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24卷第0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数字经济能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2024, 24(03):1-8.

      摘要 (507) HTML (0) PDF 1.33 M (4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别构建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及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巨大;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比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以工业化水平为门槛变量的双门槛效应。

    • 新创企业成长:影响因素、成长路径与未来展望——基于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

      2024, 24(03):9-19.

      摘要 (513) HTML (0) PDF 1.54 M (8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系统梳理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相关文献,发现国内新创企业成长研究遵循“要素-行为分析框架”和“行为规律/模式”两条研究思路。基于“要素-行为分析框架”,采用文献编码方式可提炼出包括外部环境、创业者个人特征等9个新创企业成长的核心影响因素;而基于“行为规律/模式”,则归纳出渐进式成长路径、跨越式成长路径和阶段式成长路径3条新创企业成长路径,新创企业可根据自身内外部条件和战略导向进行选择。

    • 民营企业创新国际化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路径与建议——基于双环跳板理论视角

      2024, 24(03):20-27.

      摘要 (267) HTML (0) PDF 1.42 M (4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民营企业创新国际化是在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力量。文中分析民营企业创新国际化的模式,将其分为外向型创新国际化和内向型创新国际化两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民营企业创新国际化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机制,即知识转移与扩散、组织学习和双元性协同。基于双环跳板理论,提出民营企业创新国际化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路径。

    • 负面情绪累积效应下住房租赁市场危机演化与引导

      2024, 24(03):28-34.

      摘要 (175) HTML (0) PDF 1.67 M (3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住房租赁经营者的违规无序经营会使租户产生负面情绪累积效应,极易导致市场危机不断演化升级,给行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在传染病动力模型和演化博弈理论基础上,构建SEIR(易感者、感染者、传播者和康复者)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地方政府与住房租赁经营者行为策略的博弈关系及双方不同策略选择下租户情绪感知的演化路径,讨论住房租赁市场博弈系统达到稳定状态的规律,为政府行业治理提供决策支持。地方政府和租赁经营者对行业隐性损益的感知对其行为策略具有重要影响,违规经营的超额收益易使经营者产生短视行为。地方政府在住房租赁市场危机中起到重要的控制、引导和调节作用,应兼顾短期财政效益和行业长期发展,通过建立规范的行业制度、经济惩罚、政策性优惠制度等方式约束和激励经营者的行为,并提高经营者社会责任意识。另外,修复租户负面情感认知对阻止市场危机爆发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政府和经营者应以积极的态度弥补租户损失,引导正面情绪,实现对市场危机的良性控制和有效预防。

    • 智慧旅游研究的文献计量及热点前沿趋势分析

      2024, 24(03):35-44.

      摘要 (415) HTML (0) PDF 7.45 M (7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智慧旅游是促进旅游市场加速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11—2022年收录的智慧旅游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基本统计、关键词聚类图谱、突现值指标等文献计量方法,对智慧旅游的研究热点、前沿及演化趋势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智慧旅游近年来已成为重要的热门研究领域,我国研究机构和学者在该领域表现突出;研究热点聚集在智慧旅游背景下的商业目标拟定和达成研究、大数据获取和应用研究、智慧旅游软硬件和系统研究;演化趋势表现出单一主题向多主题的扩散以及理论向实践应用的拓展;前沿趋势表现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旅游业智慧化运营、智慧旅游驱动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新兴数智科技对智慧旅游的赋能机制。最后提出研究展望。

    • 基于演化博弈的民航干支线联合运营策略研究

      2024, 24(03):45-49.

      摘要 (223) HTML (0) PDF 1.31 M (4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实现我国“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服务网络建设,促进我国干支线航空公司协同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创造便利条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通过构建干线航空公司和支线航空公司两方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对干线航空公司、支线航空公司、干支联运系统的稳定条件和稳定性进行讨论,研究博弈双方在演化过程中的策略选择。研究发现,系统合作策略的选择与鞍点的位置有关。当鞍点的位置越接近合作策略时,博弈双方选择不合作的概率越大,则博弈双方更倾向于选择不合作策略;当鞍点的位置越接近不合作策略时,博弈双方选择合作的概率越大,博弈双方则更倾向于选择合作策略。

    • 考虑供电枢纽传输成本的充电站选址定容模型

      2024, 24(03):50-54.

