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21卷第0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来自泛珠三角的区域层面数据

      2021, 21(08):1-7.

      摘要 (465) HTML (0) PDF 912.77 K (7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超效率DEA法测度泛珠九省在2007—2016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并采用Malmquist指数法考察效率的动态变动情况,最后采用Tobit模型验证协同创新效率的关键性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泛珠九省的创新效率总体上趋于改善但也存在短期波动,其中贵州、海南两省的协同创新效率相对最低,而广东省的协同创新效率是泛珠三角区域中最高的。技术进步对协同创新效率的作用最明显,技术效率变动的贡献度却较小,这说明从管理和制度改善方面挖掘效益尚存在较大的空间。高校参与合作及转移知识的能力、企业吸收及应用知识的能力、政府及金融机构的支持程度、产学研合作关系对协同创新效率的改进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政府及金融机构支持的作用最为明显,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则不显著。

    • 混合型基金绩效评估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DEA-Tobit模型

      2021, 21(08):8-13.

      摘要 (381) HTML (0) PDF 782.01 K (6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随机选出的混合型基金作为研究样本,采用DEA-Tobit二阶段模型进行研究。首先利用数据包络模型对样本进行绩效评估,在此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研究相关指标对于基金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基金本身所面临的风险收益因素以及基金经理团队稳定性对于基金绩效均具显著影响。最后结合实证结果就提升中国基金绩效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 技术创新价值与政府资源支持对科技民企研发支出的影响研究

      2021, 21(08):14-19.

      摘要 (258) HTML (0) PDF 889.89 K (6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企业研发支出可以反映其研发行为的过程和结果。分析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与政府资源支持对科技民企研发支出总规模和各阶段规模的影响,有助于明晰市场和制度因素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和效果。对中小板297家高科技民企的检验表明:技术创新价值对企业资本性和费用性研发支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财政补贴显著正向调节技术创新价值分别与资本性和费用性研发支出的正向关系,且对前者的调节效应大于对后者的调节效应;税收激励对技术创新价值与资本性和费用性研发支出关系的调节效应均不显著;财政补贴对高科技民企的研发支出规模有更好的驱动效果。

    •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分段测度及区域比较

      2021, 21(08):20-24.

      摘要 (1001) HTML (0) PDF 1.07 M (5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科技投入、产出数据,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研发阶段和转化阶段效率进行测度,基于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十二五”时期,中国科技成果研发效率和转化效率在“十三五”时期都有所增长,且研发效率高于转化效率;分区域来看,西部地区研发效率最高,但转化效率最低,东部地区则在转化效率上领先其他地区。提出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政产学研一体化科技转化服务平台,鼓励各省份之间取长补短、优化科技投入-产出结构。

    • 海南省旅游业产业关联与发展效率研究

      2021, 21(08):25-32.

      摘要 (209) HTML (0) PDF 1.02 M (6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产业关联以及发展效率两个方面对海南旅游业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产业间的相互关联度并进行排序,发现海南省旅游业与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关联度普遍较高。同时,基于索罗余值法计算其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海南省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依赖资本投入带来的拉动作用,其次是技术进步贡献率,最低是劳动力贡献率。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意见。

    • 技术转移过程中隐性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分析

      2021, 21(08):33-40.

      摘要 (233) HTML (0) PDF 991.83 K (6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技术转移过程中隐性知识的转移,结合演化博弈相关理论,运用复制动态方程的方法对隐性知识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均衡情况以及双方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隐性知识拥有量、知识传授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知识转移意愿、知识接受意愿、知识可转移程度越大,技术转移双方选择隐性知识转移可能性越大;转移成本、吸收成本、风险成本、投机收益越高,技术转移双方选择不转移隐性知识的可能性就越大。考虑到以上影响因素,为促进技术转移双方完成隐性知识的转移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 北京独角兽企业特征、问题及对策建议——基于北京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数据

      2021, 21(08):41-46.

      摘要 (608) HTML (0) PDF 991.97 K (6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北京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数据,分析全球独角兽企业的三大特征,重点剖析北京独角兽企业的四大特征。针对北京独角兽企业存在的新增企业数量少、企业平均估值低、区域分布不均、部分领域仍待填补空白和提升等问题,提出了根据独角兽企业成长规律精准施策、依托独角兽企业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和龙头企业、加大对独角兽企业的金融支持,以及加强新经济制度创新四方面对策建议。

    • 高管团队特征与银行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银行创新的中介效应

      2021, 21(08):47-55.

