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22(01):1-13.
摘要:创新政策作为政府意图和行为取向的外化体现,其主体协调和措施协调对部门间的合作关系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以2013—2018年中国国务院各部门单独及联合行文的712条创新政策文本为样本,分年度绘制政策发文部门的合作关系网络图;从供给侧、需求侧和环境侧3个维度对创新政策措施进行量化,并测算部门间政策措施的协调度,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后创新政策主要制定部门的合作现状展开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已形成以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和财政部4部门为核心的创新政策合作网络,且科技部与发改委占据主导地位;部际合作可以改善单一部门政策措施应用的失衡,但在中国的创新政策实践中作用效果尚不明显;部际政策措施协调差异受部门职责范围和中央政府政治压力共同影响。
2022, 22(01):14-21.
摘要:基于后扶贫时代的发展现状,选取2016—2019年中国A股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法,探究扶贫项目参与和后续扶贫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和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扶贫项目参与、后续扶贫计划对企业绩效呈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中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可为吸引企业加入后扶贫建设,从而实现扶贫企业和脱贫人口联动互赢提供理论指导。
2022, 22(01):22-31.
摘要: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是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京津冀43个区市2013—2018年的创新政策进行量化,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京津冀各区市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各区市创新政策与创新绩效均呈现显著正向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特征明显;创新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本区域创新绩效,且对相邻区域创新绩效存在空间影响效应;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及空间效应均存在区域异质性。相对于天津和河北,北京市的创新政策实施对区内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不同创新政策工具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相比于需求侧政策和环境侧政策,供给侧政策对本地区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最强;需求侧政策对相邻区域的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供给侧和环境侧政策对相邻区域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
2022, 22(01):32-43.
摘要: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各国积极抢占的战略制高点,获得了极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从就业总量、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三方面对人工智能就业影响进行文献梳理,呈现了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已经产生或者可能造成的冲击,在总结人工智能就业影响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之上提出一些展望。
2022, 22(01):44-48.
摘要:环境规制的正、负外部性通过企业的区位选址来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发展。利用2011—2017年长江经济带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及其上、中、下游的环境规制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分区域还是整体,长江经济带的正式环境规制和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都存在“U”形非线性关系;除了中游地区,长江经济带上游、下游和整体基本都还处于“U”形曲线的左侧下降阶段,即正式环境规制和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在非正式环境规制中,收入水平是一个重要因素,它对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各区域应根据实际情况划分环境规制强度,以达到“U”形曲线的拐点。同时,各区域还应该注重引导消费者偏好向绿色健康发展,倒逼企业科技创新,吸引高技术产业集聚。
2022, 22(01):49-53.
摘要:基于从业人员数据,利用区位熵对淮海经济区2006—2018年的城市职能分工进行数据分析,总结演变特征。研究表明:2006—2015年淮海经济区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增加,2018年转为下降,制造业、其他工业和其他服务业占主导,高级生产性服务业、一般生产性服务业发育程度迟缓,整体产业仍处于价值链中下游;产业布局呈现差异化状态,但专业化程度不断减弱,且主要优势产业结构转变困难。最后,从中心城市、区域合作、产业结构3个层面,提出淮海经济区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2022, 22(01):54-61.
摘要:千百年来传承并规范人们的民俗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活动、思维方式和行为决策。站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命年视角,以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会计稳健性与民俗文化的关系。研究发现:CFO在本命年表现得更为谨慎,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当CFO为男性、年龄较小、任期较短和学历较低时,这种影响更为突出;而对于非国有企业、融资压力较大企业,CFO处于本命年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同样更加显著。该研究开拓了管理者个人特征对会计稳健性研究的多维视角。
2022, 22(01):62-67.
摘要:大豆作为优质的植物蛋白和健康的食用植物油源,近些年来对外依存度高达80%以上,对国家粮油安全构成严峻挑战。如何在保障耕地红线前提下,发掘替代进口大豆的优质资源,成为应对当前困境和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战略选择。油莎豆优质、高产,是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新型油料经济作物。在中国适宜地区推广种植油莎豆具有政治、经济、生态等多方面意义。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组织相关学科(农业、机械、育种、粮油、农业经济等)专家,就油莎豆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研讨,深入产业链相关单位(研究院所、油莎豆种植和加工企业、种植农户),就全产业链(育种、种植、管理、收获、抛光、烘干、仓储、加工、市场等)不同环节进行了广泛调研,获取了中国油莎豆产业的一手数据和资料。针对中国油莎豆产业现状、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应用SWOT分析法,系统分析了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为未来油莎豆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2022, 22(01):68-73.