      摘要 (150) HTML (0) PDF 2.20 M (6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电动汽车及其配套设施的发展受制于早期形成的有限布局,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和充电需求产生矛盾。充电站的建设运营方能够在巨大潜力的充电设施发展中获得巨大利好。通过以最大化充电站建设运营方的利润为优化目标,构建需求覆盖选址模型,权衡供电枢纽、充电站和充电桩的成本和满足充电需求的收入,利用遗传算法求解获得选址定容的决策。研究发现:一方面,充电站的覆盖半径对利润和决策结果影响较大且复杂,充电站投资建设前期需要对影响覆盖范围的诸多因素进行市场调研;另一方面,铺电单位成本对决策结果影响明显,相对高的铺电成本会抑制充电站选址数量和容量大小,从而降低利润。因此充电站投资建设方需要分别对两类成本做好数据调研,避免决策结果出现较大偏差。

    • 环境规制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ESG水平?——基于新《环保法》的准自然实验

      2024, 24(03):55-66.

      摘要 (285) HTML (0) PDF 1.49 M (8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制造业作为中国主要生产部门, 排污耗能问题突出。在“绿色制造”加速推进下探究其面对日益趋严的环境规制如何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新《环保法》为例从制造业企业ESG(环境-社会-治理)表现角度实证高强度环境规制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且主要通过推动数字技术应用、缓解融资约束及降低外部竞争等渠道发挥作用。该研究不仅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层面补充新《环保法》是否有效的实证检验,且综合企业内外部视角剖析高强度环境规制的作用机制。

    • 加计扣除政策的强化能否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基于研发投入中介效应分析

      2024, 24(03):67-73.

      摘要 (174) HTML (0) PDF 1.32 M (4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2018—2021年的沪市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实证检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强化、研发投入的增加对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强化促进了研发投入的增加,进而推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加计扣除政策的强化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是完全通过研发投入的增加来实现的,研发投入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装备制造业和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制造业企业激励效果更为显著,更能推动其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

    • 政府补贴下考虑零售商竞争的供应链决策研究

      2024, 24(03):74-79.

      摘要 (237) HTML (0) PDF 1.67 M (4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政府补贴制造商生产成本下零售商竞争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考虑政府补贴率和零售商竞争强度两个因素,建立3种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政府补贴系数和零售商竞争强度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售商竞争会使零售价格提高,而不影响制造商的批发价,竞争越激烈,供应链各成员的定价和利润越低。在3种供应链决策模型下,竞争强度和政府补贴对制造商利润的影响程度最高。

    • 收入视角下西北脱贫农户返贫潜在风险评估——基于甘南州X县实地调查

      2024, 24(03):80-86.

      摘要 (111) HTML (0) PDF 1.31 M (5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后扶贫时代,防止脱贫人口规模性返贫成为底线要求,对于曾是深度贫困且摘帽较晚的西部地区更是如此。基于当前反贫困领域的代表性成果,通过文献研读、实地调研和半结构式访谈等研究方法,从收入水平、收入波动和收入“水平-波动”3个维度对甘肃省甘南州X县183户脱贫家庭展开返贫风险评估。围绕政策、产业、医疗、保险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巩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成果、完成整个5年过渡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提供启示。

    • 数字经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研究

      2024, 24(03):87-91.

      摘要 (179) HTML (0) PDF 1.29 M (4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重要支柱,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新机遇、助力实现文化产业新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奋斗的方向。基于2011—2021年我国省级空间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且对邻近地区会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但该影响结果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时间滞后性。

    • 基于文本挖掘的智慧城市建设公众认知研究

      2024, 24(03):92-97.

      摘要 (211) HTML (0) PDF 2.78 M (3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公众获取智慧城市建设信息的重要来源。为探究公众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认知现状,对微博平台中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文本数据进行研究。运用LDA(潜在狄利克雷分布)主题模型得到公众关注的6个主题,运用基于情感词典的情感分析方法得到公众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情感倾向分布,并对消极文本进行可视化。结果表明,公众关注的主题可分为数字经济、技术应用、股票市场、人工智能、社会民生、政策发展,且公众对智慧城市建设普遍持积极态度。

    • 创新政策、高管技术背景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绩效研究

      2024, 24(03):98-105.

