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23(20):1-11.
摘要: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EDA)模型测度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并通过熵值法测度区域创新能力,最终构建系统GMM模型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类型财政科技支出效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科研产出效率与区域创新能力间呈现倒“U”形关系,经济产出效率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创新能力。人力资本负向调节科研产出效率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倒“U”形关系,但在经济产出效率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2023, 23(20):12-17.
摘要: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以2016—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财政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的财政补贴能够激励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高强度的财政补贴反而会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倒U形”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竞争强度的提高不仅能够加深财政补贴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倒U形”关系,还会推迟倒U型关系拐点的到来。
2023, 23(20):18-23.
摘要:选取201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不确定性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并探究管理者能力在环境不确定性与商业信用融资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环境不确定性的提高会显著减少公司的商业信用融资,而管理者能力可以有效缓解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研究结果对企业缓解商业信用融资约束,以及相关部门规范商业信用市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3, 23(20):24-28.
摘要:科研机构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重要构成,近年来,国内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为进一步提升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文章选取国内典型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研究,凝炼主要特征并提出持续优化完善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打通科研机构“科研-中试-产业化”一体化各环节、给予科研机构各类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充分激励、探索多种金融方式提升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等启示建议。
2023, 23(20):29-34.
摘要:为了考察数字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明确这种促进作用在时间和地域上的规律以及不同,选取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份(因数据缺失,为报告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TOPSIS法和Super-SBM模型对我国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状况进行测度,并构建面板计量模型,对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水平和绿色发展效率基本呈上升态势;数字经济正向促进区域绿色发展,并成为区域绿色化转型的主要动力;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的促进效应存在着地域差异,数字经济给东部地区带来的“绿色红利”其他地区多。
2023, 23(20):35-43.
摘要:针对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差异化和统一许可定价问题,本文分别构建了两阶段差异化定价和统一定价博弈模型,讨论了两部制许可契约下的最优技术许可定价决策及社会效率配置问题。研究发现,相对于统一许可定价,差异化许可定价能够促进研发企业和生产企业一体化协调;差异化许可定价允许生产配置效率更高的企业生产更多的产量,进而提高了社会配置效率;差异化许可定价下,尽管研发企业可以降低对生产配置效率更高的企业的提成,但是可以向其收取较高的固定费用,进而可以缓解因过度的许可定价差异所引起的“水床效应”;当生产企业的产品替代性较强时,研发企业的统一许可定价更有利于改善社会福利,但加剧了市场竞争;除此之外,差异化许可定价更有利于改善社会福利。
2023, 23(20):44-51.
摘要:基于CGSS2021数据,运用Ologit模型、OLS模型和因果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社会互动对居民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互动对居民亲环境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情景互动渠道产生,其次是内生互动。并且,情境互动对城市和农村居民亲环境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内生互动对农村居民亲环境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对城市居民的影响不显著。对现有关于居民亲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做出补充,并利用环境知识进行机制检验,分析城乡不同地区产生的影响程度。基于实证研究建议,充分发挥社会互动对环境治理的作用,注重城乡地区的差异性,并利用加强环境知识的宣传手段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2023, 23(20):52-58.
摘要:研究型高校是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定力量。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和绩效评价理论,采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2012—2018年长三角地区研究型高校科技创新静态和动态效率,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探究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研究型高校整体科技创新效率不高,但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Malmquist指数年均值1.033大于1;政府支持、人力投入和成果授奖等因素与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正相关但不显著,科技项目与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据此,从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完善拔尖人才培育机制、重视成果授奖的精神激励作用、优化创新投入结构等方面,给出提升科技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2023, 23(20):59-65.
摘要:基于沪深A股2015-2020年3 296个企业-年度观测值,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社会责任对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内在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正向影响在国有、东部地区、非制造业的企业中更为明显;研发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在社会责任与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6.7%、5.9%。最后针对性提出推动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政策建议。
2023, 23(20):66-71.