摘要:为减少中转行程中产生的旅客延误,在考虑中转过程中后序航班旅客延误的情况下,以中转旅客与后序航班旅客的总延误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在满足航班运行限制的约束条件下,应用种马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使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客流数据进行实例验证,并对不同旅客最短衔接时间的优化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经典遗传算法和增强精英保留遗传算法相比,种马遗传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在旅客最短衔接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优化后中转行程中产生的旅客延误减少了29.9%;当旅客最短衔接时间越小时产生的旅客延误越少,且模型优化效果较为稳定,优化百分比为25%~30%。
2022, 22(01):74-80.
摘要:对湖南省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出台现状与成效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研究存在的特点,提出面向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以2009—2020年湖南省颁布的知识产权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建立二维政策模型,进行文本定量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知识产权政策文本中政策工具维度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整体占比分别为37.69%、36.92%、25.39%,功能维度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占比分别为28.68%、21.71%、21.71%、23.26%、4.65%。建议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强化需求型政策体系完善;以提升效益为愿景,构建环境型政策制度建设;以创新方式为抓手,完善供给型政策机制保障。
2022, 22(01):81-87.
摘要:随着生产全球化的发展及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扩张,从跨境电商“9710”新模式开单到跨境电商国际快递补贴政策的印发,中国跨境电商飞速发展。结合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实际,选择货物进出口总额、人才量、货运承受能力、技术支持、电子商务企业数量、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地区生产能力等7个指标,以中国31个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跨境电商发展各个指标之间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存在3条不同的因素组态促进地区跨境电商发展,核心指标是货物进出口总额和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因此,依据3条不同政策路径的边缘因素作用,将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路径分为距离导向型、经济导向型和政府全面引导型,并说明各路径适应地区的特点。最后为促进江西省跨境电商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2022, 22(01):88-92.
摘要:使用中国大陆省级地区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多个维度对科技人力资源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科技人力资源在东部地区与劳动收入份额同向变动,在中西部地区与劳动收入份额反向变动; 高科技人力资源地区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显著正向影响,低科技人力资源地区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显著负向影响。在保证研究结论稳健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建议。
2022, 22(01):93-96.
摘要:目前移动通信网络“2、3、4、5”代同时运营。移动运营商们面临着收入放缓、投资支出快速增长和现金流压力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对低代际网络进行清频退网。但退网面临着诸多阻碍,包括用户权益、物联网服务迁移和频谱分配。根据全球退网经验,总结得出低代际网络退网的基本条件,避免退网引起震荡,同时移动运营商也需要制定出合理的退网步骤, 使低代际网络平滑退网。
2022, 22(01):97-102.
摘要: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民营企业员工数据,使用稳健最小二乘回归与Oaxaca分解法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将对未接受过教育以及仅接受过私塾扫盲班/小学教育的民营企业员工工资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互联网的使用将对接受过初中及以上教育的民营企业员工工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随着民营企业员工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互联网的使用对民营企业女性员工工资的弹性影响远超男性;互联网的使用将扩大未接受过教育的民营企业女性员工与男性员工的工资差距;互联网的使用将缩小接受过私塾扫盲班/小学及以上教育的民营企业女性员工与男性员工的工资差距。据此提出,应加大公益互联网使用培训力度,以提升女性的互联网理性使用水平、加强清扫虚假网络平台以防止受教育层次较低女性误入歧途、鼓励女性自主接受多元化再教育以提升自身互联网理性使用水平等,以缩小民营企业员工性别工资差距。
2022, 22(01):103-108.
摘要:选取2020年8支科创主题基金为样本,基于基金收益率的尖峰厚尾特点,运用POT模型度量VaR、CVaR风险,比较基于VaR、CVaR的 RAROC指标在基金绩效评价上的效果。实证结果发现:基于极值理论POT模型计算的VaR、CVaR可以很好地体现基金收益率的尾部风险;结合经验法与图示法选择的POT模型最佳门限能够得出有效的VaR、CVaR;基于CVaR的RAROC指标在基金绩效评价方面比基于VaR的RAROC指标表现更稳定,效果更佳,具有正向反映基金收益、规避风险的优点。
2022, 22(01):109-113.