      摘要 (181) HTML (0) PDF 1.34 M (5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新政策是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补贴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以工信部公布的4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高阶梯队理论,探讨政府创新政策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创新补贴可以提高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绩效;当公司高管具有技术背景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可以获得更多创新补贴,进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机制检验表明,创新补贴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绩效。

    • 安徽区域创新与县域经济高质量耦合协调研究

      2024, 24(03):106-111.

      摘要 (177) HTML (0) PDF 1.35 M (4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安徽省国家级创新型县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区域创新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2015—2020年,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且区域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变化差异不同;同时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但协调等级较低,说明区域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并不匹配,区域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处于不均衡的状态。

    • 绿色金融、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24, 24(03):112-118.

      摘要 (436) HTML (0) PDF 1.31 M (7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绿色金融是推进“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金融手段。基于我国2007—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讨绿色金融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在一定程度上技术创新起到了反向调节的作用,波特效应不明显。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基于网络文本的昆明市城市公园感知研究

      2024, 24(03):119-125.

      摘要 (217) HTML (0) PDF 3.85 M (4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昆明市的27个城市公园为例,采集社交网络平台中的使用后评价文本,基于内容分析法,结合ROST Content Mining和Excel软件对评价文本数据进行高频词统计、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倾向和统计分析,定性与定量结合地对昆明市城市公园游憩感知因子进行总结归类。结果显示,公园出行主要集中在气候适宜的节假日,不同功能类型的公园构成要素的关注度各有差异,其中自然环境因素和服务管理水平的关注度最高,社会环境因素的整体感知度较低,消极倾向评论中对服务管理设施有较高提及率。最后根据游客的真实感受从环境规划设计、人文景观营造和服务设施水平3个方面提出提升建议。

    • 公共教育满意度对公租房住户生育意愿的影响——基于广州的实证研究

      2024, 24(03):126-132.

      摘要 (138) HTML (0) PDF 1.31 M (3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22年广州市在享公共租赁住房住户的调查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公共教育满意度对公租房住户生育意愿的影响,并将户籍作为工具变量以解决公共教育满意度与生育意愿之间双向因果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公共教育满意度能显著提高公租房住户的生育意愿,对于低教育程度的公租房住户来说,公共教育满意度对其生育意愿的促进效果更强。基于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公租房规划、设计、建设及分配,提高与保障公租房住户的生育意愿;积极推进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降低教育成本;切实落实“租购同权”,促进租赁群体同享公共服务相关权利。

    • 基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视角的高职院校劳动素养评价现状分析及策略建议

      2024, 24(03):133-139.

      摘要 (207) HTML (0) PDF 1.75 M (3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索职业教育劳动素养评价体系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采用Python对20所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文本进行词频统计和文本分析,探索职业教育劳动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分析分两轮进行,第1轮先对高频词进行分析,明确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研究样态,第2轮以劳动素养分类框架为基础,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视角,分析不同区域院校劳动素养评价的侧重点。分析发现:学生在测评中占核心地位,劳动行为和认知是评价体系的基石,劳动价值与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发展密切相关;劳动态度逐渐由内而外走向协同,劳动品质评价存在一定模糊性。基于研究发现,建议加强劳动素养的科技创新导向,融入产业协同发展要素,灵活应对不同区域产业需求,多元化评价主体参与,进一步完善劳动素养评价机制,提高学生适应科技和产业变革的能力,为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型技能人才。研究结果可为构建科学有效的劳动素养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 基于奇异谱分析的旅客运输量预测研究

      2024, 24(03):140-145.

      摘要 (183) HTML (0) PDF 1.79 M (3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旅客运输量进行科学准确地预测,可以为交通领域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借鉴。将旅客运输量作为研究对象,基于SSA(奇异谱分析),结合LSTM(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和ARMA(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通过SSA降噪处理,将旅客运输量时间序列分解为信号序列和噪声序列,分别对其进行LSTM和ARMA(2,3)建模,预测其变化趋势。通过对比单一的ARIMA(3,1,2)模型和LSTM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SSA-LSTM-ARMA预测旅客运输量效果更好,预测精度更高。

    •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分析及地方建设实践

      2024, 24(03):146-153.

