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23(07):1-7.
摘要:针对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问题,基于应急管理全过程理念,按照事前预防、事中处置和事后恢复3个方面建立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集对分析的五元联系数构建同异反评价模型对城市应急能力现状进行分析,通过五元联系数的偏联系数对潜在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实现静态与动态分析的有效结合,为城市针对薄弱环节提升能力指明了方向。将模型应用于某城市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在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中的可行性,可为其他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2023, 23(07):8-15.
摘要:从“结果-过程-前景”的视角阐释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经济效率、绿色生态、创新驱动、结构状态、开放环境和市场活力6个子系统,兼顾效率、绿色、创新、结构、开放与活力等6个维度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计算2009—2019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分析各地区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曲线,排名前5的城市均位于苏南地区,而排名后5位的城市均位于苏北地区。此外,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内部差异,总差异曲线、组间差异曲线和组内差异曲线基本都呈现出3~5年为一个周期的周期性波动,且苏南地区内部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远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
2023, 23(07):16-22.
摘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公共品属性特征决定了主体有序协同承担社会责任的至关重要性。梳理国内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运行理论研究成果,概述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相关理论研究动态,虑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内容整体性、改造价值增值性等特性,剖析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市场主体社会责任体系构建的特殊性,论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主体社会责任体系构建与运行策略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紧迫性。
2023, 23(07):23-28.
摘要:针对中国建筑废弃物持续增多、建筑原料匮乏等问题,运用动态博弈理论,构建建筑企业与建材企业的双寡头博弈市场,建立适应度函数并进行求解,分析政府奖惩制度对博弈双方策略选择的影响,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政府因素在促进资源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奖惩力度对博弈双方策略的选择、演化速度影响不同;合适的政府奖惩力度对资源化发展具有推进作用,单一一方实现资源化会对另一方产生阻碍作用。因此政府需要从补贴和惩处两个方面同时加强管控,才能促使建筑企业和建材企业均选择资源化的策略,从而实现资源化发展。
2023, 23(07):29-33.
摘要:福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是“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门户枢纽,在完善福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城市品牌、构建现代立体交通枢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基于C-D生产函数模型研究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突出两岸融合、海丝融通的特色,探索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的路径。为推动福建省临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对策思考。
2023, 23(07):34-42.
摘要:基于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2013—2018年的数据,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特征,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评价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并用障碍度模型找出影响各盟市发展的指标维度,最后用莫兰指数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不是很高,呈现出“中西部高、东部低”的发展格局,且在发展过程中在空间特征上逐渐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特征。未来需要结合各个盟市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 23(07):43-49.
摘要:根据STIRPAT模型,基于2003—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社会抚养压力与碳排放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将社会抚养压力细分为老年抚养压力和少儿抚养压力。研究发现:社会抚养压力与碳排放关系不显著;老年抚养压力与碳排放存在“U”形关系;少儿抚养压力与碳排放存在倒“U”形关系。最后将30个省区市通过总社会抚养压力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分成4个梯队,分别探讨这4个梯队的地区中,老年抚养压力、少儿抚养压力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以及回归结果出现不同的原因。
2023, 23(07):50-57.
摘要:交通优势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观测区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可揭示区域交通与经济发展间不平衡与不充分的矛盾,从而为区域交通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采集四川省183个区县交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指标,测算县域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可以观察到四川县域交通与经济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核心逐渐向外围减弱以及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
2023, 23(07):58-64.
摘要: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绿色包装研究领域的期刊文献进行归纳梳理。以2000—2022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和核心期刊收录的文章为样本数据,选取618篇与绿色包装相关的期刊文献,分析绿色包装在当前发展过程中的研究动态。研究发现,目前绿色包装领域发展的五大重点包含绿色包装、包装设计、绿色物流、包装、绿色壁垒。在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基础上,对其所包含的相关重要信息进行解读,能够为相关行业发展方向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2023, 23(07):65-73.
摘要: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Dagum基尼系数探究2011-2020年南京都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时空演变以及地区差异特征。研究表明:在时序演变上,南京都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市间差异仍然存在,呈现微弱的两极化特征;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格局,苏皖两省内各城市各子维度均等化水平分界明显,具有典型的区域化特征;南京都市圈基本公共服务总体呈现均等化水平上升,区域总体差异逐渐缩小;南京市龙头作用发挥不足,是导致区域内差异存在的重要原因。因此,需加强南京都市圈内部分工协作,破除政策壁垒,推动南京市的带头作用,促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2023, 23(07):74-80.
