡下滑分力的应力集中作用,锚杆的抗拉、抗剪作用提升边坡下滑稳定性,挡墙作为面板使锚杆整体受力,两者综合使用提高整体治理效果。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锚杆挡墙技术施工周期短,可节约工程造价,并且可以满足施工保通条件,其在这类高陡土质边坡防护中具有适用性。
2023,23(21):227-234
Abstract:
由于砂砾石地层的高渗透性,致使泥浆渗透成膜困难,泥膜难以在地层中形成有效支护力,易引发工程事故。采用流体-离散元数值耦合方法(CFD-DEM)模拟不同泥浆特性条件下的泥浆渗透过程,分析泥浆特性对泥膜形成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泥浆颗粒粒径比、泥浆比重及黏度均能对泥膜的结构产生影响。然后通过搭建自制泥浆渗透试验装置,研究不同颗粒粒径比下的泥浆渗透效果,验证当前数值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层-泥浆颗粒粒径比在3~7.5范围内时,可形成“泥皮+渗透带”型泥膜,此类泥膜更有利于维持开挖面的稳定,且随着泥浆比重和黏度增加,泥浆渗透深度减小,泥皮增厚。
2023,23(21):235-240
Abstract:
针对某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port utility vehicle,SUV)在开发后期路测时出现的车内低频轰鸣声问题,采用测试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仿真分析,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案。首先,通过激励源、传递路径及响应端的快速排查,确认问题频率和部件为30 Hz尾门的呼吸及外板中间弯曲模态。对标实车测试模态结果,建立仿真分析整车模型,设定车内尾门到主驾的噪声传递函数(noise transfer function,NTF)优化目标值(78 dB),计算NTF及尾门的工作模态变形,从而识别出尾门结构弱点。提出一种复合材料的车身加强件(composite body solutions,CBS)优化方案,即对尾门弱点处内外钣金之间加装复合材料支架提高尾门刚度,使其NTF值达标,其优化效果与加装吸振器一致。且CBS方案增重仅0.4 kg,不影响尾门系统。同时计算CBS方案实施前后钣金等效辐射声功率,结果显示CBS方案在问题频率处声压级下降5 dB左右,验证了其可行性。最后制作了CBS样件并安装,进行实车路况测试与主观评价,整体主观优化明显,评估可接受。工况测试的客观数据显示关键峰值30 Hz附近声压级下降5 dB,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