      摘要 (269) HTML (0) PDF 1.35 M (11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未来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目标应逐步实现由数量建设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为推动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及自主可持续发展,从政策视角梳理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历程及地方建设实践,分析其发展规律及建设范式。研究发现:功能定位从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主体,拓展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研发服务等多方面功能定位;准入形式以评审认定制和备案制为主;注册属性以企业、事业单位为主;建设模式主要为央地共建、地方政府主导和大型企业主导建设;多元筹资是重要特征;治理结构采用理事(董事)会治理下的院(所)长负责制;用人机制具有灵活、多样、市场化特点;(8)持续的价值输出是可持久发展的核心条件。基于政策分析及地方建设实践,在新型研发机构功能定位、筹资模式、用人机制以及培育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基于博弈的有向时序网络两阶段社区发现算法

      2024, 24(03):154-160.

      摘要 (229) HTML (0) PDF 3.72 M (2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中提出一种新的用于时序有向网络的两阶段社区发现算法。第1个阶段通过节点距离、源节点影响力、目标节点影响力和节点分解度4个矩阵,确定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第2阶段根据节点重要程度确定社区划分的核心节点,接着分别令核心节点作为源头进行级联传播,其他节点通过博弈确定与各个领导节点的跟随度,最后选择跟随度最高的节点所领导的社区。将算法在国际贸易网络中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该算法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时序有向加权网络中。

    • 乡村展销大棚滑坡成因及稳定性评价

      2024, 24(03):161-165.

      摘要 (246) HTML (0) PDF 6.24 M (3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莱芜区马家峪村在村庄后方山体建设展销大棚,由于施工不当在展销大棚地表场外堆载平台形成滑坡。为研究滑坡体的变形特征、成因及稳定性,在对滑坡现场进行详细勘查后,对滑坡的诱发因素进行了详细评价分析,采用定量、定性的方法对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次滑坡的总体积约5.0×104 m3,为小型推移式滑坡。在自然状况下,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状况下,稳定性系数为1.001-1.006,说明潜在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可能发生滑动变形。

    • 彬长矿区胡家河井田4号煤层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研究

      2024, 24(03):166-171.

      摘要 (198) HTML (0) PDF 3.84 M (4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彬长矿区胡家河井田4号煤层的沉积环境,总结聚煤规律,归纳聚煤模式,综合运用煤田地质学、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对胡家河井田4号煤层的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井田内含煤地层主要为内陆河流相沉积,其中河漫沼泽、牛轭湖以及泛滥平原上的泥炭沼泽是4号煤层的主要沉积环境;富煤带分布于中部及南部,并向东部和西部延伸,富煤中心分布于中部和西南部,与地层沉积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靠近西部的古河道时,煤层出现分岔、变薄、尖灭的现象,古河道流经区域富县组和延安组地层全部缺失,形成无煤区。研究成果对于该矿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山西省榆次区干沉降水溶性阴离子的化学特征

      2024, 24(03):172-179.

      摘要 (146) HTML (0) PDF 3.77 M (3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山西省榆次区大气干沉降中水溶性阴离子的化学组成及时间变化特征,采集榆次区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大气干沉降样品,利用相关性分析及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探讨干沉降中水溶性离子的化学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榆次区干沉降水溶性阴离子月平均浓度为846.158 μg/g,通量日平均值为589.7 μmol/(m2·d),季节变化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PM2.5/PM10和NO2/SO2佐证了扬尘和燃煤对榆次区环境污染及离子浓度的贡献率;干沉降阴离子的浓度变化受到降水及本地气团的影响。

    • 三维探地雷达技术在沉陷成因探测及处治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2024, 24(03):180-186.

      摘要 (168) HTML (0) PDF 15.50 M (2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采用三维探地雷达探测沉陷脱空的技术特征、设备和工作原理,详细描述某路段沥青道路存在沉陷脱空的基本情况以及利用三维探地雷达进行无损检测的过程。通过处治前的检测结果,确定脱空程度、位置,并计算沉陷的位置、面积和高程差。通过对比两个具有不同沉陷脱空形成原因的路段,分析沉陷、脱空的形成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处治措施。根据处治后的检测结果,对注浆、加铺等病害处治措施的处治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探地雷达系统能够准确地探测沥青路面内部的沉陷脱空病害程度、位置和形成原因。基于探测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处治措施,并评价处治效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双化”协同转型下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发展协同性研究——基于我国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

      2024, 24(03):187-194.

      摘要 (246) HTML (0) PDF 2.47 M (6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的发展协同性,基于2013-2020年我国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发展指标体系。利用偏相关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各省级行政区间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协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省级行政区数字经济及绿色创新发展水平均存在省际差异,但两者发展具有协同性,且协同程度存在省际差异。研究结论可为“双化”转型提供实证借鉴,完善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协同发展路径,为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 黄河流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 24(03):195-201.

