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20卷第0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科技金融发展能否促进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中介效应检验模型

      2020, 20(06):1-8.

      摘要 (1155) HTML (0) PDF 1.21 M (7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10—2017年科技金融发展与上市中小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揭示科技金融发展影响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以及政策性科技金融与市场性科技金融之间内在关系。研究发现:政策性科技金融与市场性科技金融之间的替代效应略大于互补效应;商业银行贷款和创业风险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财政科技投入仅通过降低企业研发投入间接抑制其技术创新;资本市场融资不仅直接抑制企业技术创新,而且通过降低企业研发投入间接抑制其技术创新。

    • 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2020, 20(06):9-15.

      摘要 (787) HTML (0) PDF 1.28 M (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分析,结合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借鉴相关文献的观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归纳出10个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并对其科学性、合理性进行了分析;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10个制约因素的影响程度排序。在此基础上,从提高重视程度和市场观念意识、改革管理体制、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支撑机构建设等方面,系统地提出在新的发展历史条件下,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 云南省先进装备制造业现状和发展策略

      2020, 20(06):16-20.

      摘要 (535) HTML (0) PDF 1.72 M (6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比研究了云南先进装备制造与全国水平的区别,归纳了其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利用九因素模型工具,分析了云南先进装备制造业各产业部门的发展程度,提出了分级分类发展产业的策略。

    • 基于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研究

      2020, 20(06):21-25.

      摘要 (425) HTML (0) PDF 1.03 M (5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科学准确预测中长期电力需求有利于电力工业的科学规划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考虑宏观经济、产业结构等六大类共24个影响电力消费的因素,较为全面地体现经济特征,使用因子分析有效消除因素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基于参数设置相对简单的极限学习机,提出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极限学习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利用该模型进行历史负荷序列预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 金融驱动因素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福建省的数据研究

      2020, 20(06):26-31.

      摘要 (559) HTML (0) PDF 972.54 K (6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些年,如何控制并减少碳排放量已成为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研讨主题。从2003年提出的福建发展战略新定位——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以来,福建省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费量的不断攀升,由此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为长远发展考虑,要解决高投资、高耗能、高污染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问题,福建省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福建省1997-2017年的碳排放量和金融对碳减排的驱动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如何减少碳排放提出建议。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广州总部经济产业关联研究

      2020, 20(06):32-36.

      摘要 (383) HTML (0) PDF 780.68 K (5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产业关联研究方法来研究数据贫乏的新型经济模式在理论和实际上都存在着诸多困难,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开发的研究方法可以解决这些困难。利用灰色关联度具有方向性的特征,结合产业发展的数据,可以计算产业影响力系数和产业感应度系数。对广州总部经济的产业关联进行研究,计算总部经济产业间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了广州市的总部经济发展现状,明确了产业之间的关联性,给出了发展广州总部经济的具体措施,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 MOOC网络的行为交互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0, 20(06):37-43.

      摘要 (465) HTML (0) PDF 1.41 M (6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规模开放课程已成为一种在线学习的新途径,探索学习者-课程交互关系网络的拓扑结构,对于提高学习者参与度和MOOC平台的活跃程度具有重要作用。研究随机爬取“中国大学MOOC”的学习者数据,利用复杂网络分析工具探究学习者的度分布演变,基于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建模,提出学习者学习增益产出模型,并利用Pajek软件将二模网映射至学习者一模关系网;同时结合学习者的属性数据,构建属性数据各分量影响学习者参与课程度的回归模型。

    • 基于产业创新系统模型的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研究

      2020, 20(06):44-50.

      摘要 (504) HTML (0) PDF 1.77 M (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中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产品的智能化、工业的信息化显得越发重要。本文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结合中国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构建了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创新系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应当在技术识别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技术发展路径,并与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作,对“硬件、软件和互联网服务”整个生态系统进行升级。

    • 企业家精神、外部环境与创新效率

      2020, 20(06):51-56.