摘要:“双碳”目标是中国“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内所有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重要约束,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是碳减排的重要领域,河南作为旅游大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旅游相关的碳排放也逐年增加。借助“自下而上”法测度2006—2020年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量,并利用Tapio脱钩模型测算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水平。研究发现,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以弱脱钩为主,多种脱钩关系并存。因此建议,从加强政府引导监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鼓励低碳技术创新、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引导游客低碳消费等方面提升河南省旅游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2023, 23(20):72-78.
摘要:根据《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提出北京市中小企业营商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7~2021年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实证分析营商环境现状。研究发现,第一、近年北京市中小企业营商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服务环境和人文环境不断改善。第二、投资贸易环境亟待稳定。最后,从人力资本、资金融通、投资贸易、政府“放管服”四个方面对北京市中小企业营商环境优化提出了政企协同的建议。
2023, 23(20):79-85.
摘要:碳排放急剧增加使温室效应持续加强,研究碳排放峰值及达成时间对实现碳达峰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改进Kaya模型、LMDI指数分解法探讨福建省碳排放影响因素,构建STIRPAT模型并运用组合情境分析法模拟未来福建省碳排放。结果表明,能源消费总量呈现不断递增趋势,即2003年4 062.6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20年13 905.19万吨标准煤,平均增长率为7.99%;能源消耗强度因素、经济发展因素与人口因素对CO2排放为正向影响,能源强度因素为负向影响,影响强度大小依次为经济效应、能源强度效应、人口效应、排放强度;在人口规模、能源强度、人均GDP、城镇化率、第二产业占比发展模式为低-低-中-低-低、低-低-中-低-中、低-低-中-中-中时出现峰值,分别在2040年、2025年和2030年出现峰值,峰值排放量分别为7300.07万吨、6888.94万吨、6999.47万吨。为此,提出资源利用、低碳产业体系和人口规模等方面建议,旨在识别碳峰影响因素以及探讨最优达峰路径。
2023, 23(20):86-91.
摘要:为分析碳排放、产业结构、环境规制等方面的影响机制,选取2010-2019年度全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为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样本数据,建立碳排放、产业结构、环境规制三方面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分析与预测方差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三者之间,两两具有双向作用,但作用大小并不相同。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和提高环境规制力度,产业结构优化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会进一步加强,碳排放量也将有效降低,另外,环境规制强度的改变也会对产业结构的改善产生影响。
2023, 23(20):92-98.
摘要: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7个年份的投入产出表,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绘制了7个年份的产业结构网络拓扑图,从网络密度、中心势、中心度、凝聚子群等角度分析了2002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网络的特征和变化,并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结果分析可知,中国的产业结构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产业结构具有阶段性变化的特点,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呈波动性变化,各产业部门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但是产业部门之间的地位差距趋于减小,中国现在处于工业化的后期,已经开始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其中,第二产业的重要性下降,第三产业开始崛起,第三产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其影响力也逐渐增大,产业凝聚子群的频繁变动将会持续,甚至更加剧烈的情况会出现。
2023, 23(20):99-104.
摘要:在日益复杂的VUCA时代,不变使企业处于危险境地,变才有可能存在一线生机。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从高管团队层面出发构建企业突变创新过程模型,引入动态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来解释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突变创新的具体影响路径,并解析团队正念对这一因果关系链的调节作用机理。选取中国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发现,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增强了企业动态能力,进而提高了企业突变创新的可能性;团队正念显著调节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企业突变创新。研究结论对于企业的危机应对具有启示作用。
2023, 23(20):105-111.
摘要: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极大地促进了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然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烟草及烟草制品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不利于烟草产业长远发展,故就此对“一带一路”沿线市场贸易往来展开分析。基于进出口数据,构建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分别测算影响出口额和进口额波动的因素。结果显示,中国烟草及烟草制品竞争力不足且下滑态势十分明显,成为制约贸易发展的最大因素;其次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依赖性,对进出口贸易造成重大影响;最后,烟草产品结构无法充分匹配国内外的市场需求。
2023, 23(20):112-118.