      摘要 (282) HTML (0) PDF 1.09 M (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8个上市银行2009—2018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高管团队特征、银行创新以及银行绩效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创新在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平均任期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27.21%和55.32%。银行创新能力在高管平均学历、女性高管占比与银行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按照产权性质进行分组研究,发现国有银行与非国有银行创新能力所发挥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

    • 科技研发人才激励政策——基于个人所得税视角

      2021, 21(08):56-60.

      摘要 (680) HTML (0) PDF 946.49 K (5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中国关于激励研发创新的相关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水平和效率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目前政策主要着力点在于对企业或行业的激励上,尚可能带来企业进行“策略性”创新、对一线研发主体-研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不足等问题。基于个人所得税角度,通过对比中国大陆与其他三地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试图提出直接给予研发人才普适性税收优惠的建议,并就完善现有政府研发补贴及企业所得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更好吸引和留住研发人才,为中国科技兴国战略注入新动力提供参考。

    •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景区飞拉达项目安全分析

      2021, 21(08):61-65.

      摘要 (235) HTML (0) PDF 833.86 K (5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大理某景区飞拉达项目的安全性,在景区现场勘察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对飞拉达项目设施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公用工程、配套设施和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安全评价。通过对飞拉达项目研究分析,建立包括设备、人员、管理和环境4个因素的子系统及16个下属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对指标的等级进行模糊评价,计算隶属度,确定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景区飞拉达项目风险评价值F=59.4,安全等级为一般,偏向较安全,需对飞拉达项目进行改进,加强管理。研究结果可为景区飞拉达项目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 海南自贸港12个重点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提升策略

      2021, 21(08):66-70.

      摘要 (200) HTML (0) PDF 796.05 K (5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12大重点产业对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普遍存在科技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发现: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相较于2013年,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人员投入和专利产出均较大幅度减少;企业的研发主体地位不突出,企业在全社会研发经费中的占比低;全省科技投入强度弱,技术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省内企业对技术的需求有待挖掘。借鉴农业机械和医药制造的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经验,提出强化政府引导、保障技术供给、挖掘技术需求方面的建议,着力提高科技对12个重点产业的支撑引领能力。

    • 新时代中国高校科研的角色转变与创新驱动

      2021, 21(08):71-76.

      摘要 (196) HTML (0) PDF 1.28 M (5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校科研的提升对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刻画中国高校科研的历史演化轨迹,发现当前中国高校科研存在角色定位偏差、研发投入结构失衡、基础研究相对滞后、市场耦合性较低等瓶颈。进而提出,高校科研的角色转变刻不容缓,要以基础研究作为高校科研的核心职能,培养大胆试错的创新氛围,以基础研究支撑技术创新和应用研发。由此,从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效益提升、基础研究和自主研发能力强化、科研成果的市场应用耦合、科研人才培育机制优化4个方面,提出高校科研创新驱动的优化路径。

    • 基于Copula-GARCH模型的原油市场和股票市场相关性研究

      2021, 21(08):77-84.

      摘要 (855) HTML (0) PDF 2.16 M (6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原油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日益增强,因此研究两个市场之间的关联特征,分析原油价格波动对股市的影响,有助于规避风险,保证经济持续平稳地增长。采用Copula-GARCH模型对WTI原油价格的收益率序列和NASDAQ股指的收益率序列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GARCH(1,1)-t模型拟合两个序列的条件边缘分布效果最好,时变SJC Copula模型比常相关Copula模型能更好地刻画两个市场之间的相关关系。两个收益率序列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且相关关系具有时变性,相关结构具有一定的不对称性,上尾相关系数小于下尾相关系数,即两个市场同时出现价格极端下跌的可能性更大。这为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管理,规避油价波动对股市的冲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

      2021, 21(08):85-90.

      摘要 (862) HTML (0) PDF 1.18 M (8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运用扎根理论,探究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生态系统的动态稳定受主体系统和环境系统影响。主体系统是产教融合生态群落的隐喻,包括学生、企业、学校与政府四大生态因子,其中学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生态位。环境系统是产教融合生态环境的隐喻,包括市场、地域、技术和文化四大环境因子。提出通过厘清顶层设计思路、提升校企参与意愿、构建双赢服务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来为系统运行提供保障。研究成果为产教融合提质培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区际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研究

      2021, 21(08):91-95.