摘要:数字政府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不少地方正积极探索数字政府建设。然而在数字政府的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如政府与企业合作的界限问题以及所涉及的数据权属问题、法律问题等仍是阻碍政企合作的主要障碍。通过聚焦政府和企业协作建设政府信息平台的现状,主要以广东省和浙江省为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数字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达到有效促进中国数字政府建设的目的。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分析数字政府建设的影响因素,以具体省份为例阐述现有数字政府建设现状,分析目前数字政府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022, 22(01):114-118.
摘要:基于辽宁省2008—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3SLS计量方法从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角度对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辽宁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明显地表现为正向拉动作用,并且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相比较而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拉动作用要更加显著。
2022, 22(01):119-124.
摘要:铁路货运量受限于社会建设、投资和政策调控等多方面的影响。为了给货运系统提供更好的调配支撑,基于铁路货运量影响因素,加强BP预测性能,提出灰色遗传BP神经网络的铁路货运量预测模型(GR_GA_BP),对铁路货运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找出与铁路货运量关联程度较高的指标作为GR_GA_BP预测模型的输入对货运量进行预测。通过MAPE、RMSE和MAE对比GR_GA_BP模型与其他模型,实验结果表明,GR_GA_BP模型优于其他模型,可以作为新方法预测和研究铁路货运能力。
2022, 22(01):125-133.
摘要: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及路径。研究发现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提升本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但对周边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会产生总体上的负向影响。一方面,区域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削弱周边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进而对周边地区的技术创新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区域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本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对周边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产生正向影响,但该作用途径并不显著。
2022, 22(01):134-140.
摘要: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浪潮下,共享短租行业应运而生。共享短租平台在给租客带来便利的同时,作为兴新行业为占领市场,选择和房东合谋的错误手段,严重违反市场纪律,损害用户的利益。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共享短租合谋的原因,并运用制度工程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在观测力度和惩罚力度方面对共享短租合谋监管制度进行优化,为共享短租行业健康发展给出对策。
2022, 22(01):141-148.
摘要:从省级层面出发,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水平提升的激励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水平的激励效应在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要素禀赋较低的省份之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可以通过企业创新、市场化水平和高校人才流入这3个渠道来提升区域创新水平。这为政府相关部门评估区域发展条件、完善区域创新体制机制、扩大金融服务范围提供了政策启示。
2022, 22(01):149-152.
摘要: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产中介行业在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违规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也阻碍了行业的发展。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政府监管部门与房产中介的行为,结合制度工程学相关理论,对房产中介的违规经营进行惩罚制度设计,再通过MATLAB仿真分析制度的有效性,并对现有的监管制度以及房产中介行业提出改进建议。
2022, 22(01):153-161.
摘要:基于不同的粮食功能区,分别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01—2019年中国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变化进行测度和比较。结果表明:2001—2019年3个区域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各粮食功能区之间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差异明显,由低到高依次为: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粮食主产区规模效率优势明显,主销区技术进步优势较强,而产销平衡区各分解因素的波动幅度最大。最后,从宏观统筹和优化各粮食功能区农业科技创新要素配置、合理推进各粮食功能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视角提出了对策建议。
2022, 22(01):162-168.
摘要:以2011—2018年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216家企业为样本,采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研究政治关联、数字金融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政治关联和数字金融发展均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而且数字金融的发展缩小了政治关联造成的融资差异,在无政治关联样本中显示出更强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
2022, 22(01):169-176.
摘要: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对企业转型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展开分析,通过文献分析法构建了上市石油企业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计算出指标权重,并计算出综合得分,以综合得分为基础,利用TOPSIS评价法对每家石油公司转型能力展开分析,并以59家上市石油公司为总体,计算出2012—2020年总体转型情况。根据转型情况,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来提高石油企业的转型能力。
2022, 22(01):177-182.