摘要:为解决空中交通流量日益增长导致的飞行冲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飞行冲突网络和TOPSIS法的飞行冲突关键点识别方法。首先基于椭球型飞行保护区,通过三维速度障碍法构建飞行冲突网络,再选取4种评价指标构建节点重要度评估指标体系,最后利用熵权法优化TOPSIS法确定关键冲突飞机位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准确识别出飞行冲突网络中的关键冲突点,降低了飞行冲突网络的复杂性,为空中交通管制服务提供参考。
2023, 23(20):119-123.
摘要:为评价国内通用航空短途运输的服务质量,建立了总共六个维度、二十四个指标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发放问卷对某一通航机场进行服务质量调查。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方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兼顾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找到某些维度评分不高的问题及原因,针对具体问题给出相关建议,对于提高通用航空服务质量与促进通航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2023, 23(20):124-131.
摘要:结合辽宁装备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靠拢的发展趋势,通过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上嵌入成本发现模型的定性分析,提出装备制造业产品附加值的影响因素;从附加值低这一短板因素出发,采用聚类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将辽宁省与部分地区的竞争力水平进行测算并做以横向对比。结果表明,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除了人均资本积累、人均自然资源存量,还有内部知识的积累、外部知识的获得、国家的体制与政策环境。
2023, 23(20):132-137.
摘要:由于新建城市生态园区内人工湖泊等水源水质达不到标准,需在建设过程中构建园区水生态自净化系统,为此,以成都熊猫基地扩建工程为例,通过分析熊猫生存场域环境内的地形数据,构建湖区水环境屏障系统。通过场域内地形汇水分析与汇水点模拟,分析湖体污染负荷,模拟野生大熊猫的水生态环境,构建自净化立体水生态体系。结果表明,自净化立体水生态系统构建后,TSS(总悬浮固体)、TN(总硝酸盐)、TP(总磷)大幅消减,生态园区内逐步实现了从地表Ⅲ类水体到Ⅱ类水体净化提升。
2023, 23(20):138-143.
摘要:签派运行是衡量航空安全水平极为重要的一环,其工作流程多、综合性强、出错率高。因此,签派员是否能对风险进行及时辨识并做出有效操作十分重要。为了探究此系统的脆弱性,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法,基于脆弱性理论识别影响签派运行安全的指标,综合运用DEMATAL-ISM-ANP构建签派运行风险系统脆弱性模型,以期进行科学且准确的风险管控,提升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结果表明,需要加强培训力度、健全规章制度与提高签派员的岗位胜任力。
2023, 23(20):144-151.
摘要: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的年平均碳排放量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占最大比例,为有效推动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文章从碳排放足迹及碳源角度出发综合识别在物化阶段影响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来量化这些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并实证分析验证模型有效性,通过仿真模拟对现行条件下我国装配式建筑的碳排放情况进行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材料利用率、车辆油耗、预制率水平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为促进“双碳”背景下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借鉴参考。
2023, 23(20):152-156.
摘要:本文提出了公共建筑的氨水吸收压缩式太阳能空调制冷方案,对比分析了吸收制冷、机械压缩制冷、吸收压缩并联制冷、吸收压缩串联制冷四种模式的运行参数、系统特点、性能指标及适用条件。结论表明,吸收压缩串联制冷可有效避免系统对太阳能热源温度的依赖,不存在“临界热源温度”限制,可显著降低公共建筑的制冷运行费用,其运行费用较吸收制冷、机械压缩制冷、吸收压缩并联制冷分别降低了4.6%、33.8%、19.2%。氨水吸收压缩太阳能制冷技术具有环保、节能、适用性强等特点,其在以公共建筑太阳能制冷为代表的余热制冷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3, 23(20):157-161.