      摘要 (219) HTML (0) PDF 1.34 M (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面对国际国内政治格局发生的复杂变化以及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强,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向内需和消费方向发展,优化国内市场供需双侧格局,发挥中国市场规模优势和市场容量,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势在必行。通过对中国三大区际经济发展水平对比研究认为东、中、西三大区际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化水平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层次,中、西两大区际具有较大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是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改革重心,高质量协调发展须从促进区际协同机制、产业优化布局、构建消费体系等方面展开,快速整合资源,加快双循环发展布局,共促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 基于VaR-TGARCH模型的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实证分析

      2021, 21(08):96-101.

      摘要 (222) HTML (0) PDF 1.60 M (5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TGARCH模型和VaR理论方法,对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的波动性进行研究。实证分析发现5G通信指数存在着“反杠杆”效应,即利好的信息对股票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计算不同分布、不同置信水平的VaR风险值,并结合Kupiec准确性检验,结果显示在置信水平为95%时,基于t分布下的TGARCH模型拟合效果最优。

    • 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度分析——以广州都市圈为例

      2021, 21(08):102-108.

      摘要 (386) HTML (0) PDF 1.74 M (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产业转移和区域创新存在内在耦合协调需求。在梳理了两者的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获取相关面板数据,并采用时间序列熵值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9—2019年广州都市圈的产业转移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综合水平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与分析,并从时空角度探索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的耦合协调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在产业转移政策实施和区域创新系统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广州都市圈内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综合水平与耦合协调度都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并且协调类型也开始从低度水平上升至中度水平,但区域内仍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 广西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时空差异研究

      2021, 21(08):109-114.

      摘要 (220) HTML (0) PDF 1.52 M (5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绿色经济、绿色创新、资源绿色利用、绿色环境、绿色生活5个方面,构建广西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熵值法计算广西2009—2018年的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分值及平均分值,运用自然断裂法、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广西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2009—2018年广西各地级市的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广西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中间低、四周高”的分布格局。总体而言,广西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绿色生活和资源绿色利用两个指标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 基于ANP-GRA废旧灭火器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

      2021, 21(08):115-122.

      摘要 (304) HTML (0) PDF 1.60 M (5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灭火器逆向物流特点,构建废旧灭火器逆向物流回收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ANP-GRA评价模型,在确定权重方面,采用网络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考虑了指标间的相关性与模糊性;在评价方法方面,将评价对象与理想对象序列差值归一化引入灰色关联法中,以均衡度与相对贴近度相结合的形式同时反映3种回收模式数据曲线的贴合与波动变化,评价结果更加全面。通过实例应用分析,得出TPT模式更为适合其逆向物流的发展。

    • 基于数量损耗的生鲜电商供应链协调研究

      2021, 21(08):123-129.

      摘要 (222) HTML (0) PDF 947.59 K (6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单一生鲜供应商和单一生鲜电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通过Stackberg博弈模型和供应链契约理论分析了三种模式下的供应链最优收益、生鲜农产品采购数量、生鲜电商单位农产品销售价格、生鲜电商自营物流服务水平。结果表明:生鲜损耗率在一定区间时,协调后的供应链利润总大于协调前;契约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收益共享+成本共担”的混合契约可以协调生鲜电商供应链,实现双方的帕累托改进。

    • 广东省科技人才评价政策问题分析与对策

      2021, 21(08):130-133.

      摘要 (463) HTML (0) PDF 631.18 K (6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科技人才是国家科技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科技人才评价是激励科技人才潜心研究的指挥棒。通过梳理国内科技人才评价政策现状,分析广东省科技人才评价政策,发现广东省科技人才评价政策当前存在的同质化、评价程序及体系不合理等问题,进而提出优化评价机制、更新评价指标、建立专业机构、创新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等对策。

    • 黑龙江省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1, 21(08):134-141.

      摘要 (867) HTML (0) PDF 2.20 M (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IDW空间插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对黑龙江省2015—2018年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和对应年份社会经济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AQI值和PM2.5、PM10、SO2、NO2、CO浓度时间变化趋势在年内呈现“U”形变化规律;黑龙江省的污染重心在哈尔滨市,东南城市群污染程度高于西北城市群;民用汽车及单位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和CO、O3的关联度极强;人均GDP增长、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的减少以及城镇化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双向性;第一产业发展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来自秸秆燃烧,第二产业则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和建筑业产生的扬尘等,第三产业能耗低,对资源的依赖小,污染小。

    • 基于专利分析的MiniLED & MicroLED技术发展态势研究

      2021, 21(08):142-146.