摘要:制度创新一直以来对于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教育水平以及对外开放程度4个维度量化制度创新,运用2006—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计量,考察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考虑到空间相关性,在通过莫兰检验后,引入空间杜宾模型进行计量,得到的研究结果表明,现行财政政策与教育水平尚不能促进经济发展,产业政策与对外开放程度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然而教育以及对外政策对于邻近地区的经济却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将样本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计量,得到的结果则显示制度创新各要素对于三大区域经济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异质性。
2022, 22(01):183-189.
摘要:以携程网、去哪儿网收集的游记攻略为研究素材,基于旅游目的地“认知-情感”理论,运用ROST CM6软件对收集到的网络文本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游客对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的整体满意度较高,正面评价占比83.05%,中性及消极情绪较少;消极情感主要来源于单一的旅游活动、不合理的联票制度及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针对消极情感来源提出改进建议,为提升自然风光型景区形象感知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2, 22(01):190-196.
摘要:为厘清国内公共租赁住房研究领域的整体发展脉络、热点及前沿,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来自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中2002—2020年关于公共租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的280篇期刊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公共租赁住房研究从2008年起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重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发文量较高;该领域的知识基础涉及城市空间发展、准入与退出、发展模式、定价、政策制度研究等方面;融资模式、定价、退出机制、住房政策等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未来研究与产业影响、社区管理、居民福利等相关。
2022, 22(01):197-202.
摘要:知识资源在建筑企业内逐渐受到重视,知识转移成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方式之一。为促进装配式建筑企业内知识转移,提升协同作业效率,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理论,构建基于装配式建筑企业内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层次递阶结构模型,并结合MICMAC补充分析其驱动力-依赖性。结果显示,关键影响因素呈五级递阶结构;转移能力、接受方的吸收能力和员工间知识势差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客观稳定因素;转移意愿和企业组织结构为最底层因素,对整个结构系统有最强驱动力。
2022, 22(01):203-210.
摘要: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依托的科学城建设是实现原始创新的主要载体之一,对于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已有研究,从结构主义视角提出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分析框架,并以北京怀柔科学城为例,对其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内外部共时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从整体性上看,怀柔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主体类型较为单一,创新生态系统种群的多样性尚且不够;从共时性来看,系统各部分内部、各部分之间及其与系统外部之间的知识和信息交互均显不足。从促进创新要素大量集聚并发生聚合反应、创新主体之间充分协同并形成自组织性和营造宜研宜业宜居且开放的创新环境3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怀柔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打造和演化的政策建议。
2022, 22(01):211-216.
摘要:根据收集的400份问卷的数据建立PSM-DID模型来探究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的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有一定的减贫效应,并且得出家庭人均年收入与户主年龄和户主受教育程度成正相关关系,与家庭人口数成负相关关系的结论。
2022, 22(01):217-223.
摘要:运用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多评价结论集结方法,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对象,对2000—2020 年各国油气投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国家角度来看,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与新加坡的油气投资环境优越,而伊拉克与也门的油气投资风险最高;从空间分布来看,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油气投资环境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中东地区油气投资内部风险差异较大,东南亚与南亚地区的油气投资状况较为稳定,内部的油气投资环境差异较小;从风险变动趋势来看,“一带一路”沿线整体油气投资环境变动较大,在研究期内以2008年与2013年为主要时间节点,2008年之前全球油气投资处于上升期,2008—2013年油气产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2013年后沿线国家的油气投资状况有所好转。
2022, 22(01):224-230.
摘要:收集了2 000家汽车供应链企业工商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建立多级供应链网络,根据企业间的流量建立“负载-容量”模型并提出多级有向网络模型的失效节点负载分配过程,而后模拟节点失效传播供应链网络的风险开展鲁棒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引力模型构建的供应链网络具有无标度特性;在基于引力模型的多级供应链网络模型中,节点的流量负载总和可以作为识别节点系统重要性的衡量指标;可控系数和最大承载系数对供应链网络鲁棒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实际工作中保护网络重要节点、提高网络鲁棒性能提供了研究思路。
2022, 22(01):231-235.
摘要:人为错误是脚手架坍塌的主要因素。分析此类人为错误的特点,将其分为结构性错误和参数性错误两类,给出基于现场调查数据的初始人为错误发生率的计算方法和错误大小的概率模型,提出改进的证据融合方法,给出错误保有率的区间模型及其计算公式,建立扣件式脚手架中人为错误的数学模型。基于上述数学模型,给出人因可靠度的区间分析方法,为研究脚手架的安全性提供理论基础。
2022, 22(01):236-240.
