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21卷第0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创新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视角

      2021, 21(04):1-8.

      摘要 (1032) HTML (0) PDF 1.11 M (6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新投资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近年来大家关注的焦点。从理论上阐述创新投资如何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以中国2008—2017年30个省、市以及自治区的数据作为样本,借助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上述影响机理和效应。研究发现:创新投资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显著正相关;产业结构升级在创新投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即创新投资是通过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同地区的创新投资对经济发展高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强度较大,而且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也更为明显。

    • 非认知能力对个体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经验分析

      2021, 21(04):9-19.

      摘要 (762) HTML (0) PDF 1.36 M (5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力资本对个体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而持续的研究。然而,由于测量方法和数据的限制,人力资本中非认知能力如何作用的经验研究却相对较少。通过利用2010年和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基于广泛用于测量非认知能力的“大五”人格分类标准,考察非认知能力对职业地位的影响。结果发现:严谨性维度下的条理性、顺同性维度下的信任和开放性维度下的价值对个体职业地位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非认知能力对个体职业地位的影响在性别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异。该研究表明,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培养个体能力时,应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应的非认知能力。

    • 基于分形市场假说的全国试点碳交易市场有效性研究

      2021, 21(04):20-25.

      摘要 (317) HTML (0) PDF 1023.56 K (5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碳交易试点市场运行至今已有数年,目前正处于由试点向全国过渡的关键时期。基于分形市场假说,通过计算Hurst指数发现,8个试点碳交易市场均未达到市场弱式有效的标准。各地区交易政策与现状表明其仍存在免费配额供给过剩、控排主体履约驱动力不强等问题。基于此提出要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必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关系,保持市场灵活性,同时完善交易制度,让更多有效投资者进入。

    •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 21(04):26-31.

      摘要 (270) HTML (0) PDF 1.11 M (5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关系到全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敏感性区域,其中人口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以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研究范围,以区域内县域为分析单位,对2007-2018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点生态功能区区域人口增长率、人口城镇化水平、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受教育程度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人口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且少数民族人口多,为人口净迁出区,劳动力人口占比较低。区域存在人口总量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发展水平低、外出打工农民比例大、农业人口迁移意愿不强烈、劳动力素质低、区域贫困人口多等问题。最后,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的发展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实现区域人口的均衡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 创业拼凑、网络关系与新企业绩效——基于京津冀地区企业的实证分析

      2021, 21(04):32-39.

      摘要 (275) HTML (0) PDF 1.16 M (5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资源匮乏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绊脚石,化解此问题对新企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从资源获取视角切入,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创业拼凑理论,探究创业拼凑对新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以及网络关系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机制,对京津冀地区177家新企业问卷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拼凑能够通过对内外资源的整合,实现对资源的即时利用,有助于企业绩效提升;拼凑行为的开展会推动企业积极构建商业关系与政府关系,进而作用于企业发展过程;良好政治关系有利于与合作伙伴等建立稳定的商业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缓解新企业资源尴尬的窘境以及进一步为网络关系中资源的获取与转移使用提供新的视角。

    • 中国区域污染治理成本的差异性与影响因素研究

      2021, 21(04):40-44.

      摘要 (385) HTML (0) PDF 979.09 K (5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要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必须使各省市能够对本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进行核算,衡量经济生产活动和环境污染治理。但目前由于自然资源要素界定不统一、实物量数据收集不全面等问题,缺乏全国性的环境治理成本分析。选择中国30个省、市大气环境污染等数据,采取环境治理成本法核算各地区污染治理成本并分析其差异性,以其中差异最为显著的NOx为例,对影响其单位治理成本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能源强度、第二产业比重、对外开放程度与NOx的单位治理成本呈正相关,清洁能源的利用程度呈负相关。NOx单位治理成本与其排放强度呈现显著的“U”形关系。因此,在进行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时,不能一味地消除污染、减少排放,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衡量污染治理带来的负担,调整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降低污染物单位治理成本,减少污染治理成本,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特征研究

      2021, 21(04):45-50.

      摘要 (600) HTML (0) PDF 1.27 M (5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00—2018年中国贸易进出口数据,将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进行对比分析,从进口和出口两个角度研究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变化特征,并与服务贸易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占总体贸易比重偏低,服务贸易逆差额不断扩大;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渐趋优化,服务贸易进口结构则呈现两极分化的不平衡发展态势,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依旧占据主体部分。因此,应高度重视国内服务业发展对服务贸易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服务贸易产业结构,扎实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拓宽服务贸易合作新空间。

    • 市场情绪对股票走势的影响分析及预测

      2021, 21(04):51-57.

