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7.
摘要: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和工业4.0进程的不断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不断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主要通过文献计量和专利分析等手段,对国内外机器人产业研发态势以及政策进展进行了研究分析,以对浙江省机器人发展路径给予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2016(05):8-12.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家电产业面临着转折,为了把握产业融合的机遇,通过剖析推动产业演化的要素,构建了产业突破创新的系统演化模型,揭示了技术创新节奏与市场拓展效率之间的动态平衡,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以家电中的电视制造演化为例,模拟分析了在彩电制造与互联网日益融合的背景下,产业中在位企业与新进入企业,必须主动加快产业融合的步伐,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运营模式,才能在产业系统演化的突破阶段确立新的竞争优势。
2016(05):13-17.
摘要:基于社会转型时局与产城融合理念的提出,从时间维度、空间格局、产业特征以及价值导向四大层面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城融合理念进行再认识。在当前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之下,城市的发展应该逐步完成由物的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型;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由功能主义过渡到人本主义继而朝多元共生的价值取向转型。未来阶段,“产”、 “城”间的融合会呈现出“产”、“城”、“人”、“境”、“文”多要素碰撞与融合的发展格局。
2016(05):18-21.
摘要:以上海市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利用深市和沪市主板、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2012-201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高管团队人力资本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高管平均年龄对企业创新能力有负向显著影响;高管团队平均受教育水平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管团队平均任期对企业创新能力有负向显著影响;高管团队女性占比对企业创新能力没有显著的影响。
2016(05):22-25.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迅速崛起,成为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研究过程中以钻石模型为基础,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机遇六个方面对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进行系统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2016(05):26-32.
摘要:发展产业集群是当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扎根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在产业集群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7个期刊2005年至2015年的产业集群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梳理和总结,通过对现有研究内容的编码和提炼,对产业集群研究的四个主题——集群创新、集群演进、集群网络、集群治理进行总结,给出研究框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简要概述。
2016(05):33-35.
摘要:生鲜电商行业具有万亿的市场潜力,但目前市场渗透率却不足3%,拥有较大的想象空间,全球范围内大量的资本开始涌入,资本的不断加入必将推动生鲜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供应链、损耗、保鲜、冷链等难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可以逐渐解决,但是因为生鲜产品的特殊属性,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仍然是生鲜电商发展的最大难题。主要将生鲜电商众包物流模式与其它物流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为生鲜电商行业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
2016(05):36-40.
摘要:使用DEA模型对我国东部11个省市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虽然有6个省市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较高,但仍有5个省市效率不高,存在不同程度的创新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基于此提出各省市应该充分发挥资源和地理位置的优势,不断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使其能够在经济转型期间以创新驱动发展并带动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
2016(05):41-46.
摘要:从人格的大五模型出发,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概念,研究了人格特质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以及内在动机的调节作用。采用潜在回归分析和简单斜率分析,对304份维基百科的活跃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潮流领导者特质和亲社会价值取向对知识共享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意见领袖特质对知识共享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内在动机在潮流领导者特质与知识共享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而在亲社会价值取向与知识共享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
2016(05):47-51.
摘要:基于社会网络的“嵌入性“视角,分析了服务外包网络的结构特征、关系特征和动态演进特征,提出了两类服务外包关系模式,并对其关键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
2016(05):52-56.
摘要:为了提升中国创新能力,借鉴欧盟从1999-2011年实施创新政策措施的经验教训,在创新政策趋势图和创新联盟记分榜的数据基础上分析了创新政策对发展经济、科技的作用。总结了欧盟创新政策成功的经验,并就我国如何制定合理、有效、完整的创新政策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2016(05):57-64.
摘要:技术创新是保持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价值的重要手段,行业特性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以创业板44家电子元件企业和39家生物医药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行业特性对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在不同行业的表现差异显著。电子元件企业创新专利数量明显更高,并与企业价值呈倒U型关系,生物医药产业专利数量则与企业价值呈正U型关系。电子元件企业创新领域相对分散,技术创新性对企业绩效影响较弱。生物医药产业对专利创新性的要求更高,专利创新程度对企业价值影响更大。电子元件企业技术创新以渐进式创新为主,生物医药行业则将基础性专利突破作为创新重点。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产业异质性,有效配置资源,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2016(05):65-70.
摘要:共同配送采用多个企业联合组织起来实施配送活动的方式,其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共同配送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对于定价问题还一直是个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共同配送服务质量因素,建立寡头竞争市场下共同配送定价模型,并设计粒子群算法,采用帕累托改进方法和总收益最大解方法对模型进行具体求解,得到相关的结论,最后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2016(05):71-77.
摘要:利用规则藤Copula模型对北大西洋布伦特原油(Brent)、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迪拜(Dubai)、米纳斯(mns)、辛塔(xt)、大庆(dq)共6个原油市场进行建模,将6个地区原油市场间的联动性纳入一个模型之中,探讨金融危机前后我国与其他5个国际原油市场间的相依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金融危机的发生加深了国内外原油市场间的联动性;大庆作为藤结构第一棵树的根节点,与其他5个原油市场的联系最为紧密且均存在正向联动性,其中与米纳斯和辛塔的联动性最显著;北大西洋布伦特原油比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对我国原油价格的影响更大。
2016(05):78-82.