      摘要 (601) HTML (0) PDF 921.98 K (6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15-2018年的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采用熵权法和随机前沿模型(SFA),实证检验了企业家精神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外部创新环境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效率,其中企业家的创新意识、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较为重要;市场化进程对两者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家精神越能发挥积极作用,金融发展水平则无明显调节效果。

    •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

      2020, 20(06):57-63.

      摘要 (456) HTML (0) PDF 2.21 M (7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新对于高技术、高投入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参照自然生态系统构建了生物医药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描绘因果关系图及存量流量图,分析影响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要素,据此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和发展提出完善政府政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产学研合作程度和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运用和保护等对策建议。

    • 数据足迹视域下的南粤古驿道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以河源粤赣古驿道为例

      2020, 20(06):64-68.

      摘要 (532) HTML (0) PDF 1009.84 K (6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旅游消费比例日益增长,游客体验交互效应及价值共创成为常态。旅游数字足迹挖掘与研究,有利于以游客体验核心价值、最佳利益为出发点,构建服务型企业管理制度层面的口碑及业界诚信,从而实现企业、员工与游客最终的共赢。基于南粤古驿道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视角,选取河源粤赣古驿道为研究区域,运用ROST网络文本分析、百度指数等数据挖掘方法,从多维度、多视角开展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对河源粤赣古驿道及其沿线景区开发、游客满意度优化提供针对性策略。

    • 陕西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研究

      2020, 20(06):69-74.

      摘要 (420) HTML (0) PDF 1.37 M (5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测算了陕西省2009—2018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度。研究结果显示,2009—2013年,陕西省制造业的综合发展指数高于生产性服务业,2013—2018年,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指数高于制造业,陕西省2009—2018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正从失调走向协调,最后提出了促进陕西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实践、挑战与路径

      2020, 20(06):75-79.

      摘要 (458) HTML (0) PDF 713.05 K (6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和路径。通过梳理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的做法和成效,分析成果转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加快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 茶种植农户的经营现状及问题研究——基于云南的例证

      2020, 20(06):80-84.

      摘要 (394) HTML (0) PDF 952.45 K (5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茶叶是云南的传统优势产业,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云南茶种植农户基本特征,茶叶生产经营现状,以及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的描述性统计,了解到当前云南茶种植农户生产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通过加强云南茶叶市场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民技能培训和职能教育、提高茶种植户风险意识来全面推进云南茶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 高质量发展经济评价体系的思考与探索

      2020, 20(06):85-91.

      摘要 (459) HTML (0) PDF 1.27 M (5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的经济已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目前国内对于高质量发展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对高质量发展以及构建高质量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国内外已建立的评价体系的现例进行了解析。研究发现,为了更好地完善我国高质量发展经济评价体系,在构建时应重视创新要素,在指标选取时采用科学的验证手段、注重数据收集严谨性。由此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经济评价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建设性视角。

    •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及优化路径分析

      2020, 20(06):92-96.

      摘要 (547) HTML (0) PDF 826.38 K (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呈深度发展态势,然而从各省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产业链重塑力度不高、产业集聚规模小、产品生产不均衡、政策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基于马克思分工协作理论,发现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现存问题主要是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分工不彻底以及军民品分工导致分割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最后提出应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以协作为重要手段、以骨干企业为牵引、以政策为支撑等路径优化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

    •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中廖村旅游扶贫研究

      2020, 20(06):97-102.

      摘要 (752) HTML (0) PDF 1.14 M (5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旅游扶贫是解决旅游资源富集地区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厘清了中廖村旅游扶贫现状,总结了扶贫工作的已有成效,认为尚有部分村民没有实现真脱贫。然后,立足于外部性理论探究当地旅游扶贫中的外部影响,发现旅游扶贫有助于增加居民收入、改善生活环境,但是也会增加社会治理成本、产生交通问题,甚至引发公地悲剧。因此,认为可以从政府主导、经济调节、公众参与三个方面来降低负外部性。

    • 工业互联网影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

      2020, 20(06):103-106.