摘要:在充分考虑目前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升级转型现状的情况下,结合PSO-ELM算法构建由精益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互联化5个发展阶段组成的中小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并对调研获得的137份中小企业有效数据进行分析,证明该模型对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划分是合理的,同时从PSO-ELM算法的训练测试结果来看,相对于现有标准模型,该模型对中小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评估准确性更高。
2023, 23(07):81-87.
摘要:县域是城市与乡村的重要联系纽带。基于产业结构视角,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广东省57个县(县级市)为研究对象,对2010—2019年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水平层面,广东省县域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产业结构层面,广东省县域三次产业增长量以“三一二”型为主,产业结构仍需优化;空间结构层面,广东省县域第一产业发展呈“西高东低”,第二产业发展呈“中间高四周低”,第三产业发展呈“沿海高内陆低”,三次产业空间发展不均衡。建议尊重客观规律,明确发展定位;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立足不同区位,实现差异发展。
2023, 23(07):88-93.
摘要:以之江路道路提升改造EPC项目为例,通过文献阅读和专家咨询等方式,确定项目风险的影响因素,将EPC项目风险划分为合同风险、设计风险、采购风险、施工风险、外部环境风险5大类22小类。风险评价结果表明:EPC项目风险中合同风险、设计风险、采购风险、施工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的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250、0.201、0.154、0.157和0.239;合同风险是之江路项目最主要的风险影响因素;总承包商加强合同管理,有助于提升项目整体管理水平。
2023, 23(07):94-100.
摘要:民宿是桂林市阳朔县旅游供给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八爪鱼采集器获取携程网和同程旅行网的民宿游客在线评论数据,借助Python软件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对民宿区域分布、价格、市场和高频特征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阳朔民宿的游客体验主要涉及服务、环境、文化、功能、便利性5个方面,且游客对其整体满意度较高。为了实现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新要求新定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023, 23(07):101-105.
摘要: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人类进入了5G时代,对于互联网设备的需求也更加旺盛,射频滤波器作为智能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SCP(结构-行为-绩效)模型,分析中国射频滤波器产业发展现状,发现中国射频滤波器市场发展迅速,但主要生产中低端产品,且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分布呈现小而散的特点。与国际市场相比,在市场集中度、模块化产品供应能力、技术积累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距。建议通过提高滤波器生产良率,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中国射频行业模组化发展、企业间协作发展,提升射频滤波器行业的市场绩效。
2023, 23(07):106-110.
摘要:基于地方政府视角,分析地方低碳产业政策减碳效应的作用机理,考虑经济水平对低碳产业政策减碳效应的影响,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探究不同经济水平下地方低碳产业政策的减碳效应,并利用系统GMM方法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实证结论表明:经济水平对低碳产业政策减碳效应有着显著的门槛效应,当地方经济水平过低时,低碳产业政策系数显著为正,低碳产业政策不存在减碳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低碳产业政策制定实施的建议。
2023, 23(07):111-116.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就业质量的提升对稳就业的实现至关重要。利用2011—2020年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实证检验产业升级与数字经济和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就业质量。同时,产业升级在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质量提升方面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即数字经济能通过产业升级路径来提升就业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国家当前就业质量,需要推动产业升级,加大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2023, 23(07):117-122.
摘要: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株洲市制造业人才生态可持续发展困境进行系统性诊断。发现其制造业人才存在着生态位的偏差,表现出生态位宽度不足、效度不佳、共生恶化等症状。对株洲市制造业人才生态位的全方位矫正是一项系统工程,致力于破解城市、制造业和人才不均衡发展的格局,打造开放包容的制造业人才科创活力体系,完善制造业人才综合服务的政策支撑,建设保障制造业人才生活生态优化的幸福家园,形成制造业人才发展层次多样的长效机制。
2023, 23(07):123-131.
摘要:以1998—2021年1 995篇城乡收入差距主题的CSSCI论文为研究对象,基于作者、机构、聚类、时间线和关键词突现图谱分析等层面,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收入差距、城镇化、城乡差距等方向是现阶段研究热点;研究关键词有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数字经济,这些关键词是当前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热点和主要趋势。通过将关键词和聚类、突现图相结合,分析未来城乡收入差距领域的研究前沿。
2023, 23(07):132-137.