摘要:通过现场取样得到的试样组围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数据,进一步计算出该试样组数据平均值与标准差,采用试样组数据标准差除以平均值得到试样组数据变异系数?。之后采用统计学公式,计算出试样组数据围岩饱和抗压强度修正标准值,同时考虑地下水、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及初始应力状态等修正因素的影响,针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值进行修正,得出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结合岩体的定性特征进行综合评判,确定围岩详细分级,从而建立起隧道围岩动态设计体系。
2023, 23(20):162-167.
摘要:职业性耳聋防护是隧道职业健康建设的重心之一,为明确施工隧道噪声特性,依托施工现场对噪声进行实测,得出了隧道噪声分布规律,以频谱分析及经验模态分解,分析了各工序的噪声特性,引入噪声评价数提出噪声防护优先级。结果表明,上台阶抑制防水板台车局部风机的噪声传播;钻孔类噪声显著变化点为2048 Hz,喷浆运碴作业对低频噪声有抑制作用。隧道噪声能量集中在246~5040 Hz,与职业性耳聋听力易损失频段高度重合,提出噪声防护建议,为职业健康防护提供参考。
2023, 23(20):168-178.
摘要:品牌个性和品牌延伸都是品牌管理的重要内容,二者相互影响,过去的研究着重于品牌个性对品牌延伸的影响,但品牌延伸亦会影响品牌个性发展。选取我国医药行业老字号品牌云南白药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云南白药的品牌个性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四个定性研究确定云南白药品牌个性的项目词汇库,然后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353份样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了云南白药的品牌个性的三个品牌个性维度,即经典真诚、可靠安全、独特神秘。在此基础上,针对云南白药向日化产品的品牌延伸如何影响其品牌个性提出理论假设,通过问卷调查获取205份样本,应用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检验,发现品牌延伸的两个维度情感延伸和功能延伸对品牌个性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功能延伸对品牌个性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而且功能延伸和情感延伸对品牌个性各个维度的影响效果不一。
2023, 23(20):179-186.
摘要:云南作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大省,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促进云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构建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研究区2011—2021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揭示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趋势特征与地区差异。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质量高效设置为测量评估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4个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设立了13个二级指标,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并分析了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以曲靖市、楚雄州、文山州、大理州为代表的地州市农业绿色发展综合得分处于领先水平,德宏州、迪庆州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相对靠后,后续发展空间较大;一级指标中质量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三个方面得分相对较高,生态保育得分相对较低。据此,建议云南省下一步应该把重点放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来,从政府政策、环境治理和绿色标准制定三个方面着手考虑发展对策形成合力促进云南省农业绿色更好发展。
2023, 23(20):187-191.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十分强劲的一部分,但我国目前还比较缺乏对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本文以金碚教授对企业竞争力的定义为基础,从地区影响力、经营运作力和成长发展力三方面构建了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对昌平区工业中小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将昌平区同房山、丰台、平谷、海淀、通州、密云、延庆七区进行了比较,发现昌平区工业中小企业资金管理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2023, 23(20):192-199.
摘要:为减轻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对重庆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产生的影响。基于最新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历年统计年鉴数据,应用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分析20年来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的时序演变特征、空间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2000-2020年人口老龄化系数由8.84%增长至17.08%,逐步向深度老龄化社会迈进。重庆市老龄化格局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倒“U”形关系。老龄化的高值区由主城区向东北部演进,20年以来老龄化空间集聚特征增强,但集聚趋势逐渐放缓。老龄化现象由人口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主要驱动因素由医疗服务水平转变为人口惯性及人口出生率,各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显著。
2023, 23(20):200-206.