      摘要 (440) HTML (0) PDF 635.43 K (5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工业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工业互联网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分别从三个方面对工业互联网影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阐述:首先,工业互联网构建了企业与用户无缝对接的平台,促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其次,工业互联网提高企业生产效能,优化生产流程,创新生产方式,推动制造业企业高效化转型。再次,工业互联网在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得到应用,有效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助力制造业企业生态化转型。

    • 技术创新路径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

      2020, 20(06):107-111.

      摘要 (483) HTML (0) PDF 687.94 K (5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05-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层面的自主创新、技术引进以及模仿创新对制造业升级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东部地区的影响效果最大,中部地区技术引进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果不显著,西部地区的技术引进对制造业升级会产生负向影响且模仿创新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不显著。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基于熵权法的进近管制培训指标分析及动态优化

      2020, 20(06):112-117.

      摘要 (428) HTML (0) PDF 1.40 M (5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进近管制岗前培训对管制学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作用的增强,素质指标优化方案能够重新调整培训侧重点,把握培训进程。为符合进近管制素质的需求,结合分局进近岗位入职培训的实际情况,群策讨论进近管制的23项技能素质和6项非技能素质,并融入熵权法对进近管制指标的实时测算,以探讨熵权与群策权值结合方式。结果表明,熵值加权权重算法既能考虑素质能力缺陷的变化,又遵循了指标原本重要度,更符合管制培训实际需求。两阶段培训数据权值结果,反映出学员在练习后扫视能力和调整能力的提升,进而使培训的侧重点转变为提升冲突解脱等第二层次能力。该模型算法及其应用,为进近管制培训体系的动态调整提供了一种有效探索。

    • 基于眼动实验的网页分类信息优化设计研究

      2020, 20(06):118-122.

      摘要 (435) HTML (0) PDF 2.03 M (6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旨在探究网页界面中的分类信息设计对用户认知效果的影响规律,进而为分类信息的优化设计提供工效学建议和设计指导。基于分类信息两个设计特征,即整体的视觉复杂度和有无图标辅助展示类别信息,设计四个分类信息设计形式作为实验材料,使用眼动仪对目标搜索任务下用户的认知效果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复杂度对用户认知有显著影响;图标差异仅对反映用户认知的感知易用性指标有显著影响。采用简洁的设计,辅以形象化图标对类别信息进行展示,可以提高分类信息设计水平。

    • 民用航空发动机维修服务产品定价方法研究

      2020, 20(06):123-129.

      摘要 (1014) HTML (0) PDF 1.52 M (5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民用航空发动机维修类服务产品的费用构成,分析其定价考虑因素,基于作业成本法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产品定价及费率分配方法。结合航材支援服务产品定价案例,采用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作业成本法在航空发动机维修类服务产品成本计算及费用分配方面能够有效指导产品定价。

    • 超大直径深水盾构隧道人员安全疏散研究

      2020, 20(06):130-133.

      摘要 (694) HTML (0) PDF 1.14 M (5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超大直径深水盾构隧道内人员安全疏散方式,以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工程(南段)为研究背景,提出了盾构段采用楼梯和滑梯相间布置的方式来疏散人群。通过分析人员安全疏散参数、疏散时间和模拟人员疏散工况,得到隧道内疏散设施的合理关键参数。结果表明,仅交替设置间距为60m的疏散滑梯和楼梯时,人员必需安全疏散时间最小为535 s,少于可用安全疏散时间1 800 s,满足安全疏散的需要。研究可为同类型隧道的人员疏散方式提供参考。

    • 某成品油管道岩石挤压段顶部应力响应

      2020, 20(06):134-137.

      摘要 (373) HTML (0) PDF 1.01 M (5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X射线应力测试原理,对某成品油管道岩石挤压段顶部位置的轴向应力和环向应力进行测试,并计算对应的Mises等效应力。将移除岩石前后挤压管段的各种应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岩石挤压管段顶部的轴向应力为拉应力,环向应力为压应力,相同位置的轴向应力值大于环向应力值;轴向应力和Mises等效应力在管道轴向呈“W”状分布,环向应力在管道轴向呈“V”状分布;移除岩石后,轴向应力、环向应力以及Mises等效应力均有不同程度减小,其中轴向应力和Mises等效应力减小值曲线呈“倒V”状,环向应力减小值曲线则呈“V”状。

    • 盾构施工信息化管理研究与应用

      2020, 20(06):138-143.