摘要: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有效的治理机制对投资效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委托代理的基础上将代理成本细分为监督成本、担保成本和剩余损失,从这3个层面对会计稳健性与非投资效率的关系进行梳理、总结以及分析。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与投资过度的关系较为明确,即稳健性可通过作用于3类不同代理成本来缓解股东与经理人以及股东与债权人的冲突,进而抑制投资过度,降低非效率投资。对于会计稳健性与投资不足的关系,现有研究并未达成一致结论。
2023, 23(07):138-144.
摘要:基于LMDI模型,以2001—2012年中国经济人口发展及石灰产业碳排放数据为样本,从5个方面对石灰产业的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发展效应、经济增长效应以及人口规模效应是影响石灰产业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且影响趋势有所不同。基于GM(1,1)模型对中国石灰产业未来碳排放量进行预测,2030年排放量预测将达到4.48亿t。基于影响因素分析及碳排放趋势预测结果,从技术创新、政策制定等方面对中国石灰产业的低碳发展提出建议。
2023, 23(07):145-150.
摘要:利用熵权法和修正后的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14—2020年河北省11个设区市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河北省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为上升态势,整体表现出“拮抗-磨合”的演进形势,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滞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步发展”的相对发展形势;石家庄、保定等设区市的耦合协调度较高,衡水、承德等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较差的设区市耦合协调度较低。
2023, 23(07):151-156.
摘要: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区、市)的平衡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并进行一系列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而产业结构高度化显著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同时数字经济推动下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也能提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2023, 23(07):157-162.
摘要:融资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难题。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直接融资平台,发现针对大学生的融资专项业务不多。基于此,创新性地提出“校轻投”仿真直接融资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赋能大学生创业融资,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融资效率。平台主要面向大学生创业群体,为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者提供模拟融资的机会。在平台中,用户模拟融资活动,财务风险低,为促进大学生创业项目转化打造了良好安全的创业环境。同时,平台为投资者提供了寻找潜在投资项目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投资风险管理意识,积累投资经验。
2023, 23(07):163-169.
摘要:短视频App的盛行为旅游者提供了更多的分享平台,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作用也更加显著。选取大连市为案例地,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对抖音短视频的评论文本进行数据分析,对大连市旅游形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丽浪漫的海滨城市仍然是游客对于大连感知较深的城市形象,但对旅游服务存在负面感知。此外旅游短视频的质量和真实性也是旅游者考虑的因素。据此提出构建多渠道城市形象传播体系、提高旅游短视频质量、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加强红色旅游宣传等建议。
2023, 23(07):170-176.
摘要:以既有铁路拱桥铺隧道为依托,通过现场调查、地质分析等手段归纳隧道水害的典型特征,采用仿真模拟方法探究明确暴雨后高水位下隧道结构内力、位移与渗流场的规律特征,并探讨排水洞工程的整治效果。结果表明:连续强暴雨下岩溶地层的地下水位骤升、运营期排水系统的堵塞以及洞内过度泄水措施引发的水害风险是案例隧道水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经仿真数值模拟研究,创新提出邻近既有高铁隧道新增排水洞科学合理的空间位置和断面,有效解决运营安全问题;经排水洞整治后,外水压力(尤其是隧底)明显降低,仰拱隆起得到有效控制,即使面临高地下水位仍能保障运营隧道的结构安全与稳定。该研究对于后期岩溶隧道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针对岩溶发育地区创新提升地下岩溶发育及地下水勘探水平,科学优化隧道结构设计,确保运营安全。
2023, 23(07):177-182.
摘要: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节理、裂隙等结构面控制,基于连续介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已不适用。为此,将节理岩体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与强度折减法相结合,提出基于DDA的复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并给出强度折减策略和安全系数确定依据。通过单滑块直线滑面和多滑块圆弧滑面两个算例,并与理论解和条分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河南洛宁抽水蓄能电站场内公路岩质边坡为例,应用该方法分析不同折减系数下边坡的变形演化过程和位移演化规律,并确定边坡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在降雨及爆破开挖扰动影响下,边坡破坏首先发生在坡脚,然后逐渐发展到坡顶,与现场调查及监测结果较为吻合。该方法可为复杂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一种新的研究途径。
2023, 23(07):183-187.