      摘要 (708) HTML (0) PDF 1.62 M (5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走势的影响,利用R软件的爬虫技术将人们对股票市场的看法抓取下来,将文本中的隐含情绪分为积极、消极及中性3种类别,并依此构建情绪得分作为市场情绪量化的结果。 利用单位根检验等方法对上证指数与投资者情绪的因果关系进行探究并建立VAR模型。为更好地判断市场情绪对股票走势的影响程度,分别构建加入情绪得分前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上证指数收益率进行预测,比较两个模型的优劣,从而发现当股票预测模型加入市场情绪指标后误差更小,预测更为准确。

    • 河南省各市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 21(04):58-63.

      摘要 (654) HTML (0) PDF 1.65 M (5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河南省高质量发展实际,从经济、生态、社会三大维度构建河南省高质量展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2018年河南省18个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性,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主要集中于郑州及其周围地区,中等水平区城市最多,低水平区主要位于豫南豫东等边缘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且不平衡,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度不够,社会民生仍需持续改善。

    • 多任务平衡下高校教师工作投入激励模型研究

      2021, 21(04):64-71.

      摘要 (277) HTML (0) PDF 1.10 M (4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并结合高校教师工作多任务特征,以拓展型Cobb-Douglas生产函数反映教师教学、科研和行政性事务多任务投入下教师工作产出,构建教师工作投入激励模型分析教师多任务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表明: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和行政性事务工作的最优投入水平与教师的综合平衡技能水平正相关,并由各任务对教师工作产出相对重要性和各任务相对投入成本系数决定;教师最优激励系数一方面受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包含教师综合平衡技能水平、绝对风险规避系数和各工作任务的单位投入成本系数;另一方面受任务本身及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包括各项任务投入对工作产出的相对重要性以及教师所处外部干扰程度。据此,从构建综合平衡技能提升机制、建立权变激励机制和设计多任务平衡绩效考评机制三方面提出多任务平衡下激发高校教师工作投入积极性的体制机制,为学校设计教师工作投入激励机制提供参考。

    • 中国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探究——基于文献计量视角

      2021, 21(04):72-79.

      摘要 (275) HTML (0) PDF 1.81 M (5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区块链技术以其技术优势引起各个领域的探索式研究和技术创新。以2016—2020年CNKI数据库中关于区块链技术的286篇核心期刊为依据,分析区块链技术研究的核心技术分布、应用领域和发展态势,运用文献计量结合Pejek软件进行可视化。结果显示:该技术运用分布式账本、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以及智能合约等计算机技术进行集成,实现了安全性高、独立性强、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价值共创;在金融、版权保护、信息安全领域凸显出应用价值,正逐步面向多领域进行应用和赋能。

    • 基于热力学评价模型的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估

      2021, 21(04):80-86.

      摘要 (232) HTML (0) PDF 825.74 K (5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促进内部经济大循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在中国已有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以及共享性等5个维度,构建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等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基于热力学评价模型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质量发展评估模型,并对4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分析及排序,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为提高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株洲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与机制创新

      2021, 21(04):87-93.

      摘要 (241) HTML (0) PDF 1.29 M (4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持续关注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多个场合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为做好新时期民营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也让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再次得以聚焦。对株洲民营经济的发展成效及主要障碍展开深入分析,并提出系统性创新机制,对解决民营经济发展困境,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产业集聚评价研究述评

      2021, 21(04):94-101.

      摘要 (510) HTML (0) PDF 2.91 M (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借助CiteSpace可视化文献计量工具,对WOS和CNKI数据库2000-2019年国内外产业集聚评价领域的文献,分别从年度发文量、核心作者与代表文献、关键词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描述分析;其次对产业集聚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对象、研究层面进行梳理和综合述评,以进一步明晰当前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并确定未来研究方向。

    • 福建省环境不平等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

      2021, 21(04):102-108.

      摘要 (319) HTML (0) PDF 1.25 M (5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泰尔指数刻画福建省环境不平等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LMDI模型和M-R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的尺度上分析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对福建省工业污染物排放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2018年福建省工业废水的泰尔指数均超过0.24,工业固废的泰尔指数出现0.90的极大值。经济规模效应对福建省工业三废的减排始终起抑制作用,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交替出现促进与抑制作用。从时间尺度上看,对工业废水和工业固废物而言经济规模为累计正向贡献度最大的影响因素,对工业SO2排放影响最大的为产业结构效应。从空间尺度上看,对福建省工业废水、工业SO2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区域差异贡献最大的分别为漳州市、福州市和龙岩市,三市减排空间巨大。

    • 沿黄稻区水稻种植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原阳县为例

      2021, 21(04):109-113.