摘要:以城市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广州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计算结果表明: 2000-2013年,广州创新能力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增长迅速,但创新投入变化相对稳定。
2016(05):83-91.
摘要:针对国有科技型企业科技性、研发创新性、高收益和国有性质并存的特点,按照平衡计分卡思想从财务、利益相关者、研发与创新、内部业务经营流程和学习与成长五个层面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在内的绩效评价层次指标体系,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有科技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的空白;利用可拓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进行了研究,解决了构建判断矩阵时忽略专家评价模糊性和判断矩阵不具有一致性的问题;最后,通过专家对指标体系的判断评价对国有科技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了确定。
2016(05):92-94.
摘要:针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乏力、科技服务平台欠缺等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整合技术、资本、市场等创新要素,中关村天合开辟了科技成果转化一条新路径,探索出科技成果转化一种新模式,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2016(05):95-99.
摘要:为快速准确地获得住宅工程造价时间序列变化的内在规律,提高住宅工程造价预测效果,将灰色GM(1,1)预测方法和马尔可夫概率转移方法有效结合起来,建立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对住宅工程造价进行预测,并应用该模型对成都市住宅工程造价实例进行预测分析,其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吻合较好,表明所建立的该预测模型是可行的,在住宅工程造价预测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016(05):100-104.
摘要: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知识产权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对于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规范市场行为,提高科技创新综合竞争力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Yet2是世界上第一个开放创新服务平台,如今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网络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对比发现,我国知识产权市场出现服务不足、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专业人才紧缺等问题。通过对Yet2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的发展历程和营运模式的分析,提出对我国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启示。
2016(05):105-108.
摘要:为了提高神经网络对股市时间序列的预测精度,首先利用谐波小波对股票市场数据进行多尺度分解,将其分解为不同尺度且具有平移不变特征的谐波小波分量;然后根据股市时间序列的特点,构建递归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短期预测,以不同尺度的谐波小波分量为输入数据,对股市数据进行多尺度预测;最后对不同尺度的预测结果进行谐波小波重构,得到最终的股市预测数据。对我国股票市场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股市时间序列经谐波小波分解后,股市数据中不同投资时间水平的价格波动可以被较好的分离,有效地提高了股票市场数据的预测精度。
2016(05):109-112.
摘要:信用评级中介机构不仅是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以中关村50指数最新股票池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K-means聚类分析等方法,统计整理金融创新视角下科技型上市企业Z值模型和信用评级标准,并验证文章所提出的Z值模型在深证科技100指数最新股票池的有效性。通过分析发现,Z模型关于科技型上市公司的信用评级结果具有一定参考性,但不具有持久性。
2016(05):113-116.
摘要:在资本约束日益严格的情形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年我国13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以RAROC指标为核心分析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的效率高低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上市商业银行风险调整后收益率的标准差水平普遍都不够理想,各类业务之间的发展均衡性不高。此外,银行各类业务发展的均衡水平与风险调整后收益率的大小匹配度不高,最终提出相关建议。
2016(05):117-121.
摘要:农村金融不仅是农村现代化经济的核心,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的关键力量。中国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一个高效的现代化农村金融体系不可或缺。就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及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2016(05):122-124.
摘要:基于平台的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和金融的影响力是目前所有互联网金融模式中最大的。以余额宝为例,将感知平台特征、消费者特征、产品特性、扩散渠道、感知风险与技术接受模型结合,建立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扩散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感知平台特征、消费者特征、产品特性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并且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扩散渠道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使用态度具有显著影响。
2016(05):125-130.
摘要:从林贷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林农参与林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因素,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找出影响林农林贷意愿的显著性因子及其大小,分别针对政府、金融机构、林农等方面为制定林贷发展政策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2016(05):131-136.
摘要:有效的薪酬体系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企业绩效,“限薪令”的出台引发了关于央企内部高管与普通员工悬殊薪酬差距的激烈讨论。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A股央企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研究,探讨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考虑财务风险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而财务风险会显著弱化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绩效的作用。因此,企业管理者只有将两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绩效的持续提升。
2016(05):137-143.
摘要:全球气候谈判中各国的分歧焦点之一在于对国家碳排放责任的界定,建立公平有效可行的碳排放责任划分原则关系着各国的利益,并深刻影响着各国减排政策。目前由IPCC等机构所定义的“生产者”碳排放责任划分原则经过长期理论和实践发展已成为广为接受的责任划分原则,然而该原则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基于完善该原则的考虑,“消费者原则”、“收益原则”及“共担责任原则”等原则相继被提出。综合比较各责任原则及其实证方法,有利于中国寻求更加公平的碳排放划分原则并为合理界定中国的碳减排责任提供理论依据。
2016(05):144-147.
摘要:我国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投身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借助国际组织平台,引进了国际资金和先进技术、开展多边合作。与发达国家建立政策对话和交流机制,引进先进气候友好技术和成功经验,并一起推动面向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建立了南南合作机制和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产品等支持。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我国正逐步成为全球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174221; 62144346 E-mail:kejihechanye@kjhcy.org
版权所有:科技和产业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