      摘要 (442) HTML (0) PDF 2.15 M (6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盾构施工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手段实现盾构在施工过程中数据集中管理,大数据分析,辅助管理者进行分析与决策,充分体现信息化在工程中应用价值。通过提出盾构施工信息化管理思路,对盾构机监控管理和盾构区间的视频监控管理、监控量测管理、隐患排查管理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融合管理分析。最后,以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小菜园站—火车北站区间)为背景,进行了工程应用研究。

    • 不停航施工期间机场机位资源管理研究

      2020, 20(06):144-148.

      摘要 (527) HTML (0) PDF 1.74 M (5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不停航施工期间机场机位资源使用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比机场日常运行和不停航施工两种情况,在考虑机位使用原则及航空器场面运行限制因素的前提下,归纳总结出施工情况下新增的场面运行限制;然后根据新增限制对机场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将其抽象为机位使用的附加成本,作为受影响机位的使用约束;最后对某机场飞行区改造施工进行调查,给出机位使用方案,期望给开展类似施工的机场提供参考。

    • 基于TOPSISI的空管运行单位安全能力分类评估研究

      2020, 20(06):149-153.

      摘要 (477) HTML (0) PDF 673.51 K (5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空管一线运行单位的安全出发,考虑到航班量逐年递增以及各空管运行单位年飞行保障量存在较大地区性差异。为使各空管运行单位现有安全保障能力与其飞行保障量更好的匹配,将塔台、区域保障架次和跑道数量作为重要的属性来进行空管安全能力评估单位分类。运用已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标准离差法-TOPSIS排序法,通过输出结果验证单位分类评估的合理性。

    • 海上油田负压作业有效负压值分析与管柱优化探讨

      2020, 20(06):154-159.

      摘要 (1075) HTML (0) PDF 2.35 M (6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海上油田常采用负压射孔或平衡射孔负压返涌技术,以降低射孔作业对储层的污染问题,但当前作业并未考虑管柱结构对实际有效负压值的影响,且作业中有时会因井下工具原因导致复杂事故。在常用负压作业管柱结构的基础上,计算分析了RTTS封隔器位置、负压阀下入深度、钻杆套管尺寸等因素对有效负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将RTTS封隔器置于井口位置,有效负压值不低于预设值的98%;在满足造负压的前提下适当提高负压阀的位置,由此对有效负压值的影响可以忽略。探究了采用环形防喷器替代RTTS封隔器、减小负压阀下深等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并针对该方案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相比传统方案,改进后的负压作业管柱无RTTS封隔器,负压阀位置处井斜小,作业过程简化,有利于提高现场作业效率。

    • 海上热采锅炉给水处理工艺研究与实践

      2020, 20(06):160-164.

      摘要 (516) HTML (0) PDF 1.38 M (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稠油热采注汽锅炉水质要求高,常规锅炉供给水处理系统流程长、占地大、操作维护复杂,难以应用于海上平台热采生产。调研海水淡化流程,基于海上油田生产和环境特点研究适用于海上平台稠油热采的海水淡化方案,通过对比海水预处理方案、脱氧方案并分析不同干度的脱盐方案,提出不同蒸汽干度指标的锅炉给水处理系统流程。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渤海某油田稠油热采开发的设计和工程实施中,为稠油规模化热采锅炉给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建议。

    • 生态环境保护下的国际贸易的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0, 20(06):165-170.

      摘要 (559) HTML (0) PDF 979.69 K (5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不同历史阶段都呈现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不同阶段也都有贸易的身影。全球化带来的贸易自由化浪潮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走高质量发展的贸易之路是促使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增强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等手段增强贸易竞争力,并致力于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才能避免生态殖民带来的不良后果。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
《科技和产业》
喜报 | 学会期刊《科技和产业》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24年度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