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23卷第1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硬科技与硬科技企业:溯源、概念界定及辨析

      2023, 23(14):1-7.

      摘要 (473) HTML (0) PDF 1.41 M (5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硬科技与硬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政府和投资机构广为使用的概念。然而,社会各界对硬科技与硬科技企业概念的认识仍不够明确。基于此,在分析国家话语体系和民间话语体系中的硬科技与硬科技企业基础上,沿着“关注主体-关注对象-关注目的-机理分解”的逻辑思路,提炼出硬科技与硬科技企业的内涵与外延,并总结了国家和投资机构看重的硬科技企业需要符合的标准,为更好地开展培育硬科技企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夯实了学理基础。

    • 西部地区财政科技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

      2023, 23(14):8-12.

      摘要 (151) HTML (0) PDF 1.19 M (5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投入无论是在推动经济增长还是促进社会发展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研究2006年-2020年西部地区财政科技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财政科技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及合理安排政府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皖北“四化同步”综合发展时空差异分析及优化协调新路径构建

      2023, 23(14):13-20.

      摘要 (184) HTML (0) PDF 1.51 M (4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全力推进皖北振兴是安徽省加入长三角经济区后抓住重要发展机遇的关键。基于皖北“四化”发展现状及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分析了2011-2021年皖北“四化同步”综合发展趋势和时空差异特征,构建GM(1,N)驱动力模型探讨了影响“四化同步”综合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皖北“四化同步”综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对“四化同步”综合发展的驱动效果更强,但各市“四化”发展水平时空差异较大。针对分析结果,构建了“四化同步”优质协调发展新路径。

    • 基于梯形模糊合作伙伴选择的群体决策方法

      2023, 23(14):21-26.

      摘要 (387) HTML (0) PDF 1.23 M (5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复杂多变的选择合作伙伴的决策环境,提出基于梯形模糊数的TODIM-PROMETHEE的多属性群体决策框架。首先,将TODIM模型的应用空间拓展到直觉梯形模糊数,并且利用TODIM中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的优势增强了决策方法中决策者的参与度。其次,结合PROMETHEE ll法,运用优先函数来逐步比较两个对象的优劣关系,解决属性之间的互补性问题,并采用净流量的大小来确定所有对象的排序关系。最后,结合实例,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为选择合作伙伴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 河北省中小企业数字化人才需求调查研究

      2023, 23(14):27-32.

      摘要 (145) HTML (0) PDF 1.21 M (5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揭示河北省中小企业数字化人才需求特点与发展现状,对河北省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对162份有效样本统计分析。发现河北省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数字化基础薄弱、数字化人才培养质量不足、人才引进难而流失严重、人才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人才政策支撑力度有待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有望为河北省中小企业数字化实践,以及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数据支持。

    • 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视角下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研究——以S省局为例

      2023, 23(14):33-38.

      摘要 (314) HTML (0) PDF 1.21 M (5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是国家财政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等信息手段,进军全面数字化的第一步,是数字化财政改革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但目前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仍存在预核算侧重点不匹配、“两套账”、调错账风险及对账难度增加等问题,因此,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以S省局为例,从预算管理一体化政策实践、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对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财务管理优化方法,促进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相互融合,最终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顺利完成,提高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 我国医药企业创新药合作研发风险治理

      2023, 23(14):39-47.

      摘要 (328) HTML (0) PDF 1.85 M (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药物研发和产业发展进入跨越式创新阶段,越来越多医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外包服务机构进行研发合作,合作研发的每一环节都面临着较大风险。结合创新药研发历程识别各环节组织合作情况,分析我国医药企业创新药合作研发面临的风险;基于Rasmussen社会系统层次模型,建立5层级创新药合作研发风险框架,通过对百济神州创新药合作研发项目案例分析,构建合作研发风险Accimap模型,结合信息流传递途径,厘清我国创新药合作研发风险层次间致因因素的影响路径。采用PSR(Pressure-State-Response)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针对我国创新药合作研发风险提出对策与建议。

    • 补充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

      2023, 23(14):48-53.

      摘要 (140) HTML (0) PDF 1.21 M (5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顶层设计逐渐完善,但针对部分高额医疗费用,基本医保的报销水平仍然有限,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面向全体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补充医疗保险将作为在更大范围分散风险的补偿手段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为此探究补充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 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构建两部模型进行分析探究。 结果表明,补充医疗保险增加了中老年人体检、门诊和住院的可能性,同时减少了其在门诊费用支出。 因此,政府应鼓励居民购买补充医疗保险,以解决基本医疗保险无法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的问题,同时为我国补充医疗保险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用户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探究——基于武汉社区居民的调查

      2023, 23(14):54-58.