      摘要 (192) HTML (0) PDF 1.27 M (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河南省沿黄稻区原阳县为例,对其水稻的种植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979—1998年水稻播植面积和单产同步上升,1999—2006年播种面积上升,但单产下降,2007-2018年播种面积下降,单产上升至平稳;空间上,水稻种植重心大致自西向东移动,由113.85°E移到113.97°E。影响水稻播种面积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居民消费水平、农业收入占比、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总劳力、化肥使用量。研究成果可为区域生态保护、农业发展和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 基于混合指数选择模型的机场航线开辟研究

      2021, 21(04):114-121.

      摘要 (848) HTML (0) PDF 1.07 M (4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国内中小机场布局日益完善,而新航线开辟选择方面缺少量化的问题,从机场的角度出发,结合旅客潜在需求量指标、连通性指标以及空铁竞争指标构建混合指数选择模型,来研究中小机场新航线的开辟选择问题,为机场航线开辟选择提供量化参考依据。通过对日照机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验证,在预计3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20万,机场设计年起飞架次为79 500次、航线补贴金额为100万的规划要求下,计划开通6条航线,运用混合指数选择模型进行航线开辟选择,求出最优的6条航线,达成规划要求。实例证明模型在航线开辟方面具有可行性,可为机场的航线开辟选择提供参考。

    • 区域咖啡产业发展指数构建研究

      2021, 21(04):122-129.

      摘要 (762) HTML (0) PDF 1.32 M (5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给政府提供咖啡产业发展建议,以代表性文献与高引用率指标为基础,构建咖啡产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相关性检验筛选指标,并使用AHP-熵值法确定权重。基于2010—2018年指标数据,研究近年中国咖啡产业发展指数。结果显示:不断增长的咖啡市场需求有利于中国咖啡产业发展,低附加值的咖啡出口以及低价格的咖啡销售是阻碍咖啡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提高单位面积咖啡的生产效率与提高咖啡种植技术是中国咖啡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咖啡初加工无论从咖啡的‘量’和‘质’都需提高。

    • 工程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对产业需求的适应性研究

      2021, 21(04):130-138.

      摘要 (205) HTML (0) PDF 2.84 M (4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响应需求,提高质量”是工程管理硕士教育发展的关键。通过对比分析国内1850个工程管理岗岗位要求和126个工程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研究发现中国高校工程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基本不能反映产业需求,表现在:人才培养定位同质化现象明显;培养目标在信息技能和行动技能的修订上存在矫枉过正之嫌,培养单位对工程管理硕士生职业资质培养的重视度严重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目标设计建议:建立用人单位参与培养方案设计的长效机制;警惕工程技术能力在培养过程中被“边缘化”的风险;强调培育提升工程管理硕士职业资质能力;立足学科优势,制定特色化培养目标。

    • 基于AHP的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研究

      2021, 21(04):139-144.

      摘要 (860) HTML (0) PDF 1.72 M (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胜任力冰山模型,总结科技人才的共性与特质,设计科技人才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模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科技人才评价的综合指标权重,并论证该指标的合理性,以期为山西省制定科技人才评价实施方案提供参考,以促进山西省科技人才的引进选拔和绩效评估。

    • 基于金融科技上市公司的企业风险研究

      2021, 21(04):145-149.

      摘要 (181) HTML (0) PDF 769.39 K (4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对发现企业面对的风险、风险出现的原因进行研究,采用Python爬虫获取金融科技上市企业数据及不同种类的风险事件的数据,再进行数据分析和金融科技与企业风险相关性研究。通过数据集对模型的验证,得出模型的正确率为0.834。结果表明:企业刚进入金融科技业务模块,提高了企业效率,降低了企业风险,随着金融科技发展的逐步深入,金融科技在企业中占比越来越多时,企业风险随之变高;同时,企业地区经营范围和企业年限带来的风险容易组合出现,企业规模和高管薪酬造成的风险容易组合出现,企业年限、企业利润和企业高管薪酬带来的风险容易组合出现,要特别注意企业年限和高管薪酬,原因在于容易与别的因素组合带来风险组合效应。

    • 成熟型资源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忻州市为例

      2021, 21(04):150-153.