摘要:目前中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的研究多聚焦于项目全过程管理、改造技术研究以及改造方案的选择制定,而鲜有对增效扩容改造前、后电站及机组状况的分析。以安徽纪村水电站增效扩容实践为对象,对比分析增效扩容改造后机组的性能变化、水能利用变化及经济效益情况。实践表明,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析利弊,选择合适方案,以达到改造技术先进、方案合理、经济的目标。
2023, 23(07):188-192.
摘要:可调静子叶片(VSV)是航空发动机压气机气流控制的重要机构,能够扩大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提高其气动性能。依托飞机快速存取记录器 (QAR)中储存的海量LEAP发动机数据,建立一种基于1DCNN-Resnet-LSTM模型对LEAP发动机的VSV角度进行预测的方法。模型的评价结果显示,模拟输出对比实际输出误差小,模拟趋势变化能够很好贴合实际数据,表明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对VSV角度进行预测进而探索其控制规律具有可行性和显著的优势。
2023, 23(07):193-198.
摘要:将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未来需求未知的车辆配送问题抽象为一个局内配送车辆调度的问题。首先利用复位策略分析得到配送车辆的竞争比为2k+f(x);然后利用在线问题与竞争策略的理论与方法对配送车辆、配送中心点以及需求点三者之间不确定的数量关系分别展开讨论,并计算出不同情况下各自的竞争比;最后以A公司的物流配送数据为例,对模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解决了需求未知情况下配送车辆的在线调度问题。
2023, 23(07):199-204.
摘要:将深度学习用于机场终端区流量预测研究。神经网络具有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和较多的超参数,这使得超参数的选择很困难。以往神经网络模型的超参数通常是根据经验来调整的,因此,为了解决超参数搜索问题,引入粒子群算法(PSO)。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Basic PSO,BPSO)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惯性权重的混沌粒子群优化(AWCPSO)算法,该算法在基本PSO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具体方法是,使用一种新的动态自适应惯性权重在全局寻优和局部寻优之间取得平衡;进而将混沌思想和粒子群算法相结合,解决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实验表明,AWCPSO算法用于AC-BiLSTM模型的超参数寻优时,既解决了BPSO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又提高了流量预测的精度。
2023, 23(07):205-209.
摘要:中国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业务由民用航空管理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运行管理中心负责。当全国空中交通流量超过容量即临界值,预计管制员工作量过大时,运行管理中心对空中交通实行管制和限制,以防止流量超过容量的现象,但运行管理中心对全国流量进行管理控制的过程呈现出诸多不便。首先对空中交通管制员在处理实际交通时的行为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同时记录实际空中交通流量,并计算确定空中交通流畅度,最终确定了交通流畅度和管制员工作负荷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可以使用交通流畅来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单位提供决策支持。
2023, 23(07):210-217.
摘要:选取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16个指标,采用熵值法对统计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赋权,测度文旅融合协调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莫兰指数、标准差椭圆模型等方法,探究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的协调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化特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协调等级上,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发展水平呈逐步增强趋势,而协调等级不佳;空间格局上,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水平的局部集聚特征明显;重心迁移上,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的耦合协调度重心均向西南方向迁移。
2023, 23(07):218-229.
摘要:建设交通强国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智能交通是交通强国的重要方面。智能交通需要靠交通管理领域的技术创新来实现。通过分析1999—2018年的交通管理技专利数据发现:近20年来,中国在交通管理领域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专利活跃度与优势度大幅度提升;交通管理专利在扩散能力方面还呈现出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专利维持能力来看,中国交通管理技术创新影响力相对于日本、美国还存在巨大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支持
2023, 23(07):230-234.
摘要:针对国内小型航空公司生产运行中的单基地线性航线结构特点,首次把飞行员疲劳问题与机组排班问题相结合,以周航班计划为基础,对传统机组排班指派模型进一步改进创新,研究基于疲劳度均衡的飞行机组排班指派模型。一是对机组飞行疲劳进行量化,确定飞行员疲劳程度计算模型;二是构建基于疲劳度均衡的机组排班指派模型;三是采取遗传算法求解;四是以现有航空公司的航班计划进行实例研究,并与原排班中当天飞行员的疲劳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证明,飞行员的疲劳程度得到了大量改善,且每名飞行员的疲劳程度与当天疲劳度均值的差异较小,飞行员的疲劳程度较稳定,故基于疲劳度均衡的机组指派模型研究是真实且有效的。
2023, 23(07):235-240.