      摘要 (168) HTML (0) PDF 1.28 M (7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整合性科技接纳模型(UTAUT),探讨居家老人对智慧养老平台的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及AMOS等统计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建模。结果显示,绩效期待、努力期望、社群感知、配合程度对老人平台的采纳意愿均存在显著作用,采纳意愿会显著激发采纳行为。结论认为,智慧养老平台要通过多渠道的社会推广改善老年人的平台认知。平台运营者应充分联合社区、商家及家庭形成智慧养老服务氛围。同时从老人的具体需求出发推荐有针对性的服务,促进老人对平台使用价值的认同,从而改善老人的采纳意愿。

    • 数字档案库参与“非遗”保护发展路径探析——以岭南传统艺术影像档案库为例

      2023, 23(14):59-65.

      摘要 (225) HTML (0) PDF 1.23 M (5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保护面对的现实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数字化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对岭南传统艺术影像档案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实践研究得出,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保护应当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借助新媒体平台为非遗保护传承赋能。通过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档案库的建设等多种方式,让数字化技术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当中。

    • 数字化转型、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 23(14):66-72.

      摘要 (187) HTML (0) PDF 1.23 M (4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数字化转型—会计信息质量—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框架,选取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高治理水平、低融资约束的公司驱动作用更大。机制路径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进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 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创新的实证研究

      2023, 23(14):73-77.

      摘要 (101) HTML (0) PDF 1.23 M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绿色信贷政策如何运用配置信贷资金的手段来解决重污染企业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一项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选取2009-2021年中国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来研究绿色信贷政策是否对重污染企业创新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以企业技术创新为视角,拓展了绿色信贷政策的微观效果,不仅有助于了解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重污染企业参与创新的原因,还为后续深入落实绿色信贷政策以及建设绿色金融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我国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2023, 23(14):78-83.

      摘要 (345) HTML (0) PDF 1.26 M (5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深入剖析我国财政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的基础上,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对2008-2021年我国财政可持续的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不存在协整关系,从中长期来看财政可持续发展仍存在风险。基于此提出了稳定经济主体大力发展经济、合理优化并防范财政支出面临的风险、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创新能力等建议,为我国财政协调发展提出参考意见,使财政更好地发挥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作用。

    • 基于产品受众分析与预测的地方微旅游资源整合应用研究——以河源市为例

      2023, 23(14):84-90.

      摘要 (79) HTML (0) PDF 1.22 M (4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作为微经济载体诞生的“小而美”的微旅游已成为居民新的旅游偏好。基于河源市微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与梳理,结合前人研究及近期行业报告,对微旅游产品的典型与延伸受众群体进行了更精细的描述与总结,进而预测了各群体的微旅游应用及产品开发方向,针对河源市现存的代表性微旅游资源提出开发利用的优化方向与相应问题的解决策略,助力河源微旅游的健康发展。

    • 专利视域下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3, 23(14):91-99.

      摘要 (170) HTML (0) PDF 2.41 M (4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incoPat专利平台,对2011-2021年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开展统计分析,从专利申请授权趋势和生命周期等揭示了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并对授权发明专利从公开趋势、有效性、申请人、技术领域、区市分布以及转让许可等多维度开展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但专利海外布局意识有待加强;生物、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的专利申请量最多,但研发能力和创新质量有待提升;驻青高校及科研院所在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及成果转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崂山、黄岛和市南三区的专利创新活动最为活跃,但产业侧重各有不同,而青岛市区市间、产业间专利创新活动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

    • 国际旅游岛政策视角下海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3, 23(14):100-110.

      摘要 (115) HTML (0) PDF 1.94 M (4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2010年开始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以来,海南省旅游业发展进步明显,全社会整体经济实力得到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以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视角对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系列分析,从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开发、营销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对促进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门槛效应研究

      2023, 23(14):111-122.

      摘要 (475) HTML (0) PDF 1.54 M (5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乡收入差距是制约长江经济带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地区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其是否显著缩减了城乡收入差距得到了较多关注。运用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首先进行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然后构建空间滞后模型,最后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检验旅游业发展是否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非线性效应。主要得到如下两个基本结论:第一,经过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存在空间相关性的前提下,长江经济带地级市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第二,选用旅游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作为门槛变量,检验结果表明旅游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都表现为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三个门槛变量均对城乡收入差距起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规律。提出应不断挖掘旅游产业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的发展潜力,持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对策建议。

    • 四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研究——基于泰国《三国演义》热背景

      2023, 23(14):123-128.