摘要:城市内涝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对内涝治理特征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达到治理目标的“三步法”,并从源头减排、排水管渠及泵站、河湖水系、应急除险、信息化等方面总结了设计要点,从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应急抢险等方面阐述了管理措施,介绍了几个典型城市的相关案例,为城市内涝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2, 22(01):241-248.
摘要:为甄别采用钻爆法施工的山岭隧道开挖循环作业时间影响因素,并合理预测施工工期,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及理论分析方法,推导影响隧道工期的钻孔、装药爆破、出渣、立架和湿喷五部工序作业时间预估公式,并对机械化水平高的出渣和湿喷工序内机械合理配置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循环开挖进尺直接影响五部工序作业时间,钻孔和立架工序的循环作业时间还与围岩等级密切相关,出渣和湿喷工序循环作业时间与机械配置数量有关;出渣和湿喷工序内机械最优配置数量会随隧道累计开挖进尺增加而增加。为方便项目管理人员应用,基于C#语言开发了相关软件。该软件具备施工循环基本信息采集、机械配套数量计算和开挖作业时间预估三大功能,可实现管理人员远程监控施工进度并预见性地进行人员及机械安排的目标,有助于科学高效地进行隧道建设,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2022, 22(01):249-252.
摘要:研究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水电站检修仿真系统,通过虚拟现实平台将水电站三维模型与五面LED-CAVE显示系统进行整合,通过虚拟现实平台编写交互逻辑功能程序,赋予静态的水电站三维模型交互的能力。通过构建厂区厂房及周边环境的三维模型、厂房内部设备机组的精确三维模型,利用虚拟现实平台将数据层的模型数据、培训评价业务数据与平台层的仿真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场景漫游功能、设备认知功能、透视展示功能、剖切展示功能、设备拆解功能、设备安装功能、信息呈现功能以及虚实交互功能。
2022, 22(01):253-257.
摘要:药物通过影响人体生理机能侵害正常驾驶行为能力,构成了严重交通安全隐患。近年来,全球交通事故中检出驾驶员服药的频率呈现增高趋势。当前国内学术界对药物驾驶相关问题研究重视不够,不仅导致社会公众对药物驾驶概念缺乏清晰认知,而且相关防治措施也有待完善。通过对国内外药物驾驶危害与治理研究的总结与展望,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于药物驾驶这一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视和思考。
2022, 22(01):258-261.
摘要:为提高燃煤发电机组运行经济性及安全性,对机组回热系统故障进行远程诊断。通过建立抽汽回热系统计算模型,对各级加热器性能进行分析,并远程诊断机组给水温度偏低问题。结果表明:回热系统抽汽参数与加热器性能匹配性不佳;多台加热器温升未达到设计值,以二号高压加热器尤为明显;设备解体检修验证了分析判断的准确性,问题处理后机组给水温度提升3.2℃,提高了机组运行经济性。可见以大数据为依托对机组故障进行远程诊断,可有效缓解机组给水温度偏低问题,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2022, 22(01):262-268.
摘要:致密砂岩油气藏是目前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对其“甜点”的有效识别影响了勘探开发策略和井位的部署。致密砂岩储层岩性致密、横向变化快且厚度较薄,只用纵波阻抗对致密砂岩储层和含气砂岩难以识别。针对以上特点,以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综合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进行储层预测,利用AVO流体检测技术和纵横波速度比(Vp/Vs)刻画含气砂岩的分布范围,开展致密砂岩储层识别及储层含气性预测,提高优质砂岩的识别及预测精度,并在鄂尔多斯盆地F区块太原组井位部署中进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可操作性。
2022, 22(01):269-272.
摘要:中国目前正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工程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建筑信息模型是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涉铁工程线路加固专项方案文献进行分类,总结线路安全加固的施工工法,进行工程结构分解,建立参数化族库。并引以实际工程项目三维信息模型的构建,验证基于Revit平台基础设施工程参数化建模的可行性,为BIM在此类工程中的全寿命周期内精细化管理奠定前端基础。
2022, 22(01):273-278.