      摘要 (333) HTML (0) PDF 766.34 K (4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结构性矛盾和生态环境恶化,主导产业选择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忻州市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忻州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发现,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第二产业21个行业进行综合评价,得分为正的6个产业依次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制品业。

    • 网络舆情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21, 21(04):154-158.

      摘要 (741) HTML (0) PDF 727.05 K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网络舆情、用户生成内容、个人情感、旅游地形象的关系和作用路径,研究构建包含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混合模型,设计包含网络舆情量表、个人情感量表、用户生成内容量表和旅游地形象量表在内的问卷,调查540名被试。利用统计软件(SPSS25、AMOS)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网络舆情对旅游地形象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网络舆情能够通过个人情感的中介作用预测旅游地形象;网络舆情对旅游地形象的直接预测作用和个人情感在网络舆情和旅游地形象间中介作用的前半路径受用户生成内容的调节。

    • 基于弃电量解决农灌电价交叉补贴——以甘肃省为例

      2021, 21(04):159-163.

      摘要 (179) HTML (0) PDF 1.01 M (4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灌电价长期受政府扶持,享受大量交叉补贴,扭曲了电价形成机制。弃风弃光电量规模巨大,造成能源资源浪费。基于电网公司购电成本管理的角度,以甘肃省为例,通过调研农灌负荷电量,对比省间农灌电价差异,测算出农灌负荷电价交叉补贴强度,论证了将廉价弃电量直接交易到农灌地区的可行性,提出的相关政策设计和商业化运营方案是实现降低电网公司平均购电成本、抵消部分农灌电价交叉补贴、降低弃电率的有效途径。

    • 苏州大学2012—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绩效分析与管理工作探讨

      2021, 21(04):164-168.

      摘要 (268) HTML (0) PDF 785.12 K (5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了苏州大学2012—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和资助情况,从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学科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苏州大学科学基金的资助绩效,总结了苏州大学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以期为新时期基础研究持续高效发展和依托单位科研管理能力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 网红经济视阈下黑色旅游发展新路径——以汶川地震遗址为例

      2021, 21(04):169-174.

      摘要 (330) HTML (0) PDF 1.09 M (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全民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红经济成为新的增长契机,网络上涌现大批网红城市、景点,这为城市、景点的大发展提供新的机遇。由于目前无相关方面的分析,故如何借助网红效应发展黑色旅游成为新的研究点。以汶川地震遗址为例,采用PEST-SWOT模型,对地震旅游业目前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4个方面的内外部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复合矩阵分析。分析认为,汶川应重视地震旅游发展机遇,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特色旅游新形象,文化与网红经济相结合,创造地震旅游新发展。

    • 创新经济时代下的商业特征描述模型:创新光谱

      2021, 21(04):175-183.

      摘要 (523) HTML (0) PDF 1.77 M (5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新行为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人类演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抓手。身处在由创新行为驱动的经济(创新经济)发展长河中,认清时代下的商业特征将有利于找到发展未来商业的明灯,也同时影响和加速人类对真实世界的认知。通过对全球近十年来近4 400篇相关样本文献及其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以及对各行业创新领域专家的调研验证,并基于作者在业内从事管理咨询尤其是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咨询人力资本咨询和全球创新业务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多年经验综合得出的。最终发现自2011年以来,创新经济驱动下的商业时代分别在意识形态、战略导向、管理效能、能力要求、环境特点、价值属性、组织构成这7大领域中表现出16条具有时代鲜明特点的商业特征。

    • 三亚城市旅游阅读空间职能研究

      2021, 21(04):184-186.

      摘要 (243) HTML (0) PDF 508.55 K (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研究城市旅游和阅读空间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进而研究三亚市城市旅游和阅读空间发展情况,分析三亚文旅融合的现状,对三亚城市不同的阅读空间进行分类区别介绍,并对城市阅读空间的传统职能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网络评论分析了解三亚城市旅游者对三亚市阅读空间的职能感知,三亚城市阅读空间的旅游化提供合理的建议,从而提出提升三亚城市旅游阅读空间职能的策略。

    • 品牌认同视角下“生产商-经销商-终端商”价值共创的逻辑再构

      2021, 21(04):187-193.