      摘要 (484) HTML (0) PDF 1.20 M (4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在泰国传播广泛,对泰国的文学、政治、文化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泰国人民对三国文化也有着特殊的感情。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了泰国三国文化情结产生的原因。四川的三国历史文化遗址旅游景区资源建设在旅游全国也具有较鲜明地区特色优势和相对突出的旅游比较发展优势,三国旅游文化资源成为众多泰国旅游人远赴四川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最大动力之一。梳理四川三国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开发资源,提出针对三国文化旅游开发与建设的策略,以此扩大四川旅游在泰国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川泰交流,促进四川省旅游业发展。

    • 基于演化博弈的网约车市场规制研究

      2023, 23(14):129-133.

      摘要 (181) HTML (0) PDF 1.20 M (5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网约车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平台不断涌现,同时网约车市场面临的规制问题也越来越严峻。通过构建政府、网约车平台与网约车司机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利用三个博弈主体的复制动态方程以寻求推动网约车市场规范化发展的演化稳定策略。最后在考虑各博弈主体做决策时均会受到自身因素和其他两方策略的影响后,提出推动网约车市场规范化发展的策略。

    • 迈向投资中心:S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实践

      2023, 23(14):134-139.

      摘要 (295) HTML (0) PDF 1.46 M (4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S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相关人力资源变革资料后发现,按照责任中心划分,S公司的人力资源变革经历了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三个阶段。S公司在规模逐渐扩大后,通过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在内部向其提供服务的业务单位实行虚拟收费,完成其向利润中心型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待其成熟后,将其投资设立为人力资源服务全资子公司,对内对外提供人力资源服务,自负盈亏,至此人力资源管理有向投资中心迈向的趋势。

    • 我国科普资源配置与区域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研究

      2023, 23(14):140-146.

      摘要 (142) HTML (0) PDF 1.23 M (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提出将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持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作为科普工作面临的新需求,开展两者之间协同发展探讨符合国家政策要求。选取2015—2019年31个省份区域统计数据,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科技创新与科普资源配置耦合协调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上,31个省份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各省份耦合协调度差距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总体上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大多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良好协调状态。

    • 农业生产托管中组织关系演化及动力机制研究

      2023, 23(14):147-151.

      摘要 (96) HTML (0) PDF 1.35 M (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措施,农业生产托管正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最有效途径。探究农业生产托管中组织关系的演化及动力机制可以对农业生产托管有更清晰的认识,更好地推进农业生产托管,为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托管提出对策建议。

    • 乡村振兴与电商平台研究综述——基于VOSviewer的分析

      2023, 23(14):152-159.

      摘要 (280) HTML (0) PDF 6.23 M (10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VOSviewer分析2018—2023年有关乡村振兴与电商平台研究的中外文研究共414篇高质量文献的知识图谱,分别从关键词共现、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发表趋势和轨迹的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8—2023年乡村振兴与电商平台领域的期刊发文量呈现倒U形的发展趋势;研究内容以案例、访谈等定性研究法为主,并在未来聚焦在数字化、现代化、可持续性发展等方向上。在梳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新时代下的电商平台对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支持提供方向。

    • 中国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错配及其对产出影响

      2023, 23(14):160-169.

      摘要 (98) HTML (0) PDF 1.31 M (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是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重要组成部分的省级农业科学院必须高效利用有限的科技资源。根据资源错配理论,构建科技资源错配模型,测算中国26个省级农业科学院2005—2019年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的相对错配指数以及科技产出损失,比较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错配对科技产出的拉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不同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相对错配程度不同,其中华北区和西南区的科技资源错配较为严重;科技资源错配导致10%左右的科技产出损失,科技人力资源的错配是科技产出损失的主要原因;科技财力资源的错配对科技产出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错配以便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 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

      2023, 23(14):170-175.

      摘要 (233) HTML (0) PDF 1.24 M (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糖业高质量发展为总目标,构建由5个维度、13项基础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广西糖业2015—2020年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影响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绿色生产、成本投入、收入水平、现代化生产、供给水平,据此提出推进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

    • 智能制造对纺织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

      2023, 23(14):176-181.

      摘要 (244) HTML (0) PDF 1.22 M (4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智能制造为纺织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选取2006—2019年8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在分析二者间相关性和理论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智能制造指数和纺织产业升级指数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智能制造对纺织产业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智能制造有效地促进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升级,进而促进地区纺织产业升级。研究认为,将智能技术同纺织产业融合有助于促进地区纺织产业升级,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

    • 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协同对工业绿色创新的倒逼效应研究

      2023, 23(14):182-189.