摘要:在农村污染状况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分析中国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探索适宜污水处理技术,对提升生活污水治理率、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及专利公开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国内农村常用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分析中国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对主要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统计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专利申请情况,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参考性价值,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022, 22(01):279-283.
摘要: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主要取决于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散热器的风速分布及风量大小决定了其散热性能。为了精确地对散热器表面风速分布及其风量进行预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采用STAR-CCM+软件对其风速及流场进行分析,并与叶轮风速计和风洞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叶轮风速仪测量的风量结果与CFD预测结果误差约为16%,散热器风洞测量的风量结果与CFD预测结果误差约为7%。经实验验证和误差分析,CFD预测模型可真实反映散热器风量大小,叶轮风速仪测试风量偏大的原因为风速测试值偏高和存在统计误差,散热器风量测试的最佳方法为散热器风洞实验。该研究结果可为散热器风量的评估提供仿真数据支撑及理论指导。
2022, 22(01):284-287.
摘要:为了有效控制软岩隧道爆破振动并精准预测振动强度,根据现场的实际条件,采用高精准的数码雷管和运用波形叠加干扰原理来开展精准的延时爆破实验,使用线性分析计算出软岩中的k、α值从而预测振动。研究表明:通过实验优化电子雷管延时时间,使爆破地震波之间相互干扰从而减少振动的强度,达到干扰减震的效果;单段电子雷管延时优化后振动峰值最大降低了36.5%(优化后的电子雷管延时为55 ms,普通电子雷管延时为25 ms);将实测振动数据及客观的地质环境为依据,利用萨道夫斯基公式和线性回归分析理论分析出了符合现场地质条件的萨道夫斯基振动衰减公式(α=1.8066,k=389.01),为更精准地预测振动提供可靠工具;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经过分析可知引起误差的原因是存在高差和特殊软岩。
2022, 22(01):288-294.
摘要:运用Python爬虫获取在线评论,通过词频统计和K-means方法得到顾客满意度评价体系的指标,通过TF-IDF方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到生鲜产品的总体满意度。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服务和价格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对包装的满意度相对较低;消费者对海鲜水产的满意度最高,对新鲜水果的满意度最低。最后为提高生鲜平台顾客满意度提出针对性建议。
2022, 22(01):295-302.
摘要:基于云南1980—2019年时间序列数据,在能源、资本和劳动三要素C-D生产函数框架下,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定量分析工具,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存在相互促进的长期均衡关系,而短期不存在因果关系,说明云南经济结构优化向好,能源依赖度低;此外存在纠偏机制,误差修正项对能源消费的调整速度显著快于对实际GDP的调整速度,说明云南能源产业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功能。最后指出云南能源产业今后的发展重点是加快建立系统整合的能源-经济决策架构,同时政府应着力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2022, 22(01):303-310.
摘要:从地域空间、产业经济两个视角,基于投入产出法对旅游业发展做实证分析,以此探索“旅游空间网”和“旅游产业网”。从空间的角度看,旅游是一个联动城市、小镇、村落和景区经济增长的综合性行业,在地域空间上形成了“以旅游城市的‘点’,到旅游路线的‘线’及‘网’”的空间网络结构;从产业的角度看,旅游是一个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酵母性质的行业,在产业结构上形成了“以‘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为核心,近百个产业相互交叉影响”的网状产业经济。以云南省为例,探讨云南旅游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云南旅游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首站名片不突出、特色小镇核心IP不强、“游”“购”的带动作用不足等“网络”关键节点不通畅或“断网”等困难。结合旅游网状产业经济特点,针对发展困难,提出聚焦首站打造、核心IP创意、旅游模式转变、旅游附加效能等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更好地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2022, 22(01):311-315.
摘要:钻井过程中的岩性识别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变化的非线性过程,很难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由于传统识别方法存在解释精度低以及难以获得或丢失测井曲线的问题,因此直接通过传感器获取的钻速、钻压等每个与岩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钻井参数,利用钻井参数进行岩石预测。基于机器学习技术,采用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根据地层岩性的特点,建立神经网络识别岩性模型,构造钻进参数样本并在MATLAB软件中利用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岩性识别,分析训练集样本数量对模型识别准确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输出非常准确,描述了采集到的钻井参数与岩性之间的关系,体现出神经网络的优越性;对钻井过程中岩性的识别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合理选择钻头类型、及时调整钻井参数和提高钻井效率。该岩性识别方法应用于仿生PDC钻头等方面,在试验和理论相互补充、支撑的同时便于利用该方法针对智能石油钻机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
欧阳春生,罗迎社,邓宇龙,肖敏,夏艳波,蔡卫群,阳芬,梁振,肖艳珞,丁科,王威
2022, 22(01):316-322.