      摘要 (225) HTML (0) PDF 1.72 M (5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深入与完善,以品牌认同为引领的价值创造再一次引起关注,基于“生产商-经销商-终端商”三位一体的价值共创思维是重塑品牌形象强化品牌认同的关键。研究认为:经销商层面中人口基数、人均可支配收入、配送能力等是实现价值增值的因素,生产商层面中市场费用支持、分销政策支持、品牌战略提升是促进价值提升的关键,终端商层面中客情维护、货龄管理、品牌维护是保障价值实现的途径。

    • 眼动实验与消费者决策研究述评

      2021, 21(04):194-199.

      摘要 (359) HTML (0) PDF 885.93 K (5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眼动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领域中。在检索国内外相关研究后,围绕消费者认知——情绪、偏好和决策情境3个方面,对目前眼动实验在消费者决策研究中的运用进行了梳理与评述。目前关于眼动实验的研究多限制于产品包装、广告等直接视觉刺激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针对现有文献中存在的不足,从构建更加系统科学的理论模型、拓宽眼动实验运用范畴和对服务产品的眼动捕捉3个方面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基于DEA模型的机场应急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2021, 21(04):200-204.

      摘要 (373) HTML (0) PDF 970.08 K (4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机场应急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机场安全管理自身特点,对机场应急系统中的投入产出的整体性相对效率进行考虑,选取应急人员经费、机器设备经费作为投入指标,突发性时间损失值及应急事件达标率作为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江苏9个机场应急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仅有2个机场DEA有效,6个机场均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且其中4个为规模不匹配。对非DEA有效的机场提出改进建议,并对江苏机场应急资源配置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以期提高机场应急资源配置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闲置。

    • 基于机理研究的稠油蒸汽吞吐可行性评价——以旅大27-2油田为例

      2021, 21(04):205-208.

      摘要 (825) HTML (0) PDF 1.00 M (4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旅大27-2油田为普通稠油油藏,冷采开发见水早,含水上升快。为了评价蒸汽吞吐可行性,优化注气方案,对储层非均质性、稠油高温降黏特性、蒸馏特性、天然气溶解降黏、周期吞吐效果等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证明:旅大27-2油田储层非均质较强,冷采过程油水粘度比大是造成含水上升快的重要原因;热采过程,当温度大于100℃,温度对原油黏度降低不明显;该区块原油初馏点高,200 ℃以下,原油蒸馏效应基本不存在;注气实验表明,当原油中含有一定天然气,不仅具有明显降黏效果,而且可增加地层弹性能;蒸汽吞吐实验表明,蒸汽吞吐早期,吸气能力不高,随着蒸汽吞吐周期增加,吸气能力逐渐增加,实验周期产油量在第3周期达到最大值。研究结果可为热采注气方式实施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 基于超效率DEA-Malmquist的吉祥航空经营绩效评价研究

      2021, 21(04):209-214.

      摘要 (209) HTML (0) PDF 814.09 K (4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包括吉祥航空在内的中国8家上市航空公司2016—2019年经营绩效进行全要素评价,并运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8家公司4年间的生产效率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对吉祥航空经营绩效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吉祥航空的经营效率位于行业较高水平,近两年相对效率值均达有效;但生产率指数波动明显,近些年技术进步水平有明显下滑。在未来发展中,吉祥航空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创新,同时继续扩大市场规模。

    • 深圳LNG外输管道工程智能监控的建立与探索

      2021, 21(04):215-222.

      摘要 (218) HTML (0) PDF 3.84 M (5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能管道”与“智慧管网”逐渐成为油气管道行业发展的趋势。如何利用现有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丰富管道建设工程管控手段,成为提升管道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课题。结合深圳LNG外输管道工程试点应用情况,从管道建设工程的角度对智能监控进行探索。通过对管道建设工程智能监控构建基础,数据采集、录入、传输与同步,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实施以及智能化监控系统现状进行研究,从物联网的建立、数据可视化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智能监控在深圳LNG外输管道工程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智能监控在后续管道工程上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和方向。

    • 北斗星基增强系统的精确性研究

      2021, 21(04):223-227.

      摘要 (754) HTML (0) PDF 1.54 M (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以及北斗卫星星基增强系统的工作原理。研究影响卫星导航精度定位的主要来源,确定有3种误差源,分别为卫星钟差、对流层延迟误差、电离层延迟误差。在此之后,对影响定位精度最主要的误差源——电离层延迟进行分析。针对电离层误差提出了格网电离层模型的优化算法并通过数据采集和算法仿真对比得到较好的优化模型。通过仿真结果对比证明了优化算法能够有效降低电离层误差值。

    • 直升机滑橇式起落架落震仿真计算与试验验证

      2021, 21(04):228-233.