      摘要 (182) HTML (0) PDF 2.49 M (3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绿色经济的内涵,构建黄河流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2011—2020年黄河流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下游地区绿色经济指数始终高于上中游地区,流域9省之间的绿色经济指数存在地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研投入等促进了黄河流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耗对黄河流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有抑制作用。

    • 基于专利分析的广西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创新现状与发展态势

      2024, 24(03):202-209.

      摘要 (298) HTML (0) PDF 4.91 M (3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incoPat 科技创新情报平台,以 2004—2023年的专利数据为依据,分析广西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特征和发展态势。结果表明,广西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已驶入“快车道”,但核心的“三电”技术、智能网联和新能源生态等创新能力不强,全链条研发体系尚未建成。基于研究结论,从加强产业顶层设计、推动“质”“量”齐头并进,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强链补链延链,以“小”汽车扩东盟大市场吸引下游充电建设主体,打造“桩联网”商业运营模式5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 基于K-means-LSTM模型的证券股价预测

      2024, 24(03):210-215.

      摘要 (237) HTML (0) PDF 4.63 M (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鉴于股票数据具有非平稳、非线性等特征,传统的统计模型无法精准预测股票价格的未来趋势。针对这个问题,构建一种混合深度学习方法来提高股票预测性能。首先,通过将距离算法修改为DTW(动态时间归整),令K-means聚类算法拓展为更适用于时间序列数据的K-means-DTW,聚类出价格趋势相似的证券;然后,通过聚类数据来训练LSTM(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以实现对单支股票价格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模型K-means-LSTM表现出更好的预测性能,其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均优于单一LSTM模型。

    • 基于GIS格网模型的广州市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演化

      2024, 24(03):216-222.

      摘要 (179) HTML (0) PDF 4.26 M (3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公里格网为评价单元,构建基于PSR-NES(压力-状态-响应和经济-环境-社会)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动态识别2010—2020年广州市土地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广州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空间异质性较为明显,整体呈现“中间低,四周高”的分布格局;2010—2020年,广州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先下降后提高,其中,北部生态涵养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下降趋势,南部生态调节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逐渐好转,中部建成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未来城镇扩张应尽量避免侵占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较高的区域,可通过分区治理,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用地保护力度等措施持续改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

    • 基于GIS的山地丘陵地区通用机场选址研究

      2024, 24(03):223-227.

      摘要 (140) HTML (0) PDF 3.54 M (5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加大通用机场建设将是未来几年的必然趋势,其场址的选择直接影响机场的安全高效运行。而在通用机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山地丘陵地区的选址比地势平坦地区难度更大、局限更多。为此,从交通条件、建设条件、运行条件3个方面出发构建山地丘陵地区通用机场选址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选址指标进行定量化评价。在此基础上,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山地丘陵地区通用机场选址决策模型,用于获得通用机场选址因子评价可视化结果,以此揭示通用机场选址的适宜性空间分布,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量化依据。以华东某通用机场选址为例验证模型和方法的可用性。

    • 基于FLAC3D隧道初期支护方案研究—以青医西院区站隧道为例

      2024, 24(03):228-233.

      摘要 (248) HTML (0) PDF 10.93 M (3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两种不同初期支护方式作用下的隧道模型,对隧道的开挖与支护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对比其应力分布和围岩位移情况,选出更为合理的支护方案。研究发现:预应力锚杆能够及时为隧道围岩提供支护作用,不存在支护时效的问题,而普通水泥砂浆锚杆需等地层产生变位后才能发挥作用。

    • 基于模式识别的矿山复杂巷道快速建模方法研究——以棉花坑铀矿床为例

      2024, 24(03):234-240.

      摘要 (175) HTML (0) PDF 7.49 M (5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处理复杂巷道三维模型的构建时,传统的中线法和腰线法均面临工作量大、调整次数多、巷道实体不容易闭合等问题。基于多边形模式识别理论提出一种复杂巷道快速建模方法。首先,对实测巷道的腰线进行整理使得线段闭合且不存在重复线段,然后在平面上对巷道包围的空间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生成一系列的三角形,据此生成巷道中心线,再根据巷道顶面控制点与中心点的位置关系生成一系列辅助线,最后根据三维空间的这些线生成DTM(数字地形建模)面,形成巷道实体。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与编程方法,以棉花坑铀矿床-100 m中段巷道模型绘制验证了复杂巷道快速建模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方面建模方便、快捷,能够很好地解决复杂巷道建模周期长的难题,对快速构建全矿井数字化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 过套管测井技术在南海西部油田油气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2024, 24(03):241-248.