摘要:由于BIM技术的简洁高效性,使得其能应用于装饰工程各方面。基于BIM建模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并以云南某项目为依托,使用Revit获取房间边界,然后通过边界自动创建装饰模型,再通过Dynamo中节点包WH_Filter. ByNameContain进行房间名称筛选。筛选完成后,再次使用Dynamo对房间进行墙、地、顶装饰面的布置。通过对BIM二次开发,快速创建族并修改相关装饰面的属性。通过BIM模型对装饰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及管理进行仿真分析,为装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安装提供快捷有效的帮助。结果表明,BIM模型可进行可视化调整和模拟,大大加强装饰与建筑各方的沟通效率。BIM技术在装饰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实现利益最大化。
2022, 22(01):323-328.
摘要:为解决无人机铁路巡线视频空间绝对定位和铁路里程定位应用问题,利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空间位置、姿态信息等数据以共线方程为理论基础构建巡线视频空间定位模型,以巡线视频空间定位模型为算法基础进行拓展,完成了视频铁路里程定位、三维场景与视频同步、两期视频同步算法。利用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精度验证,其里程定位中误差为3.586 m,场景-视频同步中误差为4.23 m,两期视频同步中误差为3.67 m。该方法实现了巡线视频的地理信息编码,为铁路行业无人机视频精准化应用和多源数据融合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2022, 22(01):329-337.
摘要:构建油页岩原位水平井开采的三维数学模型,采用流-热-固耦合模拟分析油页岩原位燃烧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应变场。讨论不同燃烧温度以及注气流速下温度场以及油气产物随开采时间的演变规律,分析油页岩地层形变特征。结果显示,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温度可显著加快油页岩原位转化的进程,而单纯提高注气流速对反应进展影响不大。此外,需考虑地层形变,尤其是注气井和生产井底的形变对井底设备运转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中国油页岩原位开采提供了数据支撑。
2022, 22(01):338-344.
摘要:近年来,福建地区极端的自然灾害给福建电网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开展500 kV保底电网的改造,由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防御刻不容缓。基于对福建保底电网的梳理以及历年风灾倒塔的总结,提出福建地区防风差异化设计标准;选取典型的旧规范铁塔,分析直线塔和转角塔在不同使用条件下的满应力度,进而对杆塔整体重建或者局部改造提出建议;通过建立评价因子集、确定因子集隶属函数以及置信度矩阵等方式,采用模糊评价法定量评价杆塔改造优先度,为杆塔改造提供依据。以岗厦500kV线路为例,计算得出该线路共计94基铁塔置信度系数为4,属于急需改造段。
2022, 22(01):345-349.
摘要:为了探究使用PFWD在民用机场土质区检测密实度的方法,达到快速检测密实度的目的,根据机场土质区的特点,以广汉机场作为试验场地,结合PFWD对机场土质区填料的动态弹性模量与密实度之间关系进行探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土质区填料不同模量下的力学响应;使用传统方法对PFWD现场测试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PFWD测试结果与传统方法实测密实度所得结果之间的相差比较小,PFWD可用于广汉机场土质区密实度快速检测。
2022, 22(01):350-356.
摘要:通过不同雨强、坡度的多段模拟降雨实验,将坡度与坡面侵蚀模数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求得不同条件下坡面侵蚀的临界坡度。实验结果表明,临界坡度会随着雨强、降雨历时的变化而产生规律性变化。雨强越大,临界坡度越大,对坡面侵蚀临界坡度的影响越强烈,降雨历时增加,坡面侵蚀的临界坡度也随之增大,雨强越大,临界坡度增速越快,且增速拐点出现越早。在坡面侵蚀初期,坡度增加加强了坡面径流对坡面泥沙的搬运作用,减弱了坡面的溅蚀作用,使得在一定坡度范围内坡度大的坡面细沟侵蚀开始时间晚于坡度小的坡面,这是临界坡度产生的原因之一。随着坡面侵蚀过程的发展,坡面侵蚀主要发生于细沟的边缘、侧壁和底部,不同坡度坡面单位时间内的侵蚀模数差值减少且趋于稳定,坡度对于侵蚀模数的影响逐渐减小,临界坡度逐渐消失。该研究可为完善黄土区的土壤侵蚀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2022, 22(01):357-362.