      摘要 (445) HTML (0) PDF 1.76 M (7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对MiniLED & MicroLED领域专利宏观态势和专利技术构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专利MiniLED & MicroLED正处于技术蓬勃发展阶段,前景广阔,未来会出现弱者淘汰,留存在市场上的企业技术越来越强。中国大陆、美国、韩国、日本、欧洲既是主要专利布局国家/地区,也是主要技术来源国家/地区。在全球专利申请人排名中,中国申请人有6家。专利技术中显示模组技术发展最迅速。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建议国内申请人从技术热点或有发展前景的技术点入手进行专利布局、加强海外专利布局、合理使用失效专利、产品上市前排查侵权风险、评估被诉风险。

    • 山西省文化产业时空演变与高质量发展

      2021, 21(08):147-152.

      摘要 (183) HTML (0) PDF 1.52 M (5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山西省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山西省省内文化产业各主因子和综合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山西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极具潜力,但是现阶段的发展表现出不充分不均衡的特征,太原市的发展远快于其他地区,省内发展差距较大;文化生产发展明显不足,不能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供人们消费,文化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仍需重视资源要素的开发以及市场要素的发掘。

    • 北京花卉新零售营销模式研究

      2021, 21(08):153-157.

      摘要 (224) HTML (0) PDF 1.17 M (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卉作为一种精神代表物受到了大众的追捧。互联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新事物的发展。在花卉市场中,以往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无法与时俱进,只有改变花卉的营销模式才能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因此从新零售角度出发,分析北京花卉零售现有模式,如短视频营销模式、社群线上App拼单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以及“创意+”模式,从中发现其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有效促进花卉消费的营销建议。

    • 基于XGBoost和LSTM模型的金融时间序列预测

      2021, 21(08):158-162.

      摘要 (1686) HTML (0) PDF 1.05 M (6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深度学习模型预测金融时间序列成为热点问题。数据及特征选取是决定模型效果的重要环节,用XGBoost模型进行特征优化并预测黄金价格涨跌趋势,再与LSTM模型比较预测效果。用XGBoost分析动量因子特征重要性并选取有效指标;形态因子做历史回测并选取胜率较高的K线指标,预测准确率提升1.5%。以相同因子为LSTM模型特征值预测准确率提升6.5%,达到80%。以欧元和浦发银行股价数据为样本均证实K线指标有效且LSTM模型预测效果优于XGBoost。

    • 基于因子分析的沿海城市港口竞争力评价

      2021, 21(08):163-169.

      摘要 (267) HTML (0) PDF 1.22 M (5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对沿海城市港口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选取20座沿海城市,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港口指标做主成分分析,将沿海城市港口的计算因子得分作为原始数据,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所得结果进行分类。分析结果显示:上海、深圳、广州3个城市的港口综合能力归为第一类,其中上海的港口运输能力最高,广州与深圳持平的港口综合能力持平;而沿海城市的港口经济发展整体上表现为较大的不均衡现象。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广州、深圳作为珠三角经济区的双核心,3座城市及其港口在中国沿海城市发展中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但部分港口尚未充分发挥自身的临海优势,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为此对港口发展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2021, 21(08):170-174.

      摘要 (213) HTML (0) PDF 1.05 M (5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高速铁路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高铁的建设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和产业联系。基于河南省2005-2018年17个地级市的数据,将高铁建设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结合,将高速铁路开通影响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相结合。构建高铁建设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的实证模型;并进一步探讨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生产性服务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及大小。运用PSM-DID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速铁路的发展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有正向影响、且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基于POI数据的城市居民生活便利度评价研究——以江门市中心城区为例

      2021, 21(08):175-179.

      摘要 (691) HTML (0) PDF 1.38 M (5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江门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兴趣点(POI)数据,借助服务设施的分等定级和服务半径的概念,构建城市居民生活便利度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江门市中心城区居民生活便利指数值不高,城乡差距大;空间分异明显,外围镇村区域服务相对孤立;居民生活便利度与建设用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关联性,但重点区域服务能力的建设稍显滞后。针对江门市城市情况,为后续规划提出以下建议:有效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城市的整体水平;合理串联起外围地区,进一步形成城市集聚化发展格局;加快重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城市的发展战略。

    • 河南省产业结构评价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021, 21(08):180-184.