      摘要 (126) HTML (0) PDF 11.23 M (2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过套管测井是指在探井或开发井已经下入套管固井后的井段进行套管内测井作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油气层识别、储层物性评价、水淹层评价等研究。早期,过套管测井主要应用在开发测井中进行油藏动态监测、剩余油分布监测、井区水驱效果、水淹层分析等方面,其方便实用的特点使其在油田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近些年,由于大斜度井、水平井、高温高压等高风险复杂结构井逐渐增多,裸眼测井面临无法录取资料的风险。为了降低测井作业事故发生概率,取全测井资料,缩短作业周期,可以利用过套管测井代替原有的裸眼测井。但对于过套管测井,由于套管的隔离作用以及井眼和地层等影响因素,相较于裸眼测井其探测范围更小,油气藏评价结果存在疑问。通过对过套管电阻率、中子、密度测井原理进行分析,厘清过套管测井响应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校正处理,结合同井眼裸眼随钻测井以及邻井同层位测井资料对比,验证了过套管测井资料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油气藏综合解释,有效解决了过套管测井评价技术的难点。

    • 咬合桩围护结构在桥梁浅基加固中的应用——以陇海线坝河大桥加固工程为例

      2024, 24(03):249-254.

      摘要 (152) HTML (0) PDF 9.42 M (4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咬合桩围护结构在浅基础加固中的力学特性,以陇海线坝河大桥为工程背景,选用Mohr-Coulomb本构方程,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分析桩侧土体冲刷掏空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构同一断面在不利工况下位移和内力的分布规律,并分析Ⅱ序桩的种类、冠梁布置、桩径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体冲刷后控制位移发生在桩顶长边方向且方向向内;土体冲刷掏空后土压力达到峰值且桩底弯矩为零,同时桩顶产生一定弯矩且反弯点位于桩基中部偏下;左、右侧面与迎水面背水面在受力和变形上均对称;在Ⅱ序桩为有筋桩时,其刚度对结构位移起到较大作用,无筋桩较有筋桩水平位移提高了2.75倍;冠梁作为边界约束对结构位移产生数量级影响,未冠梁较设冠梁水平位移提高43倍;咬合桩桩径与结构水平位移成反比,桩径对结构位移起到较大作用,桩径由0.8 m增加到1 m,桩径顶位移由0.18 mm增加到0.41 mm。

    • 地铁上盖建筑振动响应预测及舒适度分析——以南京地铁1号线停车维修库综合体上盖住宅项目为例

      2024, 24(03):255-262.

      摘要 (267) HTML (0) PDF 16.81 M (2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南京市地铁1号线车库段上部待建住宅楼进行研究,探讨地铁上盖建筑受地铁出入库振动的影响。通过现场测试与数值模拟,预测不同工况下待建建筑的振动响应以及室内振动加速度限值范围。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底部加速度法将所测轨道、混凝土柱的振动输入计算模型中,可以获得待建建筑三向位移变化,并进行结构易损部位及预警分析,判断建筑安全性。通过模拟8种工况,计算得到1~80 Hz频率范围内各建筑楼板1/3倍频程中心频率下的加速度响应有效值和加速度振级,获取了住宅舒适度影响较大区域的具体坐标。研究成果对结构减振及舒适度提升具有参考意义。

    • 北京地铁粉质黏土地层新型PBA车站沉降规律研究

      2024, 24(03):263-268.

      摘要 (171) HTML (0) PDF 7.44 M (2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PBA(Pile-Beam-Arch)工法已成为北京地区繁华路段地铁暗挖车站的主流工艺,但因其工序转换复杂,施工流程步序多,易引起地层沉降。新型PBA工法是在单层4导洞PBA工法的基础上,将中间导洞联合,共用中隔壁,形成CD法(中隔壁法)施工的大断面导洞,相较于传统双层8导洞PBA工法以及近些年推广的单层4导洞PBA工法,地层沉降规律难以掌握。以北京地铁22号线甘露园站为依托,运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模拟车站施工过程,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粉质黏土地层新型PBA车站地层沉降规律。结果表明:粉质黏土地层新型PBA车站施工过程沉降最大发生在开挖面拱顶上方;地层沉降主要发生在导洞开挖与扣拱阶段,约占整体总沉降的89.5%;受中导洞形式影响,导洞施工阶段造成的地层沉降比传统PBA车站要大。

    • 基于航空运行需求的高高原机场温度特征分析——以林芝机场为例

      2024, 24(03):269-272.