      摘要 (901) HTML (0) PDF 2.29 M (5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直升机起落架着陆性能直接影响直升机着陆载荷计算及机身设计,目前主要通过落震试验实测起落架的着陆性能。为了预先分析滑橇式起落架着陆性能, 采用RADIOSS/HyperMesh模态分析平台,建立滑橇式起落架的落震仿真模型,进行着陆性能仿真计算。并设计了滑橇式起落架落震试验,实测起落架的落震性能参数。通过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基于RADIOSS分析平台进行起落架着陆性能分析方法在工程上的可行性,同时通过仿真计算结合实测结果得到了滑橇起落架的着陆性能参数,为后续起落架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 空气放电特性参数间相关性研究分析

      2021, 21(04):234-239.

      摘要 (753) HTML (0) PDF 1.59 M (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同轴圆筒结构在非平衡状态下进行放电实验研究,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分析,探究常温空气放电过程中各特性参数之间的联系。实验发现,在电压满足阈值条件时,频率变化是直接影响等离子射流的主要因素,频率改变会引起射流长度相应的变化。频率的连续变化过程中,因电场驻波的影响存在突变点;而射流温度与频率变化虽受驻波影响,存在极值跳变,但射流长度与射流温度基本成对应关系;在满足阈值条件下,射流温度与电压之间呈线性增长关系;气体流速小于1 L/min时,流速变化对射流温度影响较大;当流速在1—4 L/min时,射流温度随气流速度变化较小。

    • 基于改进的DORATASK飞行签派员工作负荷评估

      2021, 21(04):240-243.

      摘要 (763) HTML (0) PDF 572.22 K (5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飞行签派员作为航空运行的重要人员,其工作负荷强度对航空公司效益有着重要影响。根据改进的DORATASK方法,对飞行签派员工作负荷进行研究,将签派员放行航班的过程细化为13个工作进程,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天气情况下每项工作内容进行评估,从而得出各项工作的难度系数,最终实现对飞行签派员放行一架飞机所承受工作负荷的评估。

    • 智慧电厂环境监测与风险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

      2021, 21(04):244-251.

      摘要 (172) HTML (0) PDF 4.39 M (4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满足水电厂环境监测与风险预警高效化、智能化需求,设计了一套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对 水、船、物、人等数据的感知,保障了水域可视化以及工厂安全。利用智能视频设备与AI智能分析平台对大坝关键位置进行实时监控,报告水位和流速情况,完成漂浮物告警弹窗与船舶智能分析;基于智慧消防物联网平台与AR全景可视化系统,实现仪表智能读取与告警联动。智慧电厂实测结果与现场勘察一致,能够为水域管理及故障识别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

    • 石化人工岛上换流站建筑结构抗爆设计

      2021, 21(04):252-256.

      摘要 (218) HTML (0) PDF 882.93 K (5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国外某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石化人工岛上换流站的主要建筑结构设计,依据美标ASCE41088和国标GB 50779的相关规定,对要求进行结构抗爆设计的建筑,从爆炸荷载、结构选型、分析方法及设计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柔性直流换流站GIS配电室为例,采用单独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分析和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分析方法,进行了单层门式刚架的结构抗爆设计和验算。结果表明,合理设计的延性结构体系一般可以满足远距离长持时爆炸荷载的抗爆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外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

    • 岩溶沉陷区埋地管道预警与极限位移响应分析

      2021, 21(04):257-263.

      摘要 (589) HTML (0) PDF 3.23 M (6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岩溶地区地表沉降导致管道逐渐失效破坏的严重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内压下在不同沉降长度时管道所达到极限位移状态下进行力学响应分析,并分析了在不同内压下管道的极限悬空长度,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管道极限位移和极限悬空长度及不同沉降长度下的管道预警位移,为管道安全预警及安全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沉陷长度的增加,管道跨中应力不断减小,两端应力逐渐增大,管道危险位置由跨中逐渐向两端转移;随着内压的增加,管道危险位置出现在两端时的沉陷长度越短;且内压越大管道最大位移和预警越大,管道极限悬空长度越短。

    • 喀斯特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2021, 21(04):264-272.