      摘要 (97) HTML (0) PDF 1.24 M (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两者间的关系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对2009-2020年中国279个地级市工业绿色创新绩效进行测算,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考察了命令型环境规制与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地方工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协同具有促进地方工业绿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既增强了命令型环境规制的作用效果,又显著提升了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影响。文章检验了不同环境规制工具的协同对地方工业绿色创新的重要影响,为协调优化各类环境规制工具,尤其是提升公众参与度,联合发挥不同类型规制工具对绿色创新的组合激励效应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不同空间尺度碳排放强度的时间演化特征

      2023, 23(14):190-195.

      摘要 (152) HTML (0) PDF 1.30 M (4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供的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2010—2019年全国尺度、区域尺度的碳排放强度时间演变特点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天然气、煤油、汽油、原油4种能源的碳排放量逐年增长;柴油的碳排放量先增长后保持平稳;燃料油的碳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焦炭、煤炭的碳排放量呈现“N形”趋势。②全国碳排放量不断上升,总体呈现急速增长、相对平缓、快速增长的三个阶段。但由于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碳排放量增长速度,全国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③七大区域碳排放强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具有“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

    • 基于案例推理的进口矿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研究

      2023, 23(14):196-202.

      摘要 (251) HTML (0) PDF 1.39 M (4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进口矿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海关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职能,随着新形势、新业态的发展,矿产品监管及通关“好与快”的矛盾问题更趋凸显,给海关高质效履职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对此以进口矿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切入点,在对该领域风险构成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将案例推理技术与矿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相结合,探索建立一种有效的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以提升海关在进口矿产品领域的把关服务效能,也为其他国门安全领域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 基于微动探测技术实现铁路机制砂厂三维可视化展示

      2023, 23(14):203-208.

      摘要 (333) HTML (0) PDF 6.73 M (3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铁路机制砂厂的建设地附近通常具有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地质灾害较容易发生,不仅给工程施工造成了很大的难度,还给安全运营带来极大的挑战。一种创新性的微动探测技术应用方案首次将微动探测技术引入机制砂厂建设工程,以便对拟建厂区进行详细的地质探测、全面的评估场地条件,并及时排查地质风险。同时,将微动探测成果与三维数据平台相结合,实现了对厂区地质情况的直观、准确展示。这一创新性方法克服了传统地质勘探手段的局限,使地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更为高效、精确。基于此思路构建的三维数据平台能够真实还原厂区环境信息,提供地质灾害预警和数字化管理等服务的可能性,为相关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航路交叉点动态规划研究

      2023, 23(14):209-214.

      摘要 (137) HTML (0) PDF 3.00 M (4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TBO运行是未来民航管制运行的主流方向,为缓解当前航路交叉点流量,减少拥堵的情况下,结合TBO运行背景,利用降维法搭建井字型构型,建立了航路交叉点模型,对单个航路交叉点和井字型构型交叉点的容量公式进行研究。结合民航某航路交叉点在高峰时间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井字型构型容量相较于单航路交叉点容量提高了35.4%。进而设置模型的目标函数,运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井字型构型交叉点相比单个航路交叉点在航班延误成本方面降低了49%,在旅客平均延误时间上减少了52.7%。结果表明,对于大流量航路交叉点,通过变换井字型构型可以有效地疏导拥堵,对航路资源进行协同分配。

    • 机场地面保障服务车辆协同调度和仿真优化

      2023, 23(14):215-222.

      摘要 (297) HTML (0) PDF 2.62 M (7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实现大型机场地面保障服务高效化、智能化运行管理,通过研究多航班、多种地服车辆、多车场、带容量时间窗的复杂车辆路径规划问题,构建地服资源协同调度模型。结果表明:根据航班到达规律和机位分布情况,基于分解的高维进化算法求解效果较好,得到车辆使用数少、行驶距离短、超出时间窗惩罚函数最小和任务均衡的四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的调度优化方案;通过Anylogic仿真软件验证,可实现机位占用情况、车辆使用情况动态分配和监控。

    • 全货运航空公司单分配严格枢纽航线网络优化设计

      2023, 23(14):223-227.

      摘要 (184) HTML (0) PDF 1.20 M (5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全货运航空公司,研究其货运航线网络的构建问题。基于单分配严格枢纽航线网络,对传统模型进行改进。以各航线上货物的委托运输成本和自有机队的运输成本,取代传统的单位运输成本和折扣因子,考虑枢纽点的中转成本和载运率对路径选择的影响。结合航空货运夜航的特征考虑各机队夜间可用时间的限制,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数学模型,采用LINGO优化软件求解,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全货运航空公司构建货运航线网络提供参考。

    • 规划码头施工对隧道影响分析试验研究

      2023, 23(14):228-235.