摘要:以云县至凤庆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为背景,提出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分析结合的可行性研究方案。通过数值分析与实际工程对掌子面的位移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不同开挖进尺情况下掌子面前方不同位置处的岩层位移变化规律后,发现掌子面开挖进尺与掌子面前方岩层变形规律,开挖进尺越大,对其掌子面的稳定越不利,同时发现掌子面岩层可以提供一部分阻力,阻止掌子面前方岩体朝掌子面移动,以及掌子面上方岩层的重力势能作用。提出红线开挖进尺的确定方法和现场实际开挖进尺的确定准则;讨论了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前方岩层存在的挤出现象,表明采用红线开挖进尺乘以安全系数更能保证现场的施工安全。
2022, 22(01):363-368.
摘要:针对山地风电场宏观选址和风电机组自动排布方法及流程进行研究,总结分析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一般方法及流程,针对山地风电场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山脊线提取的山地风电选址及自动布机方法。该方法结合地理信息技术,以风能资源数据和地形数据为基础,初选出山地风电场范围;利用空间分析工具进行用地分析,剔除范围内不能用于场址建设的限制性因素,从而筛选出适宜的山区开发用地;利用分水岭特征进行山脊线提取,并考虑设备选型、排布策略和风能密度图谱实现山地风电场风电机组的自动排布。
2022, 22(01):369-374.
摘要:目前大多数激电仪的采集系统置于地面,这样会导致对地下不同深度的电位变化分辨率不高。针对激电仪的深井探测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井中激电仪阵列式采集系统,采用高精度数模转换器ADS1282、阵列式的井下装置和高效的通信。通过仪器的5 000 m长电缆模拟以及实际下井实验等方法研究了该采集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实现激电法采集系统从地面到井中(深井)的突破,满足了井中激电勘探的需求。
2022, 22(01):375-383.
摘要:为了系统、科学地对比分析国外和国内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运用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来自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的345篇相关文献进行计量与可视化分析,绘制关键词聚类图谱、核心作者与共被引文献聚类图谱、研究时区图等。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的研究文献呈不断上升趋势;通过聚类图谱及词频分析发现,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的研究都较多地涉及“安全管理”和“BIM技术”;关于研究热点,国外学者聚焦“场外施工”“复合材料结构”“物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而国内学者则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研究方法理论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对核心作者进行分析发现:国外学者间交流密切,已形成较稳定的合作网络,而国内学者以独自研究为主,尚未形成稳定的研究网络;关于研究趋势,国外学者更关注装配式建筑安全相关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国内学者以理论研究、方法和经验总结为主。根据上述对比分析结果,提出了推动中国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成果为中国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研究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2, 22(01):384-388.
摘要:上冲云顶是卷云砧上的穹顶状突起,往往伴有强烈的天气变化,给航空运行安全带来影响。利用天气雷达来探测强对流虽然灵敏度高,但探测范围有限。卫星可以大范围长时间不受地形的限制探测强对流。利用葵花8静止气象卫星通过水汽通道和红外通道双通道差值法、IRW-texture法以及局部最小值法这3种方法来识别上冲云顶,实验结果表明局部最小值法相较其他两种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客观地识别上冲云顶。
2022, 22(01):389-396.
摘要:高校图书馆由于人员密集、馆内藏书众多、设施材质易燃等特点,给火灾应急管理带来极大挑战。利用Revit构建图书馆BIM模型,运用Pyrosim软件建立FDS模型实现火灾场景模拟,分析火灾发生时各楼梯口处能见度、温度和C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得出各场景下疏散可用时间(ASET)。然后,运用Pathfinder软件建立Agent-based模型模拟图书馆火灾应急人员疏散,得出应急疏散必需时间(RSET)。最后,依据综合分析ASET与RSET的结果提出图书馆火灾疏散应急管理建议。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174221; 62144346 E-mail:kejihechanye@kjhcy.org
版权所有:科技和产业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