      摘要 (200) HTML (0) PDF 3.14 M (4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高原机场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温度异常会对运行效率和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对林芝机场2006—2020年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机场全年1—8月升温慢,9—12月降温快;机场夏季日较差最小,在10 ℃左右,冬季最大,在15 ℃左右;机场低温日(日最低温度<0 ℃)集中在12月和1月,高温日(日最高温度>20 ℃)集中在6—9月;机场平均温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约为0.22 ℃/15 a,夏季升温趋势为0.28 ℃/15 a,冬季升温更达到了0.51 ℃/15 a。

    • 基于BIM技术的高低位组合钢栈桥应用研究——以巴河大桥为例

      2024, 24(03):273-281.

      摘要 (236) HTML (0) PDF 16.93 M (2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特大桥的建设中,栈桥作为重要的水上通道得到广泛应用,栈桥设计也是桥梁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以巴河大桥5#墩基础、墩柱施工为工程背景,针对桥址区巴河水位变化较大的特点,为确保次年汛期前的主墩施工进度,采用高低位组合钢栈桥方案,并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数字仿真分析”技术进行模拟与结构分析。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获取各阶段洪水位高度,以此确定栈桥搭设高度,随后利用MIDAS软件对高低位组合钢栈桥结构各部件进行验算。结果表明,高低位组合钢栈桥结构设计合理,整体稳定性及安全性满足使用要求。高低位组合钢栈桥的成功应用,可为同类型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 全域兴趣电商助力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案例研究:三只小山羊

      2024, 24(03):282-285.

      摘要 (76) HTML (0) PDF 1.26 M (4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三只小山羊”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全域兴趣电商助力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发现,“三只小山羊”通过全域兴趣电商增进消费者了解产品背后的品牌理念和品牌文化,激发起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同时通过与全域兴趣电商合作促使企业加快包含产品设计研发、公司组织架构、生产管理、供应链反应等各个方面升级优化,“三只小山羊”利用全域兴趣电商平台最终实现品牌化发展。

    • 全域兴趣电商助力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案例研究:衬衫老罗

      2024, 24(03):286-289.

      摘要 (180) HTML (0) PDF 1.27 M (4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衬衫老罗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全域兴趣电商助力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制。研究发现,全域兴趣电商作为一种消费互联网新业态,具有成本低、用户广、社交属性强等特点,衬衫老罗作为一家纺织服装行业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在全域兴趣电商平台的助力下,摆脱了传统的规模化、低利润发展模式,通过引入柔性制造生产线、数字化供应链和电商运营团队等方式,实现了向拥有自主衬衫品牌企业的转型升级。

    • 全域兴趣电商助力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案例研究:东黎羊绒

      2024, 24(03):290-294.

      摘要 (183) HTML (0) PDF 1.27 M (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东黎羊绒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全域兴趣电商助力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机制。研究发现,东黎羊绒作为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在全域兴趣电商助力下实现了从贴牌代工厂转型为拥有自主品牌、掌握羊绒纺织全产业链的制造业头部企业。在全域兴趣电商新模式的引导下,东黎羊绒企业引入柔性制造、智能仓储等系统,搭建企业数字化供应链,向设计、研发和品牌运营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 全域兴趣电商助力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案例研究:诗慕·爱洛琳

      2024, 24(03):295-300.

      摘要 (128) HTML (0) PDF 1.36 M (4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诗慕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全域兴趣电商助力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消费形式与行业品类发生改变的时代背景下,诗慕与全域兴趣电商合作,增强了品牌效能、拓宽了销售渠道、提升了经营绩效。在诗慕转型升级过程中,全域兴趣电商立足自身的平台、技术和生态优势,有效助力其增强营销能力、强化品牌能力、提高组织能力、提升精益管理能力,建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
《科技和产业》
喜报 | 学会期刊《科技和产业》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24年度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