      摘要 (286) HTML (0) PDF 757.99 K (5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因子分析法,以中部其他五个省份作为参考对象,从产业结构合理性、基础竞争性、效益性、高度性4个方面对2019年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在中部6省中河南省的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0—2019年河南省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从关联度上看,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程度最大,第三产业次之。最后对产业结构优化提出相关建议。

    • 互联网化、政策激励与持续性创新——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2021, 21(08):185-191.

      摘要 (285) HTML (0) PDF 1016.67 K (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2011—2019年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从政策激励维度分析互联网化对持续性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互联网化给持续性创新带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在成长期与成熟期、在民营企业与大中型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衰退期互联网化会产生创新泡沫。互联网化能协助政府更好地甄别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与政府补助相比,税费返还这种政策激励对制造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作用效果更优。

    • 依托大企业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以761工场为例

      2021, 21(08):192-198.

      摘要 (307) HTML (0) PDF 1007.33 K (5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科技服务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依托大企业的科技服务载体成为与实体经济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代表。以北京电子控股761工场为例,研究依托大型企业产业链、创新链的刚性需求,通过市场化的技术转移和创业孵化服务,提供精准对接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在科技服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为依托大企业的科技服务载体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江苏省科技创新财政政策研究

      2021, 21(08):199-202.

      摘要 (237) HTML (0) PDF 1.06 M (4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科技创新是实现发展的重要来源,财政政策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近年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解读江苏省科技财政政策以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科技财政投入现状进行总结,发现江苏省目前在财政投入规模、区域差异、对高研的财政支持以及推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存在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 山西省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成效研究

      2021, 21(08):203-208.

      摘要 (216) HTML (0) PDF 1.01 M (5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山西省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出发,探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运用DEA2.1软件从金融投入产出的角度研究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效率问题;运用Eviews7.2软件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被解释变量,探究金融对精准扶贫的贡献问题。最后从加大金融产品创新、把控信贷风险、完善金融扶贫法律等方面为山西省金融更好地支持精准扶贫提出建议。

    •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的技术创新审计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1, 21(08):209-215.

      摘要 (271) HTML (0) PDF 1.28 M (6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CiteSpace 5.1对1990—2019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的国内外技术创新审计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外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可划分为理论研究阶段和实践应用阶段;国内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可划分为理论启发阶段、实践探索阶段和信息技术应用探索阶段。未来国内技术创新审计的研究方向可以从构建中国特色理论框架,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国际合作,深化技术创新审计在各领域实践应用,加强研究大数据时代下技术创新审计信息化建设以及建立创新审计信息平台这5个方面入手。

    •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新生代员工压力因素辨识研究

      2021, 21(08):216-220.

      摘要 (206) HTML (0) PDF 799.76 K (5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建立新生代员工压力因素解释结构模型,揭示10个新生代员工压力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构和相互影响关系,找出导致新生代员工压力过大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 所得税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作用研究——基于上海市信息与通信技术企业数据

      2021, 21(08):221-229.

      摘要 (209) HTML (0) PDF 1.12 M (5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税收优惠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一直广受研究。利用EBM模型测算技术创新效率,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海ICT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不高,呈先降后增状态;税率优惠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而税基优惠则不能。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或大规模企业中,税率优惠政策更加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基于微观视角的研究丰富了相关研究进展,为政府制定相关税收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 新时代政产学研的耦合机制与创新驱动

      2021, 21(08):230-234.

      摘要 (236) HTML (0) PDF 934.48 K (5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撬动并放大新时代政产学研耦合的创新驱动效应,剖析政产学研的耦合机制,探讨政产学研创新驱动的演化特征,从理论视角揭示政产学研系统运行的内在机制在于,政府研发投入有效撬动高校基础研究,进而为产业创新与技术升级提供拓扑支撑,市场化显性回报机制是产学研耦合和创新驱动的催化剂。然而,当前政产学研系统存在结构失衡、耦合低效和权益分配不均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政产学研的创新驱动。由此提出,应加强政府引导、提高研发资助的导向性,鼓励高校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实施公平高效的政策体系,培育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构建政产学研的风险共担机制,缩小显性回报与隐形支出之间的博弈空间,以此优化政产学研系统的耦合绩效,驱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 基于GPS定位的飞机航迹矢量算法

      2021, 21(08):235-237.