摘要:城市道路中布设停车位对其通行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利用既有道路两侧用地,提出泰安西路道路综合改造的停车位总体方案设计。改造方案从非机动车道宽度及路内停车停靠方式着手,将路幅一块板改为路幅三块板,在人行道预留充足的情况下划分出一条停车辅道,并新增大量停车泊位,可以有效减少机动车辆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辆的影响,提高交通运行效率,解决道路交通拥堵及停车难问题。同时通过VISSIM软件仿真分析验证了改造设计方案对于泰安西路的通行效率和路段服务水平的提高。研究成果可为城市道路综合改造的停车位设计和运用提供参考。
2023, 23(20):207-212.
摘要:航站楼出发厅旅客通常以小团体的形式结伴出行,其疏散行为有别于单独旅客的疏散行为。分析小团体旅客的行为特征,从期望速度和小团体内部作用力对于社会力模型改进;针对疏散过程,建立多智能体技术的疏散仿真模型,以某航站楼出发厅为例,模拟不同比率不同区域小团体旅客疏散场景。结果显示,随着小团体旅客比率的增加,整体区域的疏散时间和平均绕行距离也在增加,休息区相较商业区旅客疏散时间更长。
2023, 23(20):213-217.
摘要:股票投资收益研究为投资者参与股票投资提供知识基础。本文检索收集2002—2022年间以“股票投资收益”为关键词的文献共251篇,通过运行CiteSpace6.1.R2知识图谱软件对检索的文献进行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和关键词共现等可视化分析,并生成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表明,我国股票投资收益研究发展可以分为2002—2012年波动发展阶段和2013—2022年缓慢发展阶段两个阶段;我国股票投资收益研究主要热点关键词有“股票收益”“投资收益”“股票市场”“投资者”“股票股利”“投资组合”“收益率”“投资风险”“股票价格”和“资产定价”等;我国股票投资收益的研究重点共分为三个阶段。
2023, 23(20):218-224.
摘要:电化学阻抗图谱是电池的一种非侵入性的信息,与电池的状态、剩余寿命以及健康度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本文将EIS所有频率对应的实部和虚部数据依次排列作为频率特征,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将EIS的频率特征作为输入特征,构建了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与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 SOH)之间的拟合关系,结果表明均方根误差可以达到0.7789。通过对EIS中各个频率特征的重要性进行计算,得到重要频率的赫兹取值范围,研究发现EIS高频和低频频率比较重要。通过对重要频率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得到重要频率特征为f61、f65和f91,对应的频率分别是20004.453HZ、7835.48HZ和17.79613HZ。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预测电池SOH的模型中,基于EIS的16个最重要频率特征的模型拟合效果与全部120个频率特征的模型拟合效果相当甚至有所提升,均方根误差为0.624,为预测电池SOH时缩小EIS检测范围提供了参考。
2023, 23(20):225-231.
摘要:川西坳陷须三段烃源岩层属于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致密储层,具有源内找气的巨大勘探潜力。基于油气分布规律、目标区域的成藏地质背景,以及对关键井、优质烃源岩的解剖,并结合前人的成果,通过对孝泉-丰谷构造带的烃源岩特征、沉积相分布、油气演化过程和压力系统的研究,明确了该地区为纵向叠置-平面交织-近距离叠覆运聚模式,源内成藏为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气藏成藏类型。总结出研究区成藏主控因素为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有利相带的发育、异常压力的形成和保持。
2023, 23(20):232-239.
摘要:在面对大直径、深桩长的沉管灌注桩施工时,现场选择分别使用固定在不同机架上的液压打桩锤沉管、振动锤拔管成桩工艺。使用该工艺进行沉管、拔管施工不连续,工序转换时间过长,现场难以管理。为更好提高沉管灌注桩施工效率,本文介绍了一种“沉管灌注桩冲击沉管成孔与振动拔管成桩一体化施工技术”,通过将液压冲击锤和弹簧振动锤集成在打桩架上进行沉管、拔管一体化施工,节省了工序转换及辅助作业时间和机械使用成本,达到便捷、高效、经济的效果。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174221; 62144346 E-mail:kejihechanye@kjhcy.org
版权所有:科技和产业 ® 2025 版权所有