      摘要 (71) HTML (0) PDF 18.23 M (3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邻近规划码头施工期对盾构隧道影响,以武汉二七路过江通道为例,通过有限元的计算方法,研究在最不利工况条件下,规划港口岸线内码头锤击沉桩施工引起的隧道衬砌结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以及振动引起的峰值速度。结果表明:规划码头打桩施工引起的隧道处振动速度、结构位移等变化远小于安全限制值,邻近规划码头打桩施工不会对隧道结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 突发事件影响下规上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溢出效应

      2023, 23(14):236-242.

      摘要 (146) HTML (0) PDF 1.23 M (4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9年突发COVID-19疫情给规上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带来严重的影响,合理规划R&D投入产出,对规避风险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在分析COVID-19爆发前后规上工业企业 R&D投入产出情况的基础上,以规上工业企业R&D活动中新产品产出率、出口率、技术效率、有效技术效率为解释变量,企业R&D活动情况作为控制变量建立模型,运用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构建模型,采用SPSS26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R&D投入产出溢出效应。研究表明,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规上工业企业R&D新产品产出率和新产品出口率、技术效率和有效技术效率对溢出效应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调节因素下表现出的显著性水平不同。其中,疫情发生后新产品出口率在5%水平下影响显著。

    • 基于CiteSpace的数字农业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2023, 23(14):243-249.

      摘要 (117) HTML (0) PDF 7.73 M (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了解数字农业的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551篇关键词为“数字农业”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主要针对2000—2022年的年发文量、核心作者及关键词等内容。结果表明,数字农业研究产出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发文量较少,且核心机构影响力仍需提高扩散; 智慧农业、物联网、数字经济是该领域研究热点,未来的研究需在“互联网”和农业发展相结合等内容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农业发展进程中的实际问题。

    •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智能产业板块股价探究

      2023, 23(14):250-258.

      摘要 (126) HTML (0) PDF 8.55 M (4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金融波动性和市场风险,基于A股市场上70余支智能板块的股票近十年的四因子数据,从神经网络模型入手实证分析,利用随机梯度算法对收盘价预测,比较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模型误差及损失函数,从因子选取、算法改进及指标择优。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在批次为2、迭代次数为4150时, MSE、MAPE、MAE 分别为60.1911, 30.7326, 4.8032,收盘价的拟合效果最佳,该参数下的神经网络模型可用于探究股票市场价格趋势,为投资者、金融机构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引入小波分解的神经网络预测——以玉米大宗商品价格序列为例

      2023, 23(14):259-264.

      摘要 (374) HTML (0) PDF 3.68 M (3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世界银行发布的连续752期月度玉米国际价格,将其视为离散价格时间序列,运用小波理论中的Mallat算法,把价格序列分解为若干高频分量和一个低频分量,然后将各分量导进循环神经网络,再累加所得的各个分量预测值,作为最终预测价格。实验表明:引入小波分解的神经网络模型,在玉米价格时间序列中,比较灵活地捕捉到高频和低频信号,并准确拟合和预测这些部分的数值;说明该方法对于价格频繁剧烈波动的场景具有实用意义。

    • 河南省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2023, 23(14):265-270.

      摘要 (327) HTML (0) PDF 3.04 M (5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河南省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三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通过选取三个系统的多维度指标数据,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河南省2004-2020年间三个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和协调发展状况,然后将河南省与中国其他30个省份2020年三个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和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生态环境保护落后普遍存在于中国各省份,相较于其他各省份,河南省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非常落后;河南省2004-2020年三个系统耦合协调度上升主要受到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这两个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带动。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 UPVC板材冲击断裂实验分析

      2023, 23(14):271-274.

      摘要 (99) HTML (0) PDF 7.35 M (3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断裂力学理论,采用实验为基本研究手段,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和断裂试验,研究UPVC板材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断裂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冲击能作用下,复合型裂纹启裂的时间比纯Ⅰ型裂纹的启裂时间早;纯Ⅰ型裂纹的扩展速度大于复合型裂纹的扩展速度,两种裂纹的扩展速度都随裂纹扩展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纯Ⅰ型裂纹按照纯Ⅰ型扩展路径扩展,复合型裂纹按照复合型扩展路径扩展并受Ⅰ型主导;将数字图像技术应用于冲击荷载作下的断裂问题是切实可行的。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
《科技和产业》
喜报 | 学会期刊《科技和产业》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24年度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