      摘要 (202) HTML (0) PDF 3.95 M (5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贵州省独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二元水文结构及典型的喀斯特低山丘陵地貌区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易发生由气象因素引发的农业灾害,导致农业减产。运用修订的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贵州省2000—2017年31个气象站点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利用ArcGIS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研究贵州省植被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量空间分布特征,利用Matlab软件对参考作物蒸散量栅格数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及显著性检验,探究贵州省参考作物蒸散量的趋势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影响贵州省参考作物蒸散量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①贵州省ET0分布特征为东南部地区高于西北部地区,喀斯特地区低于非喀斯特地区,喀斯特石漠化较为严重的毕节地区、安顺、贵阳及黔南地区的北部地区为ET0最低区,植被生长季年平均 ET0 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②高海拔地区的ET0未发生突增或突减变化,较低海拔地区ET0在不同年份骤增或骤减变化;③影响贵州省ET0的主导气象因素是温度与风速、降水次之。

    • 大型光学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软件设计与实现

      2021, 21(04):273-277.

      摘要 (232) HTML (0) PDF 1.85 M (5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中国战略性大型光学设备需求不断增大,传统的大型设备管理模式已经逐步影响了大型设备的维护和生产,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综合的全寿命周期管理软件,将生产与维护相结合,在对系统的维护过程中记录关键数据,以求在设备再生产或者改进中发挥经验作用。为了实现上述需求,采用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模式的数据库技术,通过ACCESS软件建立数据库,通过C#语言连接并访问、修改数据库,使用WPF构建用户界面,开发了软件系统,实现了预期功能。通过实际使用,验证了全寿命周期管理软件的引入提高了大型光学设备的维护效率,方便了研发人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

    • 磁巴克豪森噪声信号检测传感器的设计

      2021, 21(04):278-283.

      摘要 (342) HTML (0) PDF 2.47 M (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铁磁性材料设计一种获取磁巴克豪森噪声信号的检测传感器。通过有限元电磁仿真软件Ansoft对励磁常用的H型和U型励磁模块进行仿真分析,分析对特定试件的磁化效果,并根据磁化效果及制作难度,最终选定H型磁轭作为励磁模块。理论计算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影响磁巴克豪森噪声信号检测传感器性能的因素,得出结论:磁场在垂直于材料表面传播会出现衰减,并且与线圈激励信号频率成反比,可通过调节信号的频率来实现磁化深度的调节,信号的幅值会影响试件的磁化强度;接收线圈的灵敏度与磁芯的长度、直径及缠绕线圈的匝数成正比,但还需考虑缠绕线圈的分布电容、有效电阻及接收线圈的大小等因素。最终,设计的检测传感器可获得具有较好信噪比的磁巴克豪森噪声信号。

    • 基于动态冲击试验的通勤类飞机座椅符合性验证技术

      2021, 21(04):284-289.

      摘要 (304) HTML (0) PDF 1.89 M (5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产某型民用通勤类飞机为了取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型号合格证,机上座椅需进行设计更改并补充进行应急着陆情况下的动态要求符合性验证。通过对适航条款及相应标准的解读,研究了基于动态试验的航空座椅动态要求适航验证技术,其主要包括座椅动态性能基本要求、试验构型及工况筛选、试验规划、合格判据和试验结果分析等内容。结果表明,该型机旅客座椅满足适航规章对座椅的动态性能要求。该项旅客座椅动态性能试验的成功为型号取得EASA型号合格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型飞机也即将成为第一个取得欧洲型号合格证的国产飞机。

    • 成对点云对应关系优化的点云配准算法

      2021, 21(04):290-294.

      摘要 (568) HTML (0) PDF 1.25 M (5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点云配准过程中存在的迭代次数多、易收敛到局部最优、配准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成对点云对应关系优化的点云配准方法。首先利用快速特征直方图(FPFH)与特征优化生成初始的对应关系;然后通过检查对应点之间是否满足最邻近原则得到初始的对应点集,再对初始的点集进行L2范数比值判别,基本选择出正确对应关系的对应点集,最后通过交替优化计算点云的变换矩阵,实现点云的精确配准。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配准速度快,配准精度较高,并且对重叠度低、噪声大的点云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 航站楼内旅客导向标识的设置与优化研究——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为例

      2021, 21(04):295-304.

      摘要 (920) HTML (0) PDF 5.28 M (6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枢纽机场旅客导向标识的科学设置展开探讨。为解决旅客导向标识的空间位置设置问题,建立了关键节点选择优化模型,运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运用LINGO软件进行计算求解。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对其导向标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改进建议,使旅客导向标识更加科学合理、便捷高效。

    • 机场运行高峰时段确定方法研究

      2021, 21(04):305-309.