      摘要 (276) HTML (0) PDF 563.72 K (5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航迹矢量是描述航空器运动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导航计算、空中交通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航空器经纬度坐标推算航迹矢量是一种基本方法,MATLAB中提供的计算公式将地球视为球体导致计算精度不高。提出一种基于经纬度的航迹矢量算法,并利用塞斯纳172R机型的飞参数据机型验算。结果表明该算法精度较高、算法计算简便,可以用于航空器监视、领航作业和空中交通管理服务中。

    • 基于CFD的摩托车流场分析及优化

      2021, 21(08):238-243.

      摘要 (222) HTML (0) PDF 2.61 M (5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评估摩托车前通风板设计的合理性及发动机本体的散热效果,以某摩托车为研究对象,采用CFD仿真分析方法对摩托车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依据流场分析结果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并选取散热性能较好的前通风板方案进行详细优化。结果表明:前通风板的格栅角度为6.8°时,缸头表面平均风速最佳,且缸头表面平均温度最低;随着格栅角度的继续增加,缸头表面风速降低且平均温度升高,不利于散热。基于6.8°的格栅进风角度进行了前通风板工艺化方案设计,经模拟及实验验证,工艺化方案相较于原通风板结构,整体散热提升明显,缸头平均温度降低约35 ℃。该研究结果可作为整车散热优化方案选择及整车开发的理论参考。

    • 500kV/±800kV交直流同走廊运行时的电磁环境分析

      2021, 21(08):244-249.

      摘要 (186) HTML (0) PDF 1.78 M (5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超、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同走廊架设时所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建立500 kV/±800 kV交直流线路同走廊混合运行的仿真模型,利用CDEGS中的架空交流和直流传输线路设计模块计算不同天气、极导线高度和导线间距下的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计算结果表明:交流与直流线路单独运行时,其电场分布呈中心对称分布,而交直流混合电场分布无明显规律,适当地增大极导线高度可有效降低混合电场强度;混行线路产生的可听噪声值已超过规定的限值标准,而改变极导线间距,对混合线路产生的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影响较小。所得结论可为交直流线路同走廊架设提供参考。

    • 径向井压裂激活天然裂缝模型研究

      2021, 21(08):250-254.

      摘要 (700) HTML (0) PDF 1.79 M (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径向井压裂技术是在主井眼钻出径向井的基础上再实施压裂,是一种新型的非常规储层改造技术。针对径向井穿过天然裂缝后,天然裂缝对裂缝起裂的影响开展研究,建立了径向井压裂激活天然裂缝解析模型,分析天然裂缝位置、倾角、方位角以及储层地应力状态对裂缝起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天然裂缝与主井筒距离增大,天然裂缝拉伸激活压力显著增大,剪切激活压力变化较小;随天然裂缝倾角增大,天然裂缝激活压力增大,方位角对激活压力无影响;正断层和逆断层地应力状态下,天然裂缝容易激活;走滑断层地应力状态下,天然裂缝较难激活。研究成果为径向井压裂技术在含天然裂缝储层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 基于广义Hoek-Brown准则的多参数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2021, 21(08):255-261.

      摘要 (238) HTML (0) PDF 1.82 M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岩体边坡稳定性问题是岩石力学领域一个长期存在的课题,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由只考虑内摩擦角与黏聚力的传统抗剪强度折减法,发展到包括变形参数和强度参数在内的多参数协调折减方法。针对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不足,考虑岩体弹性模量的沿深度递增关系,基于Hoek-Brown准则提出一种针对弹性模量进行折减的方案;结合边坡算例进行稳定性计算,通过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以塑性区贯通作为边坡失稳判据,模拟岩石边坡的渐进劣化失稳破坏。将计算安全系数与传统抗剪强度折减法所得到的安全系数进行比较,证明所提出的折减方法用于边坡劣化折减计算切实可行。

    • 自动化钻冲造穴卸压增透装备的设计及试验

      2021, 21(08):262-265.

      摘要 (244) HTML (0) PDF 1.59 M (5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低透突出煤层抽采钻孔钻进、冲孔效率低和人员投入大的问题,以车集煤矿为试验地点,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的方法,分析自动化钻冲造穴卸压增透装备性能。结果表明:自动化钻冲造穴装备平均每米的钻进速度、冲孔速度、退钻速度分别是普通打钻冲孔装备的1.59、1.36、0.72倍,单机综合作业效率和人均作业效率分别是普通打钻冲孔设备的1.3、3.9倍。水射流在钻孔煤段破冲出了直径约为0.8~1 m的孔洞,为煤体形变提供了空间。较普通穿层钻孔,冲孔钻孔瓦斯流量衰减周期提高了2~4倍。

    • 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应用问题与对策——以山东省为例

      2021, 21(08):266-271.