摘要:强降水等恶劣天气对于民航的正常运行有着极大的危害,降水量的准确预测有助于民航等企业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机场跑道自动气象观测系统(AWOS)收集的降水时序数据进行预处理,为深度学习提供训练和测试的样本集,然后分别构建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和时序卷积网络(TCN)模型,实现对未来1~3 h降水量的预测,并对两个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TCN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LSTM模型。其中,对未来1~3 h降水量的预测中,TCN模型的R2分别为0.96、0.91和0.86。
2023, 23(07):241-247.
摘要:龙翔大桥主桥是采用大节段钢梁作为跨中结合段的大跨径双主跨刚构连续梁组合体系。依托龙翔大桥主桥施工提出一种新型提升系统,实现了悬臂梁施工、钢混结合段吊装、大节段跨中钢梁吊装3个施工阶段的快速转换。采用有限元法分析提升系统在施工各阶段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并与大节段跨中钢梁吊装时的位移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提升系统能满足施工效率、安全和质量的要求,为类似桥梁在施工和合龙过程中提供了参考经验。
2023, 23(07):248-253.
摘要:利用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47景Sentinel-1A影像,基于SBAS-InSAR技术,对窑街矿区进行沉降监测。根据矿区沉降特征,构建GM(2,1)、BP神经网络、PSO-SVR和LSTM4种预测模型,对3个矿区2020—2021年形变中心沉降值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窑街矿区大部分区域处于稳定状态,矿区中心形成明显的沉降漏斗,最大平均沉降速率为157.01 mm/a,2018—2021年最大累积沉降量达到681.82 mm,存在发生采空区大面积塌陷和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预测结果显示,4种模型表现出不同的预测精度, LSTM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可作为矿区地表沉降相对可靠的预测模型。
2023, 23(07):254-262.
摘要:利用活动目录拓扑图(ADTD)闪电定位数据,结合地形高程数据统计分析中国南方地区的闪电时空分布特征,重点分析地形差异下的闪电活动特征、峰值变化及其季节性变化。统计分析发现,中国南方地区闪电夏多冬少,季节交替对闪电峰值时刻影响较小,主要分布在14时(北京时,BJT)至16时附近。中国南方地区地形高程变化较大处附近闪电峰值时刻会出现在0时左右,可见地形对闪电活动数量亦有影响。
2023, 23(07):263-267.
摘要:飞机积冰严重威胁飞行安全,其形成受到云中微物理特征及过程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研究积冰的微物理环境有重要的意义。利用DMT公司生产的机载粒子探测设备,计算探测的云粒子数浓度、平均体积直径和液水含量等物理量,分析2015年12月13日四川盆地的一次飞机积冰云系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云系可分为3层,其中上层云和中层云的过冷水含量丰富,分别超过0.1 g/ m3和0.25 g/ m3,上层云云滴数浓度大,云滴较小,中层云云滴数浓度较小,云滴较大;积冰发生的高度上,过冷水含量丰富,但随时间变化较大,最大值超过0.35g/ m3,冰晶浓度较低,有利于过冷水的维持。
2023, 23(07):268-272.
摘要:依托福州滨海快线火车站与换乘枢纽联络通道工程,提出上跨既有线管幕结构施工的分步填充砂浆方案(即方案A)和一次性填充砂浆方案(即方案B)。在ABAQUS数值分析平台上对管幕结构施工全过程展开数值模拟,重点关注既有线竖向位移和收敛及地表沉降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方案A引起既有线竖向位移呈逐渐沉降趋势,方案B则呈先上浮后沉降趋势,但两套方案引起的既有线最终竖向位移大致相同;方案A和方案B引起的最终地表沉降分布规律大致相同,都呈现不规则沉降槽状,最大值位于“口”字型管幕左侧轴线处,且方案B略小于方案A。从既有线影响及施工效率等方面考量,现场采取方案B进行管幕结构施工;同时对既有线竖向位移及地表沉降展开现场监测,其量值及发展规律与数值模拟大致相同。以上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管幕结构施工提供借鉴参考。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174221; 62144346 E-mail:kejihechanye@kjhcy.org
版权所有:科技和产业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