      摘要 (709) HTML (0) PDF 1.39 M (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科学评估机场高峰对机场运行的影响,科学配置机场运行保障资源,引入交通流理论,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法提出机场运行高峰时段的确定方法。通过研究机场高峰流量与年旅客吞吐量之间的关系,对高峰日航班起降架次分布规律进行分析。以国内某大型运输机场的高峰日和次高峰日航班运行数据为例,通过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该机场高峰时段,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为科学确定机场运行高峰时段提供理论依据。

    • 掘进工作面过断层运输与回风巷道支护及效果分析

      2021, 21(04):310-313.

      摘要 (194) HTML (0) PDF 1.27 M (3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断层破碎区巷道有效支护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沁和能源集团九鑫煤业有限公司205工作面运输与回风巷道过断层为试验对象,采用分析法对工作面运输与回风巷道过断层进行分析。提出冒落区顶板注浆治理、破碎围岩超前预注浆、锚杆+锚索+网的联合支护方式并对支护后的巷道围岩变形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巷道顶板下沉量为60 mm、底鼓量为50 mm、两帮移近量为81 mm,巷道变形量较少,巷道得到了有效控制。

    • 显示设备固定结构在高铁既有站的应用研究

      2021, 21(04):314-318.

      摘要 (213) HTML (0) PDF 1.90 M (4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一种高铁既有车站站台层的LED显示设备安装固定结构的应用。这种抱柱式站台显示屏固定结构通过将LED显示屏固定于站台层两支撑立柱之间,解决了高铁线路中一些老式铁路既有车站运行班次多、运营状态不允许长时间站台施工和不能破坏站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问题。基于三维建模和数值仿真对这种设备固定结构进行一系列静力学结构分析,包括在极端工况环境下的静态应力、应变和位移分析,结果安全有效,安装作业符合现场施工要求,实现了此类高铁既有站站台结构上LED显示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为了研究这种抱柱式站台显示屏固定结构的工作可靠性,应用数值分析软件对结构模型进行预应力模态分析,在风荷载作用下分析各阶频率下结构的变形程度以及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影响,从而验证了这种LED显示设备固定结构在铁路信息显示技术上,特别是在高铁既有车站上应用的有效性及其应用价值。

    •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探索

      2021, 21(04):319-323.

      摘要 (653) HTML (0) PDF 1.28 M (5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中国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构建有效可行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积极预防和应对生产安全事故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机械制造企业应急管理的特点,基于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应急管理机制,从事前预防、事故响应以及事后处理3个环节入手,建立企业控制风险、防范事故的长效机制。研究表明,严格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把事故预防这道安全门筑牢筑实,以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倒逼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把风险控制住,把隐患治理清,做到无急可应、有急能应、闻警即动、快速恢复,对机械制造企业事故的预防与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流化床结晶器内氯化钠晶体的磨损过程

      2021, 21(04):324-330.

      摘要 (727) HTML (0) PDF 2.35 M (4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晶器中晶体磨损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在流化床结晶器(FBC)中,对氯化钠晶体的磨损特性进行研究,利用磨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磨损时间、循环流量和晶体磨损倾向性对磨碎现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流化床结晶器中颗粒的磨损是由表面磨损引起的,且颗粒的磨损过程与颗粒的物理特性和流化条件密切相关。目前广泛使用的Gwyn模型不能准确地描述颗粒物性与磨损之间的关系。为此,提出一种新的颗粒磨损动力学模型,结合颗粒的材料特性来描述晶体磨损过程。通过实验对比研究,新模型的预测更符合晶体真实磨碎现象。

    • 高烈度区铁路桥梁位移型和速度型阻尼器减震对比研究

      2021, 21(04):331-336.

      摘要 (185) HTML (0) PDF 4.44 M (4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川藏铁路雅拉河大桥为研究对象,研究近断层高地震烈度区合理抗震措施。以墩梁连接构造位移为控制指标,比选不同吨位等级的速度型和位移型阻尼器,初步拟定阻尼器合理力学性能参数。通过对比不同减隔震方案桥墩、桩基、连接构造和主梁性能指标,得出合理减隔震方案。研究表明:同等吨位的速度型阻尼器对连接构造限位和对结构内力响应的减震效果均较好;横桥向阻尼器速度响应低于顺桥向,同时120 t屈服力的位移型阻尼器取得了与100 t阻尼力设计值的速度型阻尼器相近的减隔震效果。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
《科技和产业》
喜报 | 学会期刊《科技和产业》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24年度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