      摘要 (271) HTML (0) PDF 915.63 K (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农业、能源、材料、化工、环保等多个工业领域的应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有重要推动作用。现代生物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和产业变革的新引擎,是当今国际科技竞争焦点,发达国家牢牢占据国际生物科技最前沿,中国已在医药、制造、农业等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但生物技术产业大而不强,整体水平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通过比较、举例和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现代生物技术在山东的产业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剖析生物技术产业化应用问题,并从政策激励力度、融通现代生物技术创新链条、构建高效协同创新平台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对策建议。

    • 关于经营期届满高速公路定价机制有关问题的思考

      2021, 21(08):272-275.

      摘要 (194) HTML (0) PDF 610.70 K (4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84年提出的收费公路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针对现行法规条例对届满高速公路收回后定价的相关规定比较欠缺,对届满高速公路收回后定价面临的主要问题、收费标准制定原则、收费模式选择思路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尽快完善并出台新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提升社会公众在届满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度以及注重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届满高速公路收费调整中的应用。

    •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21, 21(08):276-280.

      摘要 (760) HTML (0) PDF 2.60 M (5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实现对铜冶炼企业能源优化管理,建立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技术架构及功能,运用信息化技术对铜冶炼企业各类生产数据进行监控、分析、整合,通过对能耗指标的科学管理,实现科学调度、节能增效、减少事故的效果,实现生产精细化管理、节能减排及降低能耗,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 环首都及雄安新区周边区域地价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 21(08):281-287.

      摘要 (780) HTML (0) PDF 1.74 M (5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环首都及雄安新区周边区域地价变动及影响因素,对环首都及雄安新区周边26个县(市、区)的国有建设用地平均出让单价进行分析,并基于标准差椭圆方法分析了地价变动的规律及空间差异特征,选取出让总量、出让结构等土地出让内在因素和人口密度、人均GDP、城镇化率和政策效应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外在因素作为评价因素,采用灰色关联法研究这些因素对地价的影响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出让总量和出让结构两个内在因素对土地出让单价的影响较小,而外在因素对出让单价的影响较大,尤以政策效应和城镇化率为甚。

    • 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半挂汽车列车行驶数据分析

      2021, 21(08):288-294.

      摘要 (624) HTML (0) PDF 3.48 M (5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实时监测车辆行驶状态,建立了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车辆行驶安全特征分类模型。采用Canopy-K-means聚类算法对车辆行驶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以欧氏距离大小作为数据集属性间的相似性分类指标,得到表征不同行驶安全特征的离线聚类质心;搭建Truck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设置定半径变车速和方向盘斜阶跃输入仿真工况对车辆行驶状态进行在线识别;同时为验证该方法在实车上的应用效果,设置相同工况对离线聚类质心进行验证分析。仿真和实车结果表明: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数据挖掘方法可以对不同行驶状态数据进行分类,得到的表征不同行驶安全特征的聚类质心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车辆行驶稳定性进行评价,可以作为车辆控制和预警的判定依据。

    • 探地雷达在公路改扩建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2021, 21(08):295-300.

      摘要 (473) HTML (0) PDF 3.52 M (5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公路改扩建工程在广东省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如何准确得到路面病害情况,是旧路处治方案制定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托开阳高速改扩建工程,采用三维探地雷达对旧路进行病害检测,得到道路表面及内部的病害分布情况,并分别与人工徒步调查路况及开挖后内部实际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当三维探地雷达检测采样间距设置为2.0 cm、驻波时间设置为0.6 ms、时窗设置为85 ns时,可达到较好的检测精准度;三维探地雷达可实现对路面结构内部不同深度位置的裂缝病害进行探测,精确识别3 mm宽裂缝,并了解裂缝的发展方向及性质。

    • 排水沥青路面长期性能观测与评价

      2021, 21(08):301-306.

      摘要 (351) HTML (0) PDF 2.10 M (5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排水沥青路面作为一种高安全、环保型路面结构,在国内受到大力推崇,但随着服役年限的增长,会发生堵塞病害和局部飞散掉粒,影响路面的路用性能和服务功能。因此,有必要对服役多年后的排水沥青路用性能和服务功能变化规律进行观测、分析和评价。选取“老、中、新”3种不同使用阶段的排水沥青路面,通过对其车辙、平整度、抗滑、排水、降噪指标进行实地检测、分析和评价,得出排水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和服役功能随着服役年限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排水沥青路面使用超过10年,除路面排水和降噪功能有一定的衰减之外,其他各路用功能和服务功能保持良好,依然能够保持普通密集配路面相同的使用性能。

    • 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车辆防御性停放

      2021, 21(08):307-312.

      摘要 (300) HTML (0) PDF 2.66 M (4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保护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人员不受二次事故的伤害,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车辆应采用防御性的停放方式。通过对误闯入车辆与处于防御位置的车辆的碰撞分析,验证了大型车辆的防御效果要明显优于小型车辆、防御车辆斜停放方式的防御效果也优于平行停放和垂直停放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车辆的防御性停放方法。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推荐了各级城市道路上车辆防御性停放的外围防御区的最小长度。

    • 降雨作用下土石混合体边坡力学参数弱化规律与稳定性分析

      2021, 21(08):313-318.

      摘要 (372) HTML (0) PDF 2.66 M (5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石混合体边坡地质灾害是中国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而降雨是其主要诱发因素,降雨条件下边坡劣化机理研究是防灾减灾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分析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土石混合体力学性质试验数据,建立抗剪强度参数随含水率的演化方程;以此为基础,针对西南地区典型土石混合体边坡,考虑降雨条件下力学参数弱化的影响,采用Geostudio软件开展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演化方程能有效反映含水率增大对土石混合体抗剪强度具有显著的弱化效应;降雨强度的增大会显著降低边坡稳定性,降雨持时只是降雨过程中某一时刻值的体现,对边坡稳定性影响不大;降雨量与边坡安全系数呈明显线性负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土石混合体边坡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 基于高光谱高分融合数据在喀斯特地貌环境下的林分分类

      2021, 21(08):319-327.

      摘要 (327) HTML (0) PDF 10.63 M (5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喀斯特地区的传统林区保护和统计多靠大量人工测绘及高分影像目视解译勾绘,不仅工作量大耗时耗力,且最终成果精度也不能得到保证。为了尽量弥补这种主观性误差,采用10 m分辨率的高光谱卫星影像与0.8 m分辨率的高分卫星影像多源数据融合的方式,并结合地面目标地物样本光谱采集方法,对贵州六盘水地区乌蒙山地质公园西北段的林分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高光谱、高分融合影像数据SAM分类方法的分类精度较单一数据源的都高,其中基于融合影像的分类精度为85.9%,基本满足地物分类应用及调绘的精度要求。

    • 基于Virtual.Lab的某电动车平顺性研究

      2021, 21(08):328-331.

      摘要 (339) HTML (0) PDF 1.19 M (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某低速电动车动力学系统建模的问题,采用 Virtual. Lab 软件的 Motion 模块,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车身和刚性较弱的主要承重部件的变形,进行刚柔耦合分析,保证整车动力学模型与实车一致。为保证性能的准确评判及考虑实际路面激励,建立低频平顺性和高频平顺性两种平顺性评价工况,基于ISO 2631-1标准,提出每个工况下的评价指标和10个评价位置点。为明确平顺性优化方向,建立整车参数化分析方法,对底盘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每个参数的影响特性,确定优化对象,为整车平顺性能研究提供一种清晰的分析思路。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建议

      2021, 21(08):332-338.

      摘要 (550) HTML (0) PDF 4.38 M (6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做好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成果转化,通过分析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资源类型、优良级旅游资源分布特征;结合现有旅游发展规划提出的“一城三廊四带九区”的战略布局,在做好文化和资源保护的前提下,提出发展建议,有效提升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产业品牌化、专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

    • 层状灰岩各向异性力学特征及声发射演化试验分析

      2021, 21(08):339-344.

      摘要 (224) HTML (0) PDF 3.28 M (5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层状岩体力学强度的各向异性特征,室内钻取7种不同层理倾角灰岩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辅以声发射监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层理倾角增加,灰岩单轴抗压强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V”形特征,在层理倾角为45°时达到最小值;以45°为界,45°以前,声发射能量累计曲线有两个明显台阶,在0.3σp(σp为峰值强度)与0.7σp两个点存在激增现象,45°及以后,声发射能量累计曲线呈锯齿状增加,无明显台阶;声发射b值以45°为界,45°以前整体呈下降趋势,在中间存在升高并保持一段台阶,45°及以后,呈“V”形,最低点出现在0.6σp度左右。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
《科技和产业》
喜报 | 学会期刊《科技和产业》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24年度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